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023-04-05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一直十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如今,在“基于生态公民培育的课堂重构实践研究”课题引领下,学校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本校特色的实践课程,每年综合实践活动都会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等层面展开。
综合实践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教师有效指导下,昌盛园小学各个年级学生都会在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历发现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综合素养。
◎ 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力培养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学习力是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重要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和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实质上属于活动课程,是以往活动课程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规范。在新课程中设置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以往“个体与课程断裂”“个体与教学的断裂”及“个体智力与人格发展的断裂”的状态,课程不再是控制师生教学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对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以及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和体验生命历程的过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在生活世界中建构意义的活动,体现了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得以更好地合作与对话;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行为和封闭的个体行为,而是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学生的个体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学习活动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将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它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什么是可持续学习力
可持续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具体包括独立学习知识、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等。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培养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践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教师只做指导、启发、点拨、示范引路和组织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解决一些依靠课文难以解答的疑问,他们会更感兴趣,汇报交流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渠道进行信息搜集,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我鼓励学生借助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北京春节的各种习俗,再走进各大庙会,亲自动手写春联,贴春联,放鞭炮,猜灯谜,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这类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的意识、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认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需要学生发挥智慧和分工协作,通过表达和交流,验证、修正、执行自己的解释或研究,相互取长补短,学会相互交流和协作。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分享集体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
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注重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问题,引发自己的思考。例如,在“田园生活”实践活动中,学生在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后,更为深入地思考了如何使乡村美景永远地保存下去,从而引发“环境保护”“低碳生活”“节约出行”等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实现了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养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培养过程、展现过程,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形成。
(文/ 李艳丽)
◎“新课标”视角下,综合实践路在何方?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小学一年级,课时占比达到14%~18%,小学1~2 年级每周不少于1 课时;小学3~6 年级每周不少于2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方案中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跟随新课标的发布,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越发凸显。
教学时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作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难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不好控制,不同的活动、不同的阶段,课时安排都会不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学校要切实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在开足规定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活动需要,把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对此,集中课时可以用于确定主题、分配任务、过程指导、阶段小结、成果汇报等活动;分散课时可以安排搜集资料、实地调查、小组讨论、整理汇总等活动。此外,应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同时,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
内容选择:学科与生活相结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中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应将学科与生活相结合,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同时,避免学科与生活相互割裂,推进学科与生活的双向融合。这需要教师秉持培养“整体的人”的教育观念,以整合思维,打破学科界限,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将学科课程与生活融合,使学生形成对学科、生活和自身的整体认知、全面理解和把握。
学习方式:探究与合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课程,时间上开放,空间上开放,思维上开放,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探究、与人合作、敢于创新。教师的指导与组织都服务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提升。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在做中学”,要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创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平台,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参与者。
基于此,教师要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指导与小组指导相结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自主规划与自我评价,从而有效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
多元评价: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应遵循素养导向,注重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积极探索增值评价。
其次,改变评价方式,增加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甚至社会实践机构评价,加强对话交流,增强评价双方自我总结、反思、改进的意识和能力,倡导协商式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关注典型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注重伴随活动过程开展评价,捕捉学生有价值的表现,因时因事因人选择评价方式和手段,增强评价的适宜性、有效性。
总之,教师应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倡导“问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选择优质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的主体意识,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文/ 李阳)
◎ 开发课程资源,创新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给出了指导性建议:“要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如重要人物、 重大事件、伟大成就、重要作品、重要节日纪念日、故居遗址遗物、 馆藏文物等,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形式;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要精选、整理和加工资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课程资源支持。”不难看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课堂教学、书本教材皆不是唯一,要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生活的社会是他们参与实践、洞察是非、施展能力的大舞台,现实的社会,更是超脱于书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尽、实时更新活教材,只有让学生在社会中感悟社会,在实践中洞察社会,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真正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把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促进知行合一。
基于此,道法学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探索、质疑、解惑中走进生活,亲近实践,增加体验,获得收获,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活动贴近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着重陶怡情操、培养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来自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应当使实践活动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选取能够让学生心动且愿意行动的主题,能够使课堂活动外的探究丰富多彩,为实现知行合一架起一座桥梁。同时,通过各种实践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联系,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的经历尽量丰富,以改变过去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的教育方式,达到育人目的。
例如,教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二主题“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一课时,让学生课前采访身边看过中医的人,了解中医的诊疗和治疗方法、疗效、家中的中医器具等,透过生活视角去了解和感受中医的独特。
