不羡鸳鸯只羡仙
2023-04-05商震
商 震
宋代的毕昇,在唐代的雕版印刷基础上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开创了图书出版和文化传播的新纪元,其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推动的力度是无法估量的。简单地说,没有“活字印刷术”,就不会有欧洲的“文艺复兴”。对我国而言,“活字印刷术”为我们保存了诸多历史遗存和古代文化典籍,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到了元代,农业机械工程师王祯先生,又成功地创制了木活字印刷,又发明了转轮排字。至明代中期,又诞生了铜活字印刷,使得我国当时的图书出版业迅猛发展。一方面印制前人的文献,一方面刺激当时的作家们的创作。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诞生于明代,都得益于活字印刷术。
图书出版业的发达,是由于读者的广泛。那时,男女老少,能识文断字者都是读者。就在那时,我国就出现了专业的出版机构和出版家,同时,也大量地催生了作家群体。
出版家或者叫出版商,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人们喜欢读什么,出版商就出版什么。明代万历年间出版的《西游记》,很受读者喜欢,印了一版又一版,这就让一位颇有心机的出版商兼作家余象斗先生,有了获得更大利益的想法:既然《西游记》受欢迎,我何不再出版《南游记》《北游记》《东游记》?
余象斗这样想,也这样做了起来。他用一些民间故事和历代传说加以编辑与创作,完成了《南游记》和《北游记》,销量很好,可是他实在忙不过来,或者编撰《南游记》《北游记》时,把自己的那点儿才华用尽了,就请来一位散居书生吴元泰先生,为其创作《东游记》。
《南游记》《北游记》《东游记》,是为了抢市场而匆忙完成的畅销书,是传说、神话、志怪、民间故事集合起来的大拼盘。今天,我们用文学的品质去要求,都不值得一看。如果不是做明代小说研究的人,大概没几个人主动去找来读。但是,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图书出版业和全民阅读的盛况。
《南游记》《北游记》在文学史和民间传说中,没留下什么谈资,但是,《东游记》却留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成语。也把“八仙”一词保留至今。
仙,即神仙,曾是道家的专用语。所谓得道成仙。其实,在上古神话中,已经有“神仙”一词及被称作“神仙”的人。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都是半人半神半仙。
到了春秋时期,老子李耳创作出《道德经》,被奉为道家的鼻祖。后来,人们就把上古时期的那些半人半神半仙的“大佬”们,统统归为道家的人。
道家不是道教。用学术的观点说: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道教是宗教组织,是有纲领、教义、分工、目的的团队。尽管道教也把老子李耳定为教派宗祖,但是,道教始创于东汉末年,而那时,老子李耳已经死去八百多年了。也就是说,老子李耳,根本就不知道有道教这回事。如果说,道教是遵从《道德经》而创,尊老子李耳为始祖,也算说得过去。
道家是古代华夏族、今天中华民族的“土特产”,我国古代有三部泽被后世的文化典籍,被称作“天书、地书、人书”,天书是《易经》,地书是《山海经》,人书是《黄帝内经》。这三本书都是在诠释道家思想。
“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撰写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静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
“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道”是自然规律,万物运行的规律。
道家思想,是一种精神觉醒的追求。正如老子李耳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将“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和万物的规律,这是超越时空的存在,一切以“道”为核心。《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也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之源,道生一,道像太极一样;太极生两仪,即一生二,两仪就是阴和阳;阴和阳相互作用,二生三,就产生了万事万物,三生万物。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方面或力量,都是阴和阳相互作用形成的,故“万物负阴而抱阳”。
我们中华民族,从西汉时期开始,就“独尊儒术”,两千年基本没有改变,但是两千多年来,儒家、道家已经在不断地融合,甚至有些观念已经达到了统一,比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但是,儒家与道家在社会生活中的态度依然有所不同。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作为我们日常行为的规范,那么,道家就是教我们要处庙堂而不娇嗔,为庶民而不恼怨,在现实中寻找自在的真我。
