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2023-04-05申梦园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环境

申梦园

(江苏泰斯特专业检测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预防突发环境事件,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环境监测被认为是环境生态保护的基础,被称为“环境保护的眼睛”,借助准确的数据计量、科学的分析和合理地借助数据,为环境立法、执法、规划和决策予以重要依据。当某一区域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时,环境监测得以准确、及时地从数据中捕捉到污染程度的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管控打下坚实的基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保证环境监测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持。

1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质量管理原则

环境监测是参照周围环境质量的真实情况,将数据指标所记录的信息量化并采集的过程。在监测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采取扎实的监测手段。借助对环境的长期监测和相关指标数据的记录,并以这些实际数据作为识别依据,对当前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和识别。一般来说,环境质量数据指标涵盖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1]。在环境监测中,不仅仅包含这些定量指标,还一定要对现有的环境系统进行监测,其中选用了生物、化学、物理和信息技术等各式各样的技术。环境监测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而不仅仅是监测生态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环境问题是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和解决的,这就需要稳定、实用、合理的监测方法。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不同空间采集的数据要真实、通用,采集的信息一定要没有死角的,采集的信息要符合当前空间的各个时间段。

2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

2.1 提高环境质量评估的科学性

生态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生态环境主要由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和各种生物所构建的社会环境组成。环境的显著变化能够被人的感官感知到,但要准确预测和分析环境质量,要采取环境生态监测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能够有效地对与人们生产生活有所关联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此外,借助环境监测,还能够观察和预测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借助环境监测手段,能够直观、科学的反映生态环境水平,帮助环保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解决源头污染,防止整个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

2.2 促进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性

环境监测技术的实施方式是对我国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有效采集统计,参照相关环境参数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参照当地区域发展特点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参照分析的结果,环境监测的优势在于收集的数据能够为后续的环保工作予以合理且正确的参考,使环保工作得以制定符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需要的工作计划,使环境保护得到有效落实,更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的优势和特色,保持原生态环境。例如,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能够对各工业企业的污染程度进行分配和调整,制定合理的绿化种植计划,确保每个区域的污染都得到控制。此外,城市规划一定要严格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进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2.3 及时了解环境突发情况

环境污染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因素下,也会造成具备突发性的环境污染,如化工原料泄漏、化工厂爆炸等突发事件。此类事件大多数情况造成污染物迅速扩散,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如果污染物借助水流扩散,污染问题就会呈现出大规模的特征。面对这些突发事件,环境监测部门应当做好数据采集和污染区普查工作,借助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能够初步了解污染情况,及时制定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同时,借助环境监测,可在第一时间向周围区域发出污染警报,为区域内人员及时疏散予以帮助。借助研究污染调查数据,相关企业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控制突发事件,防止进一步的破坏和污染。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鉴于环境监测相关机构的工作内容大同小异,这将直接妨碍到工作的质量和最终效果。在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受自身固有因素的影响,部分员工没有依据规定记录所有数据,通常沿用以往固有的工作模式。虽然可能会成功地进行环境监测,但无法保证环境监测的框架。此外,如果没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将直接妨碍最终监测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人员缺乏相应的劳动标准,环境监测工作缺乏法律保障。在实践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基准,这将直接妨碍环境监测的效果。严重时会引发诸多问题,直接妨碍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环境监测很重要,也有一些特殊性,这也是对员工要求比较严格的原因。此外,在环境监测期间,还需要专业、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目前,我国一些环境监测部门的专业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从业人员对其职责内容了解不多。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妨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从上述情况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在环境监测开展期间,相关机构没有关注培训工作的有效组织和执行,也没有更新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和专业知识[3]。同时,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工作中承担着复杂艰巨的任务,但薪酬福利较低,人才发展空间也有限。根据这样的背景前提,环境监测相关机构在后续发展阶段应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确保其素质与环境监测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细化工作内容,进一步提升员工福利和薪酬水平,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3.3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由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的提出,绿色环保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环境保护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但鉴于环境监测工作的特殊性,相关设备价格高昂,会进一步提高维护工作的成本,单纯依靠政府予以的资金,无法满足环境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如果没有构建完善的维护标准,设施设备得不到定期的维修保养,环境监测的顺利进行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会受到直观影响,并直接妨碍研究人员探索和分析各种数据信息。

3.4 环境监测设备落后

就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现状而言,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条件和地域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从而致使部分地区严重缺乏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信息化监测设备。传统的监测手段和设备是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手段,不能保证环境监测质量。各类环境监测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老化问题严重。一些精密仪器的精度得不到保证,从而致使环境监测数据失真等问题频发。鉴于环境监测设备老化严重,部分设备已经超过使用寿命,不仅会造成一些隐患,还会使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不符合新时代的具体要求,这是对后续的环境保护十分不利。

