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度·深度·温度:基于新文化史学的大概念教学实践*
——以《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为例

2023-04-05李婷君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文化史学概念

李婷君|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阅历有限,对宏观概念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大概念的落实一直是难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与研究中发现,新文化史学值得关注。它是一种将社会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研究方法,关注微观社会和个体日常生活。将其引入教学,可将原本模式化的历史概念还原为生动感性的历史素材,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实际,增强对着眼于宏大叙事的大概念的理解。下面,笔者以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为例,阐述将新文化史学引入课堂教学的价值。

一、新文化史学的价值“宣言书”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版图中,大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板块。学理上认为,大概念是可以超越特定单元范围进行迁移,连接碎片化知识的一种有意义的模式[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中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历史学科的大概念聚焦于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2]。它将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观念融于一体,要求教师能从宏大的历史事件和长时段的历史演化中归纳出整体结构。这与具体的史实细节有比较大的距离,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挑战。

为克服这一难题,我们有必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新文化史学。具体来说,新文化史学有如下特点:在研究视角上,更关注历史中社会个体的身份、语言、心理、思想意识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以细节取代结构,特别注重具体的生活情境;在研究诉求上,不断将今人的价值情感赋予历史事实[3]。从中学教学实践上看,新文化史学一方面结合学生已知经验和思维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链接具体情境,将大概念具象化和意义化,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总体而言,新文化史学通过关注微观的社会个体和文化行为,极大地将传统结构史学中遮蔽掉的历史偶然性、多元性和创造性释放出来,既把枯燥的历史变成活的有血性有灵魂的历史,使冰冷的历史展现它的温度,又为历史教学中大概念的深度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新文化史学的实践“应用书”

《课程标准》对《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课的要求是: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因此,笔者将该课的大概念提炼为“技术与文明”,前者指生产力,后者指劳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等。

如何深度理解这一大概念?基于对新文化史学的理解,笔者以历史个体布鲁内尔的人生样态为主线,结合具体的细节史料,分析他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符号意义、文化行为和时空网络等,尝试探索工业革命时期“技术与文明”的互动关系。

(一)以小见大,展现大概念的活度

新文化史学关注具体个人的存在,并以特殊个体的身份和体验折射大历史。笔者在课堂导入时播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中主角出场的片段,并提问“这位演员扮演的是谁”,以具体形象的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形象文化看技术对文明的作用

学生虽然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知之甚详,但对其进程尤其是细节却不甚了解,那么,教师要怎样才能将其讲活呢?笔者先说明“此人原型是布鲁内尔(1806—1859)”,然后展示其个人图片(略),让学生分析图片,回答“技术革命推动布鲁内尔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图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个体生活方式的变化:布鲁内尔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从他身上挂着的怀表可知;有了休闲化的娱乐方式,比如抽雪茄;衣着上更显日常化和平民化,是西装长裤皮鞋而非贵族的精致上衣紧身裤;有了新型交通工具,从他背后的大轮船可知。由此,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了“技术与文明”大概念在宏观上表现为:技术决定文明方式。2.从行为文化看文明对技术的反作用

笔者提供布鲁内尔的相关材料,带领学生关注其工作经历,探究文明对技术的反作用。

材料1:1822 年建造泰晤士隧道:协助父亲实施盾构掘进方法。

材料2:1833 年,被任命为大西铁路的总工程师:首次采用了宽轨。

材料3:1838 年,设计改变海军工程的船舰大东方号等:使用大型六叶螺旋桨。

布鲁内尔的发明利于机械创新和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加速了技术体系的深化。如此介绍只是印证了教材中大概念的结论,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度。于是,笔者更进一步,提供能够引发思维冲突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布鲁内尔如何解决工人阶级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等技术体系不和谐的一面,这样的行为与工薪者有何不同?”

材料4:布鲁内尔关心为他工作的工人的福祉,为参与铁路兴建工程的工人提供房子;他设计的隧道,在保护工人免受塌方危险方面更有成效;他设计的军区医院改善了卫生通风和排水系统。

布鲁内尔致力于改善工人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纠正工业革命的负面效应,表现出渐进变革式的“反抗性”,这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推动技术体系和谐化发展。但与工人阶级反抗精神的彻底性相比,他对技术的反作用是在技术体系内部的局部调整,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性。由此,学生透过对活生生的“个体”行为文化的分析,理解了文明会对技术产生反作用,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世界的推动,并认识到大概念具有多面性的特点。

(二)由表入里,挖掘大概念的深度

“就微观论微观”并不是教学的目标,笔者描述的布鲁内尔不仅仅是展示其个人的历史,而是要通过这样的缩影体现更广泛的历史大概念。从理论角度来说,历史不是孤立的事件之和,也不是孤立的时段之和,历史本身是合力作用,微观与宏观、短期与长期、个人与整体,都在不断地相互影响。因此,笔者引导学生从新文化史学与大概念的关联性中认识布鲁内尔的双面性,进而认识“技术与文明的关系何以如此”这一问题。

1.从整体文化看文明的妥协性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从个体走向整体,从空间角度分析布鲁内尔妥协性形成的原因。

材料5:近代欧洲工业革命,对机器的崇拜产生了机器-技术幻象,这些机器-技术“神灵”使得17—18世纪的企业家心醉魂迷,也使得17—18世纪的某些哲学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事物都服从于机械运动规律。