不过,道家的理论体系中,有一处弊端:一方面提倡道法自然,一方面提出修身练气以达到长生不老,直至成仙。我们今天可以理解为这是理想化的口号,可是,在历史上有许多信以为真并走火入魔的人。
道家为什么要提出“得道成仙”?首先是要“得道”,要积善成德;其次,成仙最根本的一点,是为了从根本上摆脱人身上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其实,我认为道家也知道人不会长生不老,不会成仙,但是必须鼓励人们“得道”,鼓励人们积善积德,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东晋思想家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说道:要想成仙,必须先以忠孝节义等优良品行为本,如果品行不过关,仅是在方术上下功夫的话,是根本无法摸到仙人衣角的。品德上的修炼就是外修,是内修的基础,这二者兼修才能深入得道。他还提出了要想炼内丹,必须先修功德,将人的成仙直接与功德挂钩。
不过,道家的“长生不老”说,“得道成仙”说,骗了不少人。受害最大的人物是秦始皇。秦始皇一心想长生不老,吃丹药,访神仙,还留下了徐福东渡寻长生不老秘方不归,创立日本国的传说。
从西汉时期及至唐代,道家兴盛,炼丹访仙成风,汉朝许多名士都随身携带丹药,许多名士因吃丹药中毒,中年而亡。
“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也成全了不少人。所成全的人,最多的是作家。古代作家们用“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的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我手边的《东游记》仅是其中之一。
《东游记》看得出是“急就章”,是凑在一起的故事。为了取悦读者,书中的故事也充满了志怪神魔、荒诞离奇,但是,整部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朴素的,用今天的话说,是“三观”比较正的。
《东游记》这部书的功劳,大概就是固定了“八仙”的人物组合。
在《东游记》诞生以前,也有过几个版本的“八仙”,但组成的人都不一样,尤其是没有女性。
最早的八仙出现在汉代,是号称“淮南八仙”的八个文人,当时称作“八公”。《小学绀珠》记载:“淮南八公: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由此可见,淮南八仙只是八个文人,并非神仙。但后来因为有淮南王成仙的传说,后世便附会在他门下的八公也成仙了,称作“八仙”。晋代谯秀所著《蜀纪》中,载有“蜀之八仙”,依次是“首容成公,即鬼容区,隐于鸿蒙,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于蜀今之青羊宫;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隐士,非三策之仲舒也;四张道陵,今大邑鹤鸣观;五庄君平,卜肆在成都;六李八百,隐新都龙门洞;七范长生,在青城山;八尔朱先生,在雅州”。
唐代诗人杜甫还写过《饮中八仙歌》,夸张地把八位诗人酒后的醉态喻为仙。
以上这些“八仙”,和后来的“八仙”没有任何牵扯关系。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出现过几次八位神仙,但人名各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中《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这一个是汉钟离权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渔鼓。”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现在认定的八仙中的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
直到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并排定了八仙的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是作家吴元泰给安排的,大多数人也接受了这种说法,就是因为有了何仙姑。
说句闲话,古人为什么也喜欢用“八”这个数字?不是我们今天一些俗人理解的“八”是“发”,而是取“四平八稳”之意。古人有俗念,且俗念并不比今天的人少,但是,古人还没俗到用粤语糊涂的“八”的发音来暗示“发”。
《东游记》出版后,“八仙”中有一位女性,这是对神仙队伍的进化,是社会文明前进的脚印。与其说人们接受了《东游记》中的“八仙”,莫如说,人们接受了何仙姑这位女神仙。
可能有人会问:佛教等教派中,也有女神仙。是的。但是,引进的、舶来的,这里就不讨论了。
还是说说咱们土生土长的“八仙”。
首先,“八仙”的组成是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其次,是开宗明义地指出:想成仙,必须自律修身,成为良善之人,要为人间解除疾苦,给百姓做好事善事,还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骨。
仅这两条,“八仙”就获得了老百姓的广泛接受和认可,也让这八位神仙不再是云里走雾里行,而是走入寻常百姓家。
那么,为什么“八仙”中有一位女性,老百姓就喜闻乐见地接受了呢?
