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绿化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应用研究
——以成都宽窄巷子社区为例

2023-04-05冯旭环

建材与装饰 2023年8期
关键词:巷子立体街道

冯旭环,宗 桦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56)

0 引言

随着全球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周边的绿地逐渐被吞噬,城市当中的绿化可用空间也变得越发稀缺和昂贵,进而引发越来越多的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老旧街区的更新改造也在持续进行,2020 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为推进城市更新,特别针对老旧街区改造提出了指导意见[1]。在面对未来城市规划时,非常需要应用非典型的解决方案,加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绿色空间整合到城市肌理中。

城市老旧街道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面积通常达城市区域建设用地的1/4 以上面积,是人们在城市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对街巷空间的改造中旧城更新重要一环[2]。以可持续理念、绿色生态环境理念对其进行更新,才是今后城市更新应当采用的主流理念[3]。

立体绿化是相对于二维平面空间的绿化而提出,是三维空间的绿化形式,立体绿化将城市当中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可以进行绿化建造的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绿化设计,实现城市当中绿化空间的拓展[4]。因此,在老旧街区更新中,利用立体绿化不仅可以很好地弥补城市当中绿量不足的问题,重构街区形象,唤醒街区活力,同时能够大大改善如城市热岛效应、噪声污染和光污染等问题,营造舒适的街道微气候[5]。

全世界各国逐步也对城市立体绿化进行了很多政策指导和经济扶持,在城市中大力开展立体绿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6]。本文以成都市宽窄巷子社区的立体绿化为例,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和评价,讨论立体绿化对社区小气候的营造情况,以期为未来城市街道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

我国历史街区更新相较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从20 世纪80 年代由政府主导的危房改造,到90 年代至21 世纪初政企合作实施的二元更新,改造模式从原来的大拆大建逐步变为强调人本精神保护,特别是在2021 年8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后,更是指出在对城市进行更新时要实施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廖开怀[7]在对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提出加强特色风貌保护、提升优化环境以及完善管理制度三大应对措施,其中特色风貌保护中提出对街道护栏和绿化进行微改造。丁凡倬[8]从环境可供性理论视角出发,提出老旧街区的可持续设计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新改造内容要保持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实现人、设施、环境的共生。郑亚华[9]在对历史街区可持续性改造时指出,利用立体绿化形成系统的景观空间格局不失为一种新的可行思路。研究重点总结来说就是建议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微更新、微改造,且积极应用景观手段去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动态遗产,记录着这座城市自古以来的发展,它是地区文化的重要聚集地,是地区景观特征的重要载体,也是延续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地方[10]。因此,利用景观手段将街区的记忆延续,是让历史街区迸发新的活力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像宽窄巷子街区一般的地处城市核心地带的地段而言,在打造特色鲜明的街区形象时,提升街区服务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新的保护措施和技术手段发展创新,避免出现同质化的改造,适应城市发展和人们的新需求是大势所趋[11]。

2 我国城市街区立体绿化现状

我国的城市建设相较于国外有许多差别,并且用地情况相较于别国来说也存在特殊性,其中用于城市建筑和道路建设的土地就至少占到整个城市面积的65%,当运用到实际情况时,用于布置绿化的面积更是少之又少。根据生态学要求,当城市环境中的绿地面积达到30%以上时,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人均占有绿地面积40m2以上才能自动调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达到50%以上为最佳居住环境[12],那么利用立体绿化在不占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街区绿化覆盖率,这一方式也就成为解决城市绿地紧张问题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最为可行的策略之一[13]。

王琳琳[14]指出利用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在改善局部空气质量,创造区域微气候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城市农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刘瑞雪[15]等人对广东省深圳市城市中心区墙体自生维管植物群落和微环境环境进行研究时,建议在立体绿化物种选择时优先选择乡土物种,更能在丰富城市景观的同时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王兢[16]从未来社区的角度出发,在针对浙江省未来社区规划中指出,未来城市发展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必将围绕人本化、生态化和数字化展开,那么立体绿化将会是生态化的环节的重要一环。可见,立体绿化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主要针对其在城市中的环境和生态价值展开。随着我国城市和园林不断地发展,立体绿化的形式也在随之增加,以及各级政府对立体绿化这一城市景观修补手段的愈加重视,加之相关法律体系和援助性政策的推进,立体绿化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17]。

3 成都宽窄巷子社区街区街宽比

成都是我国首批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西南地区集政治、文化、经济、旅游为一体的中心城市。自秦之后2000 余年间,成都的城市道路格局呈现出数套城市路网互相嵌套的特殊格局[18]。宽窄巷子社区所处的少城片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宽窄巷子街道保留了满清时期的街巷格局,整体建筑风貌也延续了清代民居特色,宽窄巷子社区则是充满着老成都的生活氛围,街道多东北-西南走向,利于街道通风。宽窄巷子片区是城市高密度建设区域,高密度建设形成城市资源、设施、人口活动的集聚,虽然为所在城市区域提供了更加便利、丰富和高效的生活;但紧凑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19]。