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独立于学科教学和现实课堂,教师要善于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选取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将某些学习环节设计为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当中,从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和全面体验。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体现真正的内在作用,避免浮于形式和表面。
实践与文本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也是最常用的方式是实践,是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内容储备后的学习,因此避免不了文本学习。文本学习是将已经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教师讲授、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间接学习所获取的。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实践的关系。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年龄特点等注重实践的深度和可行性,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活动情景,恰当选择和利用活动设备和相关手段,从而达成实践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总之,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开放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在实践中形成意识,获取新知,在锻炼能力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文/ 李迎春)
◎ 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本学期,我校六年级开展了“昌平好生态,鸟类来青睐”项目学习。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我带领学生围绕“昌平滨河公园的前世今生”展开探讨。对学生而言,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学习任务,要经历自主探讨、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为此,在遵循活动难度适当,以解决问题为依托,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滨河公园的今生前世”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了一系列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完成实践作品。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
活动中,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探查、分析、协作、研究,了解了昌平滨河公园的今生。针对“公园的前世”,学生则通过接触各个学科领域、采用不同方法展开调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还涉足未知领域,对已有知识进行了个性化再认识,为今后成长打下了基础。首先,分组成立任务小组。我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将他们分成不同小组并分派任务,要求他们在完成任务时既要彰显个人能力,也要充分协同合作。其次,制定活动任务。更加关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合作,致力于引导学生从学习走向行动,发现其他成员并与他们建立相应关系。再次,项目任务的实施。讨论、制定本组行动计划和最终作品形式,进行小组分工;分工收集所需资料;小组将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最终成果。最后,成果展示。小组展示方式丰富多样,如手抄报、演示文稿、展演、口头报告等,展示内容不仅包括最终结论,更要涉及各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完成作品、成员间的交流和各自的感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设计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价设计也尤为重要。首先,评价目标。综合实践是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评价目标旨在促进小组和个人的进步,而非单纯判断最终成绩的高下。小组成员需要通过自评和他评对学习中的进步与最终结果进行不断反思,从中获取反馈信息,以利于进一步监控和调整,从而实现最终目标。其次,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纠错能力、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合作能力四方面。最后,评价方式。一是生生评价。学生要对自身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不仅要进行自我评价,还要进行同伴间评价;不仅要针对结果进行评价,还要进行过程性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构建。二是师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是学生纠错改进的保障,学生评价教师则是其进步的体现。三是小组评价。小组评价更能体现与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四是总结性评价,也就是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活动告一段落时,为解决其间出现的问题及保障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总而言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能使学生拥有应对快速变化社会和复杂多元世界的社会技能、核心素养。要实现强化课程教学的核心素养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转变课程教学以知识技能为目标的观念,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素养转化,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自觉路径。
(文/ 李文锋)
◎ 小学美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2022 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优化了课程设置,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可见,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符合课改的需要,是课程发展的趋势,更是在时代背景下实现学生高素质发展的必由之路。
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突出课程综合的理念。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小学教育体系,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素质增强,同时有利于提高整体学习水平,最终起到优化实际教学效果的根本目的。因此,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实施部分提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教师要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这就要求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壁垒打通,突破学科界限,组织开展丰富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学习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体现美育的价值。
对我区全体小学专职美术教师调查发现,教师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聚焦以下三个问题:怎样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度掌握具体知识?怎样与其他学科融合,跨学科开展实践活动?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解构可以得出,在进行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所学知识的可迁移性,又要将培育高阶思维作为关键目标嵌入活动设计内核,且活动设计要与其内核相匹配。因此,基于以上分析考量,我认为在设计活动时可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生成主题,设计活动;创设情境,深度学习;联系生活,塑造思维。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生成主题,设计活动 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美术教材是活动的主要内容来源,课程标准是实践活动目标确立的依据。因此,教师作为设计与实施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导角色,须透彻把握教材内容,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更具计划性、科学性。为此,在明确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全面分析教材,选择知识面涵盖广、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较为紧密、实践活动可操作性强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以主题单元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更好的选择。基于此,设计活动时,要根据活动主题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学习内容,凝练出清晰、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实践活动目标。目标经过凝练后,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核心问题会愈发突出,从而进一步整理出层级分明的隐含所有关键问题,直至重新建构出活动框架,呈现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再到逆向设计“如何学会”的过程。
创设情境,深度学习 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度理解,就需要学生对于知识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情境是知识转化为理解的桥梁。这就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将关于具体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想法与行动匹配到蕴含相关知识的特定情境之中,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探究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转化创意,通过“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积极与知识建立情境性联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深度理解,实现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学习课堂新知与领会生活经验的整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联系生活,塑造思维 在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基于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还应设计与课程性质相符的测试方式。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性质的特殊性,教师应采取解决真实问题或经过简化的“类真实”问题的测试方式,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在测试中尽可能还原真实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设计上,教师可以参考工程师、设计师、文学家、艺术家等专业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中选取合适的“困境”,并将其简化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可以解决的开放式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并非包罗万象,而是要在所解决主题知识的前提下顾及其相关性,需顾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范围,顾及是否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涉及范围广,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引导学生从美术活动中进入综合领域,让美术学习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开放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文/ 穆兰)
◎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领域在教材编写或教学设计时可以使用不同的主题名称,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据此,一线教师有了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自主权。那么,“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设计应当遵循怎样的策略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呢?