我们来看看明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就明白了。
明代开始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上流社会到民间对于“三纲五常,夫唱妇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十分重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女性已经失去了自主的社会地位。
同时,还大力弘扬“贞洁烈女”,朝廷为地方上守寡守节的妇女竖立“贞节牌坊”,命令地方政府予以宣扬,这种行政手段更使得女人为了“忠贞”不得不压抑情感上的自我追求。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女人缠足开始盛行,这种毁坏女人身体和心理的陋习延续到近代才被废止,堪称一个倒行逆施的习俗。
明朝是中国封建专制的最高峰,自朱元璋以后,君主专制越发严苛。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家长制作风,纲常伦理,贞洁烈女等观念被提倡,甚至是强制灌输,导致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停滞甚至是倒退,女人则是此种现象最大的受害群体。
由此可见,女性在明代的社会地位很低下,甚至可能是历史上最低下的时候。
我们再从明王朝的后宫来看看女性的待遇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首先,明朝之前的王朝,皇后甚至一些宫妃都是来自大势力家族或者高官的女儿或孙女,强大的家庭背景下,皇帝一般都会对她们比较礼让。而明朝的皇后、嫔妃则是来自民间或者非常低级的官吏家庭,甚至很多出身宫女,这样她们完全是皇帝的附庸,没有任何话语权,皇帝对她们也无礼让可言。明代甚至还有皇帝死了,后妃、宫女陪葬的制度。
宫中女性的地位必然会对社会总体女性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魏晋唐宋以来,宫中管理者实际上是女性,有各种品级的尚宫、宫女等。明朝名义上也有宫中女官,但实际上,宫里所有的“局”全部是由太监掌管,宫中女性唯一存在的必要就是繁衍皇帝的后代,完全沦为生育工具。从明朝宫中宫女与太监的巨大人数差上也可看出端倪。
再次,明朝的“男女之防”远远超过前代各朝,医生(均为男性)甚至不许给女子看病,很多高官显贵的女性家眷也不能见医生,女眷病了,只能派人向医生描述病情,医生根据来人的描述开药给患病的女眷吃。
另外,唐宋时期虽有女性裹足,然而仅仅是把脚裹得细长,并不是损害骨头和脚型,不裹之后,很快就会恢复原状。而且唐宋的裹脚仅流行于上流社会,民间很少见。但明朝开始,女性裹足开始普及整个社会,甚至普遍出现掰折骨头的“三寸金莲”!严重地摧残了女性身心。
最后,明朝统治的二百七十六年里,没有出现像鱼玄机、李清照那样的女性诗人、词人,最有名的女性,居然是明朝灭亡时期的一些妓女。最能反应明朝社会的小说《金瓶梅》里,市价最便宜的是“良家妇女”,随便几两银子就可以买来!
明朝另外两部重要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是怎样的呢?
