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2023-04-05王科
王科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西 晋城 048000)
0 引言
目前,各建筑施工企业以及各检测管理部门已开始对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引起重视,但在检测实操过程中,依然会面临诸多不可控因素,甚至会出现各类突发问题,以至于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无法保障。因此,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也需就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在规范各项操作环节的基础上,对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1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概述
1.1 进行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施工水平以及质量好坏将直接决定工程项目后续运营以及其使用年限。而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开展,往往伴随以下情况:①相关行政监督部门提出明确要求,需对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②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疑问,则需通过检测工程实体结构明确工程施工是否存在问题;③建筑工程施工受到化学侵蚀,火灾以及冻融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也需对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④未及时送检试件,试块等结构构件或送检数量相对较小,则需对工程实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⑤若建筑工程出现改建扩建或其结构用途发生变化,也是落实其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
1.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基本特征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已趋于成熟,而该项工作的主要特征则集中在以下3 个方面:①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具有公正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基于相关利益者的委托,检测人员会在委托要求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基本规定,选用合适的质检方式,对相关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详细检测,并出具相对应的检测报告,向委托方提供最精准的检测结果。而在此过程中,检测工作各流程环节均按照法规执行,该工作业具有明显公正性。②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具有合法性[1]。开展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大多是基于国家方面的要求,这项工作通常由特定的职能部门负责,在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必须遵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明确规定,这也充分体现了检测工作的合法性。③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各项检测工作的开展均建立在严格遵循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检测工作结束后,检测中的各类凭证以及相关资料得到完好保存,因此检测结果具有极高的准确性。而检测部门还将针对检测情况出具相对应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中提供的检测数据均为真实检测结果,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也能充分保证。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常见的问题
2.1 质检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
在工程主体结构质检的实操阶段,部分人员并未对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形成正确认知,也并未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价值及作用,质检工作大多未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落实不到位,检测环节要求不严格的现象也经常出现,以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负面影响。而相关单位之所以忽视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大多是因建筑企业领导层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在其看来,真正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仅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水平,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并不会给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带来太大影响[2]。而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也导致主体结构质检工作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质检工作的地位难以提高。
2.2 质检工作重点不明
虽然部分建筑企业目前已逐渐意识到主体结构质检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检测工作过程中,其仍未明晰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重点,质检工作针对的对象出现偏差,实际检测水平难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自然也无法保障。首先,建筑企业及质检人员并未理清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正确顺序。在开展实际检测工作中,常出现主次混乱,轻重缓急颠倒等现象[3]。某些本应优先检测的内容被延后,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也困难重重,从而导致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大大降低,工程施工进度也被延误。其次,未明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内容上的重点与次要点。正因内容主次不明,以至于开展检测工作时常出现避重就轻的情况,在某些不重要的检测环节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而对于重点检测内容却往往一笔带过,甚至有所忽略,这也直接影响了最终检测结果以及检测效果。
2.3 质检纠错能力有待提升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拉长,某些工程所涉及的施工环节流程更趋于复杂。因此在正式施工阶段,所投入的施工技艺施工机械设备也更为丰富,更加先进,这也为正式施工增加了难度,对施工设备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此基础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偏差问题更易出现,以至于工程和施工质量受到负面影响。而之所以开展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主要就是为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因不当操作造成的偏差,并对工程施工进行及时纠错。但综合目前形势来看,主体结构质检的纠错能力并未完全发挥。而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建筑企业所选用的检测机械设备及检测技术工艺与工程适配性不高,甚至略显落后,以至于检测工作无法完全排查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差错。其次,质检工作监管及惩处力度明显不足,纵然第一时间发现施工偏差,也无法顺利落实纠错操作。最后,施工建筑企业仍未意识到质检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主体结构质检工作开展过于形式化,施工过程中的差错及问题很难及时被发现。
2.4 质检机制未健全
完善的质检工作制度,健全的质检机制是保证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但现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并未就现行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制定完善的质检制度,其质检机制也尚未健全。以至于主体结构质检工作的效率无法与当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要求相契合,而最终的实际检测效果也有待优化。某些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主体结构质检工作制度时,并未充分明确质检工作开展的目标及宗旨,以至于实际质检工作过程中方向不明,各环节检测工作落实力度不足。此外,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并未明确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检测规范标准,从而导致质检工作落实不到位,各环节工序的开展也十分混乱。最后,质检工作权责不明的现象也是当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时的常见问题,正因各项工作责任未明晰到个人,以至于质检工作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不愿承担责任,甚至会互相推诿。简而言之,质检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完善的制度支撑[4]。