首先,活动设计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为学生思考助力。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式学习。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都要首先考虑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能被学生接受,可以使用不同的主题名称、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但要关注主题内容的选取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达到主题活动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此外,新课标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段教学提示中都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提倡多学时的长程学习。长程的综合实践活动可能会由几个与主题相联系的子活动组成,我们在做具体活动设计时必须将数学思考贯穿长程学习始终,要将活动前的预测、猜想、估计等思考,活动过程中的观察、验证、对比、优化等思考,活动后的反思、改进的思考统统考虑进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选取的活动内容应该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其次,活动设计要抓住数学本质,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助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数学学习活动。学生要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感悟联系,发展核心素养。因此,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基于此,教师应加速数学与其他学科在综合实践领域的融合,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毫无疑问,这样的融合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体现数学学科本质,更要抓住数学学科的魂。因此,无论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涉及多少学科、运用了哪些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帮助学生打造更好的思维工具,始终是活动目标的重中之重。
再次,活动设计要体现开放性,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面临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自主与合作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活动设计要尽可能开放。学生应能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应能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应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自己或小组的研究成果;应能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甚至能采取不同形式展开探究活动,如课内加课外、校内加校外、集中加分散等。活动设计的开放,将有利于不同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进而收获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收获自信,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储备。
最后,活动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升素养助力。当代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领者,实践活动课程也不例外。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是否适应、参与是否积极、所获是否丰厚,引导他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再加工、再整理,进而构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和个性化的感悟。此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者,我们除了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态度的发展,这些也是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
总之,如何设计高质量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难易度合适、开放、体现数学本质的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有价值数学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的探究、数学结论现实意义合理的解释等数学学习的一般性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思想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文/ 赵艳森)
◎ 始于实践,终于素养
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的本质在于数学“探究”与“应用”,即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或生活、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去做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关注现实问题
数学活动源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主要体现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学中,教师要将有价值的现实情境引入综合实践活动,将与社会问题、学生生活等相关的真实问题素材贯穿始终,将数学学习探究与真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力求用数学知识、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解决具有现实性的问题中,能够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和价值,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其中,现实生活包括学生的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科技发展等。教师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努力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能引发学生关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综合与实践的内容素材,设计并实施实践活动。
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先做调查。对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渠道获取数据信息。数据的调查收集能够为问题解决提供重要依据。完成数据的收集后,学生要对零散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基于数据分析做出判断和决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数据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从而亲近数据,用数据说话,善于应用数据,体会到数据统计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主动收集数据的意识。总之,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从而运用数据解决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总目标中提出形成与发展学生“三会”的核心素养的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应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除了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些显性的目标,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这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此花心思下功夫。例如,和学生共同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在与学生共同商议的基础上决定开展小组活动或个人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权。过程中,教师不过多干预,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让他们在“试错”中不断学习如何选择实践课题,如何与人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和体验感受。此外,随着活动的推进,学生的认识和体验逐渐深化,创造火花逐渐迸发,他们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这些问题,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并加以运用,将活动引向深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冰冷的数字、枯燥的运算,数学学科一直被认为是没有温度的学科。但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实践,重在综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秉持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的价值导向,努力达成学科育人目标,让学生在享受数学探究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的同时,实现综合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文/ 张文春)
◎ 综合实践活动助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小学信息科技这门课程的真正教学价值逐渐被认可。作为一名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尝试从“引入生动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入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应用意愿”及“统一理论实践,提升学生操作能力”三个方面阐述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明显提升。
