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根源与蟠螭山

2023-04-05笑笑

现代苏州 2023年5期
关键词:访古石壁摩崖

李根源,字印泉、雪生等,近代爱国名士,云南腾冲人。民国十四年,他退隐苏州,翌年春开启了苏州西郊诸山的访古之旅,并写就《吴郡西山访古记》,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实地踏访的古井名泉、金石碑额、祠庙道庵和前贤丘墓等名胜古迹,还留下了大量摩崖石刻,光福蟠螭山也在其列。

蟠螭山,以斗入湖中作蜿蜒状而名,因位于光福弹山之南,俗呼南山。主峰海拔44.5米,上有一坎,洼然中虚,四壁如削,方三亩许,称石壁窝,又称石壁;次峰海拔40.6米,上有石台。两峰相距约200米,均为观湖胜处。乾隆《吴县志》记载:“桃有单叶有千叶,千叶者名碧桃,蟠螭山中最盛。‘苏台十景’有‘蟠螭春色’。”杜瓒《蟠螭看花》有诗云:“桃源何必问,即此是仙家。” 蟠螭山的湖光山色,可见一斑。

恍如仙境的蟠螭山自然少不了人文古迹。石壁永慧禅寺,又称石壁精舍,明嘉靖间建,僧憨山大师复创,明文学家、书法家王穉登题额。石壁上有清末民初名士游览蟠螭山的摩崖石刻群,蟠螭山后有清初著名诗人吴梅村墓。

李根源的西山访古之旅安排在光福的行程共有四天,为寻访吴梅村墓,他“不获不休”,先后三次往返蟠螭山。

第一次是民国十五年三月初二日,是他到光福的第一天。他从南山村登蟠螭山,寻梅村墓不得,抵石壁,记录了永慧禅寺《重建蟠螭山石壁铭》碑、“湖东精舍”“石壁轩”额和七段题名摩崖。其中说:“明王尊生穉登为光如上人隶书‘石壁轩’额,尚悬僧房”“余为钧摹刻石永之”。今石壁精舍壁间砌有“石壁鬲㐄”碑,高35厘米,宽103厘米,左下款“中华民国十五年六月腾冲李根源双钩刊石”,款右上隐约可见“王□□为光如上人书”(已毁损),此碑应是他第一次上蟠螭山后所刻,不知为何碑刻是“石壁鬲㐄”,而书中记载是“石壁轩”。

第二次是三月初四日,是他到光福的第三天。他由西碛南入蟠螭山,遍寻梅村墓仍不得,于是返回山下继续寻访,终于在山后平地访得。

找到梅村墓后,当日二上蟠螭山,也就是他第三次上山。在寺僧松林的引领和嘱托下,先至蟠螭山次峰石台观湖,并给石台题名“憨山台”。他说:“地以人重,憨山为此山开山祖,此台即名可矣。”又给台旁古泉题名“梅村泉”,足见吴梅村在他心中的分量之重。接着返回石壁,给石壁东一井以王穉登号题名“尊生泉”,并题“蟠螭”两字,嘱僧摩之寺壁。今蟠螭山次峰“憨山台”“梅村泉”、主峰“蟠螭”“尊生泉”四方摩崖均为他第三次上山后题刻。

李根源上蟠螭山远不止这访古之旅的三次。蟠螭山另存摩崖“民国甲子春,偕门人李根源来游,孙光庭”“憨山胜迹,丙寅三月,李根源、黄葆戌游题”“甲戌之春,偕印泉、莼鸥、默君同探石壁,勒石纪之,绍兴邵元冲”等,可见在他访古之旅的前后和期间都曾和师友一起上过蟠螭山。

李根源不只是蟠螭山的过客,他还是蟠螭山的主人之一,甚至还想长眠于此。他在《吴郡西山访古记》中说:“别购寺左右地五亩,拟他日筑生圹焉。”今尚存委托合同碑刻,碑上说委托永慧禅寺住持代为照料地块,落款“中华民国十六年丁卯十二月二十日”,在他访古之旅的翌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梅村泉附近水潭壁,有篆刻二大字摩崖“印泉”,落款“朱锡梁”。李根源在访古时也记到了这方摩崖,也就是说早在李根源来访之前,此摩崖就已存在。印泉是李根源的字,或许是机缘巧合,或许是朱锡梁有先见之明,“印泉”就如梅村泉、尊生泉以人名泉一样,就当是因李根源而名的吧。

从寒山清代石刻到大石山明代石刻,最近频频发生摩崖遭人涂鸦之事,所幸蟠螭山上近30方摩崖石刻均保存完好。

猜你喜欢

访古石壁摩崖
西狭颂摩崖石刻
东岳访古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104公顷! 120亿! 富力正式介入番禺石壁村旧改!
访古十二篇(两首)
访古十二篇(两首)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登剑门关
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