——熊亮《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

从材料5中,我们可以发现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处于“技术幻象”中,这也与当时英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直接相关:技术革命后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内通过1802 年《工厂法》颁布和1832年议会改革等措施赢得了国内各阶级的某种认同,对外通过贸易和扩张等方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身处其中的布鲁内尔自然也会以技术为傲。再结合他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技术让他功成名就:他出身工程世家,曾在法国学习工程专业,24岁就成为皇家科学院成员,后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土木和机械工程师。经过这样分析,学生不难理解,在技术体系中获益的布鲁内尔更倾向于体系内部的局部调整。

2.从长时段文化看文明的反抗性

随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关系,从时间角度思考布鲁内尔反抗性形成的原因。

从短时段看,工作以来的短短几年,经常和工人接触的布鲁内尔就了解了他们所处条件之恶劣。建造泰晤士河隧道时,工人每天都在近乎漆黑的隧道工地中奋力挖掘,突发的泄洪事故更使不少工人丧命,引发了工人罢工。和众多有识之士一样,布鲁内尔对技术理性充满疑虑。从长时段看,这是一个矛盾重重的变革时代。政治上,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兴起,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因技术发展不平衡等产生突出的矛盾;经济上,工业革命产生的技术体系虽然有较高的速度与效率,但在适应性与弹性方面均不及多元技术,比如出现环境失衡、工业与农业失衡和国家失衡等问题;文化上,技术与文明的冲突日益凸显,出现文化解释的转变,即“从普遍更加关心机器转向关心生命、心灵和社会”[4]。由此,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布鲁内尔,你会采取何种文化行为?”我们不能以简单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规律来解释大概念何以如此,而是要基于新文化史学与大概念的互动,挖掘大概念中存在多种可能性的原因。学生从中可形成深刻的历史解释,提升历史思辨能力。

(三)见物升情,感触大概念的温度

新文化史学理论执着于对文化特性的考察,并将其作为一种独立于人和社会的对象加以理解,充分强调其对社会的各种作用和影响[5]。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情怀的渗透教育需要具体的历史事例作为依托。

1.从人性角度看文明的创造性

笔者引导学生从新文化史学的角度分析历史影响,升华大概念的价值。以布鲁内尔为代表的个体表现出的矛盾性有何意义?这启示我们要如何评价工业革命时期“技术与文明”的关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探讨下,从全面辩证的角度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追求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一方面,布鲁内尔对技术体系的服从表明技术对文明有强大的塑造能力,随着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技术革命的机遇,技术推动了各国民主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布鲁内尔对技术体系的反抗表明文明也在以自身求变的方式发挥作用。布鲁内尔的锐意进取和创新精神表现了人类对技术极大的改造能力,他为改善工人状况作出的努力也使工人的人性得到进一步释放,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这利于技术体系的有机平衡。结合材料6,我们发现,随着这一时期技术与文明的矛盾愈加突出,众多有识之士从各自领域反思“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人性得以不断完善。

材料6:浪漫派诗人布莱克抨击工业革命为“黑暗的撒旦磨坊”;现实派小说家狄更斯直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专业人员捐助教堂和星期日学校,提高工人素质;律师查德威克强调以伦敦为代表的城市面临一系列严重问题,认为肮脏的环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推动了《公共卫生法》的产生;慈善家库茨建造哥伦比亚市场,并建了独立的U 形哥伦比亚住宅,改善贫民恶劣的居住环境。

2.从现实角度看技术与文明的共融

在学生找到历史和自身之间情感共通点的基础上,笔者引领学生从过去来到现实,升华大概念:“随着元宇宙等技术的纵深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疾病等各种问题,文明该如何抉择?”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从历史发展整体进程看,工业革命时期是一个技术与文明失衡的时期,“当工业从机器的角度看上去变得越来越进步的时候,从人性的角度看却是越来越后退了”[6]。然而,从新文化史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又看到了文明改变技术的力量。

因此,面对当今社会技术导致文明异化的现象,我们相信,比起被动防范,主动求变更能实现文明与技术的和谐共融。技术的未来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自己,因此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掘和促进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鉴于对个体力量的认识,我们发现,“英雄也好,专家也好,普通人也好,每一个人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有意义的”[7],至少我们可以向布鲁内尔这样的人物学习,去做一个连接技术和文明的人。由此可见,基于新文化史学的情感渗透更利于在具体的历史反思中重释历史的当代意义,使学生感触大概念的温度,提升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三、新文化史学的反思“启示书”

不可否认,新文化史学丰富了大概念教学的路径,大概念教学也需要积极地与这样的理论展开对话。由于历史知识积淀不多,并且缺乏对历史知识整体图景的了解,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而新文化史学在很多层面上关注到了大概念未曾有效展开的历史教学内容。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选用个体人物“布鲁内尔”串联课堂,借助历史个体的符号特色等深入其文化行为,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呈现大概念,然后从个体与整体、短时段与长时段等互动角度将历史整体、延续与变迁等复杂性呈现出来,使学生形成深层次的历史解释,最后从主观性的个体实践活动价值评价升华到大概念下的家国情怀培养。在这一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在大概念下运用新文化史学进行教学,更容易在宏大建构与微观视角、局部计量与整体把握、结构分析与日常生活之间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将历史与当下的现实结合起来,焕发新的学习生长力和学科素养生命力。

猜你喜欢

新文化史学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