引入生动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信息科技,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若忽视这一点,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也会加重。因此,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生动的文本,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知识的学习兴趣,感受课程学习的乐趣,提升对课程的喜爱程度。例如,在讲解绘制组合图形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先播放搭建积木的相关趣味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之后,再结合视频引入组合图形的学习,使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最后,一边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组合图形,一边演示如何组合图形,促使学生充分掌握本节内容。
融入实际生活,加强学生的应用意愿
实际上,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教学及活动设计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影响学习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现实生活,让学生真正参与综合实践,意识到学科学习价值,进而增强应用信息科技的意愿。例如,在讲解制作图表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导入,展示动画片《熊出没》的收视率等数据,让学生结合数据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时,针对学生对数据表现出的迷茫,教师可以再引入该动画片的各项数据图表,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该动画片。最后,再引入图表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图表的真正价值。
统一理论实践,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更是认知发展的根本动力。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应统一理论实践,将其作为基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扎实的理论体系,还可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意识,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培养。例如,在讲解动画补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若是可以让电影的静态图片动起来,会有怎样的效果”,最后分享小组制作的动画作品。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讲解和补充,更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该部分内容。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部重点强调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已经变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转变观念,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快速形成。
(文/王欢)
◎ 以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基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综合考虑在贯彻课程理念的前提下,精心设计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收获最佳的育人综合效应。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发现真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关爱”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编排的课文传达着对热爱劳动、珍爱劳动成果等美好品质的肯定。本单元反映了“关爱”的几个重要表现,自然渗透了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学时,为了进一步助力学生精神成长,在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整体学习后,鼓励学生结合所知提出自己想到的问题或交流自己发现的有关现象。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从《千人糕》一课的“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联想到午餐的浪费现象,谈到了节约粮食和日常看到的“光盘行动”的有关宣传。此时,吟诵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了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终达成将“厉行节约”化为实际行动的共识,将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真解决问题
如何将这一社会责任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呢?对此,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分组开展活动。
观察思考 为了了解自己在午餐时浪费了什么、浪费了多少,全班同学在观察组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在此基础上,观察小组在每天午餐后对班级剩餐总量进行称重。一周后,学生们对公布的调查结果都很震惊,没有想到大家浪费了这么多粮食。基于此,围绕“浪费的原因是什么?浪费问题怎么解决?”的问题,学生们又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交流沟通,有效促进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阅读导行 学科实践强调的是“学科性”,语文学科的活动离不开阅读。结合午餐浪费中常见的洒落问题,教师首先组织学生阅读绘本《浪费粮食的猪猪》。在阅读交流时,吃饭经常掉饭菜的学生受到了触动,纷纷表示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结合学生想到的“大米从哪儿来”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盘中餐》。在阅读时,学生对雨水、惊蛰、清明等词语表示困惑,教师顺势渗透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在细读对照中,学生发现节气其实就是农民的时间表,农民需要根据节气变化进行劳作。从春到秋,从耕田到收割、晾晒,直到加工,这是一个极其繁忙和艰辛的过程。了解了一粒米的生命之旅,教师又出示资料:在全部17 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零饥饿”位列第二。此时,学生不仅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受到了中华民族勤劳美德的感染和熏陶,厉行节约的意识也有所增强。
种植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跨学科学习”中明确: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营养调查组在结合午餐食谱查阅资料基础上,与大家分享了科学合理膳食对健康的重要性,建议大家多吃蔬菜水果,并倡议动手进行种植。
首先,结合科学学科“植物的生长”这一单元,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种植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根据家庭条件确立种植的蔬菜品种,利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究植物生长的兴趣。
其次,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了解到在播种植物时要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这样才能使植物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使流动的阳光进入农田的各个角落,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进一步促进植物生长。在对种菜过程有了一定了解后,学生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始松土、播种。
最后,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整个种植过程,并用照片做记录,及时填写种植记录单。在种植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在使用测量等方法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培养了关爱生命的意识。最后他们还用观察日记和观察相册呈现了整个种植过程,展示了自己的收获。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亲历了劳动的艰辛与光荣,提升了素养,锻炼了健全的人格。
随着学科实践的落地,学生在经历、参与、探究中学习,不但丰富了学生学习实践体验,增强了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也使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落到了实处。
(文/ 刘建平)
◎ 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新一轮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崭新教学思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改中要着力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性学习