3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要点
3.1 实体检测
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来说,实体检测便是该工作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实体检测工作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在进行实体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检测标准及规范,确保检测工作的开展与工程质量要求相符。而在进行实体检测监督时,监督人员不仅要做好工程主体结构尺寸及外观的检测监督,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过程监督,及时向施工方报告具体检测方案,检测技术以及检测流程。当需变更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案或方案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检测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与设计方达成有效沟通和及时协调,对检测方案进行协商调整。如果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是由监督站或外聘检测单位进行,则负责检测工作的各单位需及时完成检测方案的设计及审核。在开展实体检测时,检测人员可借助随机抽样的方式,准确把握检测方向,在简化检测操作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发挥各项检测手段的效用。
3.2 混凝土质量检测
作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重点内容,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将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及安全性。而在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时,超声回弹综合法这一检测方式的应用率较高。在应用该方法时,检测人员需借助超声仪器完成实体检测,并对超声传播速度进行科学计算,借助计算结果测量混凝土结构表面参数,并依据回弹值和声速完成相关参数的计算。与此同时,还可钻取主体框架梁或柱混凝土芯样,并借助芯样试验以及试压加工处理,从而获取相关数据,对经由其他检测方式获得的强度值进行修正,并对异常数值进行评定剔除,从而获取更准确的混凝土现龄期抗压强度数值。
4 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水平的策略
4.1 提高对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
不管是建筑施工企业,还是专业质检单位,都必须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思想,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形成正确认知,并对该工作的价值作用引起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保证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而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层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更应发挥自身楷模及带头作用,加大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推广,为主体结构质检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
4.2 明确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重点
在开展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前,相关检测部门必须依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实际施工方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检测技术标准,对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案进行科学编制。与此同时,检测部门还必须做好前期技术交底工作,对质检工作重点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范围,理清检测流程环节。在此过程中,还需明确划分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权责及具体责任,防止责任纠纷现象的出现。而在实际检测阶段必须准确掌握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大方向,将梁板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梁柱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作为主体结构质检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钢筋间距,板厚及砂浆等内容的检测工作。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则必须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流沟通,监督施工单位完成质量问题的整改。
4.3 加强先进检测技术及设备的应用
加大先进检测技术及检测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充分提升质检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度,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质检水平。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必须聚焦于技术创新,加大新型检测技术的引进以及先进检测设备的投入。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可对混凝土裂缝检测仪,楼板测厚仪等设备进行合理利用。而在引进新型检测设备时,必须仔细检查设备外形性能,衡量其规格及质量,确保检测设备满足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要求。此外,还需选择与建筑工程适配性更高的检测方式,确保检测方法的可操作性。若选择以抽样检测的方式进行工程主体结构质检的话,首先必须明确抽样数量,尽量选择负载效应较大或施工质量较差的构建作为抽样样本。其次,需对样本容量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
4.4 完善质检工作制度体系
为了顺利开展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质检制度体系在质检工作中的作用,保证各项检测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借助完善的质检制度体系,相关企业还可对质检结果进行科学判断。首先,必须制定完善的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制度,确保质检工作在科学制度的引导下进行。而在编制相关制度时,也必须综合考量建筑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在总结过往工程检测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一套适用性较强的工作制度。而完善的质检工作制度必须包含明晰的工作目标以及准确的质检工作开展方向。其次,必须保证质检工作流程的规范性,确保各项检测工序能够顺利开展。最后,将质检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杜绝权责不明现象。而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更新变化,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制度也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进行创新和完善,以确保该制度在实际质检工作中充分发挥效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相对复杂,其包含内容也较为丰富,一旦检测人员操作不当,便极可能影响最终检测结果,进而威胁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因此,相关单位必须充分重视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在明确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重点,加强先进检测技术设备应用,完善质检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工程主体结构质检水平,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后续运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