《三国演义》中,几个重要的女性,都是政治的牺牲品,比如貂蝉、孙尚香(刘备的夫人之一)等,她们的命运都很悲惨。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就是男人用来获得利益的工具。
《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有三位女性,但都是不正常的女人: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杀人不眨眼的顾大嫂,加入灭了自己家族的团伙、嫁给仇人的扈三娘。这三位女性,都给人一种暗示:女性要背叛女性,反女性。
明朝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不满。虽然不敢公开宣讲,但是,当时的人们也感知到熊熊烈火在地下燃烧并运行。
正因为人们感到了社会待遇的不公平,要为被压制的女性振臂一呼。所以,人们有强烈的欲望,要让“八仙”之中有一位女性。
《东游记》的作者吴元泰,收集一些民间传说,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愿望。
《东游记》中“八仙”的人员设置,就是呼应当时社会的呼声。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何仙姑为什么一直深受喜爱。
一个社会形态是否尊重女性,是考量这个社会形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关于何仙姑的出处,我们来读一段《东游记》中关于何仙姑的描写。
《东游记》第二十二回 仙姑得梦成仙
何仙姑者,广州增城县何素女也。生而顶上有六毫。唐武后时,住云母溪,年十四五岁时,梦一神人云:“食云母粉,当轻身不死。”黎明醒觉,乃自思曰:“神人之言,岂欺我也。”
于是日食云母粉,方知果是轻身。其母因其时当已及笄,欲议择婿。姑坚执立誓不嫁,母竟不能强。
一日,于溪上遇铁拐、采和,授以仙诀,常往来山谷,其行如飞,每日朝去暮回,持山果归。遣其母。母问其故,但云去名山仙境,与女仙论道耳。
后渐长成,论说异常。武后闻其特异非常,遣使召之到阙,至于中途,忽然失去,使臣四下寻觅,竟不能得。
景龙中,铁拐引之,白日升仙而去。天宝九年,见于麻姑坛,立五色云中。大历中,人见其于广州小石楼,刺史高皇目击之,乃上其事于朝。
上文是明清时期的白话文,没有难懂的地方,我就不再译成现代汉语了。
首先,何仙姑是武则天时期的广州增城县人,现在是广州增城(县级)市。其次,何仙姑梦到一位圣人告诉她,吃云母粉可以让身体变轻,还能长生不老。云母粉就是云母石的粉末。云母石,中文别称:绿柱岩,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的片状矿石,系从花岗岩和伟晶岩中采得,主要含水硅酸铝钾,是道家炼丹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古代道家炼丹最常用的是“五金八石”。五金:金、银、铜、铁、锡。八石: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戎盐、硝石、雌黄)
接下来,吃了云母石粉的何仙姑,果然身轻如燕,“往来山谷,其行如飞”。
何仙姑每次飞到山上修炼,回来时都会带一些山果给妈妈吃。
到了婚嫁的年龄,父母给她选夫婿,她却坚决不嫁人。随后,在山中遇到铁拐李和蓝采和,授她成仙秘诀,她就成仙了,成了何仙姑。
后来,武则天要见她,半路上,何仙姑自行跑了。
再后来,就随着铁拐李升仙而去。
这段描写实在是简单、平滑,而且叙述得大而无当。
明代洪自诚所撰的《仙佛奇踪》写道: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来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升仙。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
《东游记》和《仙佛奇踪》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至于哪部在先,我没有足够证据来指认,如果一定要我来判断两部作品的先后,我愿意相信《仙佛奇踪》在先,《东游记》在后。因为,吴元泰的《东游记》就是剪刀浆糊加溜缝的杂拼。
我们还是来看看在增城地区留存下来的一些关于何仙姑的传说吧。
前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多次到增城。到了增城,接待我们的人,一定会带着我们去参观何仙姑家庙及与何仙姑传说相关的一些地方。
何仙姑家庙位于现在的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小楼墟,据说,始建于唐朝。明代时做过大规模的修缮,清朝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如今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仙姑家庙是砖石台梁式结构,是四进院。第一、三进院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其正脊和垂脊均有反翘装饰。庙内外装饰以木雕、灰雕、砖雕为主,飞檐板上遍布花鸟戏曲人物,工艺精湛优美。家庙正面山石门楣镌刻着隶书门额“何仙姑家庙”,为咸丰八年戊午嘉平黄培芳所书。山门两侧镌刻着一幅行书对联“千年履舄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出自清代同治年间的吏官王映斗的手笔。上联中“履”“舄”二字均指绣花鞋,意思是一千年前何仙姑投井、她的绣花鞋留在井边的故事。下联反映了何仙姑家庙历史悠久和人们对何仙姑的崇敬。
宗庙内有仙姑殿、庙顶仙桃、仙姑井、三忠庙、八仙堂等景点。每年家庙有两大节庆:何仙姑诞辰与得道成仙日。农历三月初七相传是何仙姑的诞辰,八月初八是何仙姑的得道日。这两个日子,信民善众自发举行盛大纪念活动,万人空巷,场面蔚为壮观。现应信众要求,重修何仙姑家庙,占地14000 平方米,增建仙源牌、家庙广场、八仙会馆、仙姑殿、云母溪、仙姑碑林等一系列配套景点。目前已翻修家庙、家庙广场等。