利用课本资源,拓展学习内容 综合性学习的“文本”虽然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文本,但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给我们提供了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专题,为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指引了方向。教师可根据教材创造性地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从多渠道开发信息源,以获取源头活水。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的每个版块都有“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部分,“活动建议”对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策略和指导;“阅读材料”则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材料,对教师进行教材的二度开发起着引领作用。教学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指引,将学生分为书法、对联、字谜、谐音等小组,利用两周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最终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拓宽课本资源,体会故事内涵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日积月累”版块中有一首古诗《悯农》,学生对这首诗耳熟能详但不理解具体含义。于是,我们开展了“敬惜一粒米”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做一个小调查:你在学校是否有没吃完饭的经历呢?对于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你怎么处理?你能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盛饭菜吗?然后出示一系列浪费粮食的图片,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参与兴趣。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家长帮忙完成相关调查,如粮食相关信息组、粮食与生活组、浪费现象组等。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们完成了调查任务,并进行了展示交流,使学生真正了解了《悯农》的含义。
注重师生积累,加深学生综合学习的深度
综合实践活动呈现的是立体的知识内容,教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诵读诗歌、创作诗歌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活动的开展不仅要依托于教材,还要丰富于教材。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名家名篇众多,各种派别的经典篇目数不胜数,只进行教材内容的学习略显单薄,它要求教师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与古诗词功底。为此,年级组六位语文教师都通过自学建构起中国诗歌发展史框架,然后整体了解诗的历史发展顺序,再通过查阅资料寻求理念支撑,确立目标,制定具体学习方案。不仅如此,诗歌发展时间长、诗词篇幅广、派别多,六位教师每人负责一个版块,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细致的搜集整理,把自己承担的诗词部分中的有代表性的诗词加以梳理,然后根据诗词出现的先后顺序、派别整理出来,为学生搜集诗词把握方向。我们确定每一个版块的内容要能被学生理解,适合他们的年龄和接受能力,最终能够有序进行学习和诵读积累,为学生今后的诗词学习搭好基石。
在此基础上,我们注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有关现代诗词和古典诗词的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对诗歌分类及鉴赏能力等。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有所提升。
新课程之所以设置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为了给学生寻找一种语文学习的新途径。旨在将生活和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文学习的环境,把语文能力的习得放在“活”场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综合实践活动的快乐,逐步提高语文运用能力,更愿意学习语文。
(文/ 刘学云)
◎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媒介。它以语文学习为基点,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对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营造真实且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综合素养。
以教材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利用文本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拓宽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匮乏,但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索精神,因此教师在创设实践活动时要以教材为根本,兼顾活动的趣味性,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语文素养。例如,在开展“四季之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可以用心品读,或是配乐朗诵,或是联想画面读,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四季之美及作者抒发的情感内涵。其次,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通过查阅照片、收集四季美景图片、观察生活中的美景,感受四季之美,分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眼中最美的景色并画一画四季景物。最后,收集描写四季美景的古诗词,开展以四季为主题的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多角度感知四季,在心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四季印象。
以生活为基础,促进实践活动开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首先是“生活的教育”,教育是“用生活来教育”,更是“为生活而教育”。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从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真切的实践体验代替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例如,在“北京的春节”实践活动中,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对春节最感兴趣的内容,同学间进行思维碰撞后,组织学生筛选、确定研究内容。接着,让学生根据感兴趣的内容自主组建活动小组,拟定活动方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采访、参观、搜集资料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北京的春节,还深入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提升了语文素养。
优化活动形式,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重要参与者。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实需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活动形式,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例如,笔者将“我是环保小卫士”综合实践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学生自主开展环境调查,了解身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初步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第二阶段,学生结成小组,在组内汇报调查结果,并互相补充、完善调查方案,针对调查内容形成全面的整改意见;第三阶段,学生组建“环保小队”,一队学生设计环保标语,对校园周边小区环境恶劣的地方进行环保宣传,另一队学生帮助清洁工人清理垃圾、开展环境清扫活动;第四阶段,全班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口号的重要内涵,不仅自己要有环保意识,不随意乱丢垃圾,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还要及时发现并制止身边的人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本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变了学生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促使学生将节约、环保意识带入实际生活中。
注重评价反馈,助力实践活动提质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将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进行客观公正、合理有效的多元评价,提高活动实施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有效机制。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自我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评价他人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对比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被评价人也可以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通过多元评价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包括活动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因此,既要评价活动结果,也要评价活动过程;既要评价课堂表现,也要评价作业情况。最后将各种评价结果进行归类存档,定期进行阶段总结,使学生和自己进行纵向对比,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是客观评价。客观评价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中肯的评价方式,强调教师评价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学生互评要立足于现实,力求真实;家长评价要符合实际,为学生提供客观的依据标准,切实发挥评价对学习的促进和反思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立足学情,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小学语文教学再迈新台阶。
(文/ 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