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年味
2023-04-05马瑞翔
□马瑞翔
在三九天里呷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普洱,就算是对腊月郑重地告别过了。
明明好像只是一个普通的晚上,可是,当春晚序曲响起,伴随着窗外不绝于耳的爆竹声,一切就不一样了。一年到头过一次、家家户户欢庆的春节,近几年来却一直被淡化。我常常在想,等坚持着最传统习俗的老人们一个个离去,春节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的印象中,春节是比天大的。一方面是因为长辈对待节日的态度,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的执念。小时候被父母拉着去逛闹街的日子远去,但是,那遍地的红灯笼、红窗花,满街道的烟花炮筒,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这些年,爷爷奶奶经常会说:“现在这社会条件多好,想吃什么随时都可以吃到,不像以前,都要等到过年。”虽说不稀罕,但是,年夜饭绝对是值得我等一年的。热气暖暖的餐厅内,灶火正热,大铁锅冒着腾腾的热气,烧肉、带鱼、肉丸、羊排藏身其中,往外的案桌上,摆满的是精美诱人的凉菜。饭前响一串鞭炮,那是在告诉街坊四邻:我家的年夜饭做好啦!一大桌子的鸡鸭鱼肉,丰盛和美、富贵有余,如果能够分毫不差地连接上春晚的开场倒计时,浸在饭菜余香中看歌舞实在是快哉!
小时候也想“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结果,还不到十点就被妈妈撵着上床睡觉。于是,一个人在卧室里偷偷打开小灯,蒙在被子里看漫画书保持清醒。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大人看见,一片漆黑中闪着一个小台灯的亮光。那晚,连雪也卡着点洒落,透过挂着薄纱的窗户,便能看见月亮换了新衣,颜色暖黄,可爱得要命。直到零点的倒计时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淹没,我就好像完成了拯救人类的使命,一个人躲在被窝里默默庆贺新年,愿望想了很多,又害怕老天爷记不清,最后,就希望新年考试都可以考第一名。
大年初一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手里有了压岁钱,外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天,大街上叫卖的炒栗子和冰糖葫芦似乎也被年味赋予了不一样的味道——晶莹剔透的冰糖外壳,放在冬日的寒阳下闪着七彩的流光,一口下去,有的酸得倒牙,但是唇齿间充斥着的,彷佛只剩下传承千年的幸福。这或许就是中国人的年,有着无可取代的年味,能够给世间所有事物镀上一层熠熠闪光的金边,真像那传说里似的,所有的不吉利都被扫走了。
而如今,越来越简洁的风俗,逐渐被冷落的春晚,若隐若现的小孩子的笑声,没有那么热闹的大街,对烟花爆竹的管控,有些郑重的环节被一笔带过……这应该就是很多人觉得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吧,小时候无比期待的环节就变成这样的短短几秒,也难怪会让人失望了。
我们为什么不再那么期待春节?什么是年味?以前,年味是贫瘠时代的狂欢,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难得的饶富,是分别后的第一次团圆,是全家人拼尽全力换来的短暂的无忧与愉乐。而现在,各种佳肴随时都可以摆上餐桌,不用等到新年才换新衣服,一个微信电话就能立刻见到想见的人。如今变味的年味,绝对是时代发展产物的一部分。一切的氛围都需要衬托,如果年味的足是困苦带出来的,那渐渐淡去,是不是也代表着我们的富足?如此想来,这或许也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了。
总之,过年就是要欢喜,只要和家人朋友相互挂念着,那就是最好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