由上述两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何仙姑”是广东增城人。
顺便说几句闲话。我从各地方编撰的神话传说文本中,看到“何仙姑”至少有三个故乡。且都能把“何仙姑”的事迹妥帖地安排在编撰者所需要的地方,以证明“何仙姑”就是他们本地人。近几十年来,因为旅游业的兴起,各地都在抢注历史名人的故乡。比如武则天有两个故乡、诸葛亮有三个故乡等,不一而足。各地抢注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乡,也不完全出于商业目的,更多是为了激励、激发当地的文化发展。可是,有一些人物故乡的抢注,我就有些不太理解。比如有两个地方争抢西门庆的故乡。西门庆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莫须有的,竟有人花费那么多时间、经费和才华,去立论点、找论据、侃论证,实在有些得不偿失了。
言归正传吧。
我个人倾向于何仙姑是广东增城人。据说唐代时,增城确实有这么一位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的积善积德的何氏女性,因为过于喜爱,便把这位何氏女性称之为仙。民间有好口碑,流传出去就越来越神化,最后,只能是“骚人墨客费评章”,记录、加工、刊印在一些文学作品集里。《东游记》《仙佛奇踪》《中国神话故事》等,其中的“何仙姑”大概就是这样诞生的。
神话中的人物,流传广泛了,一些人就信以为真,就努力地去挖掘人物的出生地、祖宗八代、村里乡亲、儿女亲家等,还有的人严肃认真地撰写说明文式的介绍文字,然后郑重地告诉读者:这些都是真的!
何仙姑即使有真身在广东增城生活过,也被不断地神化、仙化,变得半人半仙了。
《中国神话故事》中关于何仙姑的传说,比其他文本更具体、更具惊艳的效果。
“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广州增城一户普通人家。据说,在何琼出世的那天,一团鲜艳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只壮硕的梅花鹿驮着一个扎着小辫儿、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就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这是历史小说中常用的手法,我们不去评价,只知道何仙姑的原名叫何琼。看下面这段:
“何琼长得美丽灵秀,她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在云母溪边嬉戏。十四岁那年,她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老翁向她询问了一些当地山水的情况,何琼一一作答,老翁非常高兴,便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一枚新鲜的蟠桃送给何琼。何琼接过,谢了老翁,然后就将蟠桃吃下了。老翁看她吃完,满脸笑容地点点头,转身就不见了。回家后,何琼一连几天都没有饥饿感,虽然没有吃任何东西,精力却比以往更旺盛了。一个月之后,何琼又在云母溪边遇到了那位老翁,这次老翁把她带到云母山上,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何琼按照他说的话,每天到云母山上采食云母。渐渐的,她感觉到自己身轻如燕,往来山顶,行走如飞。此外,她还能辨识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采摘下来,为附近的百姓治疗各种疾病,而且她还能预知未来,周围的人都认为她是神仙,因此都称她为‘何仙姑’。”
“何仙姑”的雅号,就是这样来的。
《中国神话故事》中对“何仙姑”其他事迹的描写,与另外一些文本基本相似,这里就不摘引了。
何仙姑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对女性自觉参与社会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青娥》中就写道“有女青娥,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父书,慕何仙姑之为人。”
行文至此,我们明白了道家所说的“仙”,都是寻常百姓,而不是住在云层之上天兵天将。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八仙”中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位女性。
只有能为百姓解除疾苦的人才能获得神仙的称号,如此,当下也应该有可以称作神仙的人。
神仙是人,只是做了常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一些善事,才成为神仙。因为“八仙”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人积德修炼“成仙”的,所以,广大的老百姓也十分愿意接受他们,流传千年的俗语“八仙献寿”,就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八仙”的热爱与信任。
但还是要感谢吴元泰的《东游记》,让人们相信神仙是普通人积善积德而成;相信女性为社会进步修善修德同样可以成为神仙。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取自初唐时期的诗人卢照邻的诗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只是我反其意而用之了。嗨,鸳鸯有什么可羡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