经实地勘探所得数据分析,宽窄巷子社区主要道路的路宽比在0.78~4.44,本文将宽窄巷子社区的道路空间类型归纳为以下3 种:①路宽比在0.5~1 之间的街道,此类属于典型城市街道空间,其特点一般是拥有一定的绿化覆盖率,且低矮型植被居多;②路宽比在1~2的区域,这类街道为简单密集型街道,容易面临高热岛效应;③路宽比大于2 的区域,这类街道属于高层聚集型街道空间,容易在夏季和冬季形成极端气候,污染物也不容易及时过滤,空气质量也不佳。由路宽比看出,宽窄巷子社区的街道空间类型舒适度并不高,但立体绿化在其间的应用可以从气流、湿度、温度、辐射平衡、过滤污染物等方面影响街巷空间的小气候,对改善区域的小气候有着不俗的作用,特别在街区建筑格局无法进行改造的城市更新时,增建遮荫空间和立体绿化的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夏季极端炎热的气候,从而营建舒适健康的城市街道空间[20],立体绿化的灵活性也能很好地顺应国内大多数历史街区的发展模式。

4 成都宽窄巷子街区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截至2020 年,宽窄巷子片区仅存宽巷子、窄巷子一片传统院落和周边老旧居民小区。为实现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并且作为城市印象的景点之一,立体绿化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宽窄巷子社区的现状景观空间类型可以总结为3 类:点状空间、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立体绿化形式主要概括为立体花坛、种植池、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和其功能定位,应采取不同的立体绿化修补策略。

4.1 立体花坛种植池

点状空间针对城市街区当中的公共交往空间,其形式主要包括立体花坛、可移动种植池。立体花坛主要布置于社区主要干道的道路节点,引导人群视线,形成视线焦点。可移动的种植池能够实现多种多样的形式组合和植物搭配,根据不同节日和不同季节的需求进行替换,养护方面也非常便捷。街区沿街商铺在不影响交通的范围内可对入口空间进行绿化改造,商家积极参与绿化建造后,街道空间因此变得有趣生动,这些店铺的绿色景观成为街道立体绿化的重要印记。

4.2 垂直绿化

线状空间为街巷空间中由点状空间组合形成,主要为街巷空间的立面。宽窄巷子中利用大量的垂直绿化来营造街巷空间舒适的景观环境,包括布袋式和攀爬式两种。吉祥街、支矶石街的垂直绿化采用布袋式,布袋式垂直绿化第一步需要在墙体做一层防水层,再在距墙面一定距离铺设软质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基础,然后将装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素的土壤装入布袋,再缝制到软质基础上,最后将植物种植在布袋内,从而实现植物的生长。布袋式垂直绿化同时还配置有完整的滴灌系统和渗灌系统,便于多余的雨水直接从墙面汇入道路排水口。宽窄巷子街区攀爬式的垂直绿化应用也很广泛,一般先布置承重骨架,材料不限于钢丝、木材等,将其编织成网状结构后再种植植物,让其自上而下自然攀爬。

4.3 屋顶绿化

面状空间不同于点状与线状空间,多为建筑的屋顶空间和阳台空间。宽窄巷子社区的屋顶绿化主要是在周边居民楼顶部及其底层商铺屋顶进行设置。小通巷街道大量的阳台绿化多是根据房子的主人喜好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选取适宜类型的乡土植物进行栽植,养护方面也做得比较好。阳台绿化这一园林形式的特别适用于这样底层商铺结合上层民居型的街区,绿意盎然的植物引入老旧社区的建筑立面,不仅提升了美感,也大大增加的居住环境的适宜度。

5 结语

总结来说,宽窄巷子社区立体绿化充分结合街巷空间的形式进行布置,应用形式多样,装置的布置模块化轻量化、造型设计自由,植物种类也多样化。但实际上我国立体绿化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想要提高立体绿化应用质量,一方面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在城市绿地规划中也应该有相应的规范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也应利用行政手段作为支撑促进其发展,把城市中零散的墙面、柱面、屋顶、阳台纳入立体绿化的建设范围,并且提供比较统一的建设范本[21]。还应该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来增加植被群落的丰富度,进而使整个街区在生物群落结构、绿量、覆盖度、郁闭度等方面得到提升;还应从单个植物类型入手,从叶片反射率、叶面面积、孔隙度、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栽植时的种类的筛选。

像窄巷子社区历史文化街一样,作为体现城市印象的城市特色区域,其在我国逐步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与发展,利用可持续手段,使其重新迸发生命力。2018 年“公园城市”在成都市的提出,并将成都作为示范点,政府开始开展了诸多的城市绿量提升专项行动,其中结合历史街区现状扎实打造花园式特色街区、立体绿化等重大绿化工程也成为一个很好的契机。

猜你喜欢

巷子立体街道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热闹的街道
念个立体咒
作品五
立体登陆
热闹的街道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