3.5 现场采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实际环境监测中,大多数情况忽视了现场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大多数情况造成环境监测存在诸多缺陷。采样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使质量控制工作无法进行,如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妨碍采样工作的外部因素多、干扰强、采样现场人员流动性较大等,极大地影响了采样工作的质量控制。在不同的采样点,团队面临着不同的采样环境和不同的采样技术,如果不完全了解和分析环境,收集的样本将没有足够的代表性。

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对策探究

4.1 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般情况下,根据对环境监测特殊性的分析,在相关环节的改革实践中,应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在进一步提升监测人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创新监测格局。首先,要重视对在职员工的培训教育,着力帮助他们创新工作观念,掌握更高效的工作技能。该环节的培训应当参照监测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留有足够的反思和总结的余地[4]。其次,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各岗位监控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为后期引进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尝试联合开设相关专业的学院,借助为毕业生予以实习机会,为主管部门和监测点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既能够保证每个环节细节的落实,也能够为相关环节的改革实践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做到整体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不仅包含关注上述改革实践外,还要抓好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进而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推动创新以及各种任务的升级。

4.2 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

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监测相关机构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划分相关监测人员的职责,进一步增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部门还应当完善自我监测机制,监督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健全环境监测工作站计量认证体系,完善和运行环境监测体系,借助计量认证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借助测量认证,将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内容列为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控制工作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进一步加深对监测数据传输各环节的约束,进一步增强了从业人员的监督。此外,上级部门在对环境监测工作站质量管理进行考核时,不应局限于标准样品质量控制等传统考核方式,而应构建客观、量化的考核体系,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考核,监督岗位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

4.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足的资金能够为环境监测管理机制的运行予以稳定的支持。只有借助设立专项资金,才能有效满足先进设备购置需求,吸引更多人才参加环境监测工作,从而全方位促进环境监测效能的提高。为此,国家可设立环境监测专项资金,科学管理资金,监控专项资金流向。同时,应提高资金利用率,将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和维护,以满足人才引进需要。纠正专项资金收支情况,细化各项费用支出,及时公布收支信息。全社会共同监督资源选用,严惩滥用公款的工作人员。此外,在引进先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各环境监测部门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将技术研发列为日常管理,以应对复杂的环境问题。此外,在设立专项资金时,污染企业应当增强与环保单位的合作,丰富资金来源。

4.4 严格把控仪器设备的质量

环境监测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其质量的好坏会妨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相关人员在选择仪器设备校准或检定相关机构时,应对其信誉、资质、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考察。同时,认真审查检定或校准证书,确保检定或校准结果符合所涉分析方法的相关规定。此外,为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相关部门应制定完整的检定程序,并在两次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规范执行。同时,实验室应参照设备的特性、性能、工作环境和使用频率设计设备定期检验周期。一般来说,周期为3个月或半年。从某种角度看来,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在正式选用前一定要清洗干净。条件允许时,标准品和样品的提取应选用单独的玻璃容器,避免相互污染。对于玻璃容器,尽量不要选用过度划伤或蚀刻的容器。此外,还要用空白实验检查玻璃器皿、溶剂、试剂、试水等有无污染。

4.5 引进先进监测技术

如果想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效开展环境监测相关工作,一定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环境监测部门要参照行业发展需要,采取先进监测技术,确保数据准确,进一步提升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鉴于一些环境监测部门缺乏足够的资金,国家要制定政策鼓励环境监测部门引进新技术。环境监测部门也能够参照自身应当需要申请资金[5]。此外,充分利用科技装备,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深入分析后实时监测环境质量,科学治理环境问题。结合遥感技术揭示污染源和污染物的迁移特征,进一步增强特征污染物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扩大监测对象,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交换对环境介质的因素密切相关,环境监测也应逐步扩大到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高效、有效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有利于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研发先进的监测设备,使其得以在相应的时间和空间快速监测污染物,更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

4.6 严格控制采样质量

现场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各地环境监测情况也不尽相同。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采样点,确保数据采样点得以客观的反映地区实际。同时,在采样过程中,要严格依据相关程序和规范,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采样精度,注意防止样本过于片面,影响整体采样结果。在采集过程中,要考虑外界环境对采集结果的干扰,确保样本质量得以反映外界环境的变化,准确记录样本的情况。

4.7 开展精准监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管理方法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这些行业都应当依靠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尤其是在处理日常管理中的问题时,能够引入现代环境监测手段,这些监测方式能够将数据快速传输到计算机,得到环境质量监测的第一手数据。借助当前的数据和信息技术,如云计算,能够对环境影响等可视化因素进行动态监测,进行信息比对和整合,对污染数据和污染源流进行模块化分析,对环境监测工作具备重要意义。深入探索自然物质的变化与治理,动态环境监测能够为政府环境治理予以重要的数据支撑,同时能够做到社会资源的及时共享,为未来的环境治理积累更多的数据。在存储数据时,应当明确数据的类别,将不同的数据分类存储,以达到后续使用中快速查询的目的。信息平台在查询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时,应当对接收到的指令做出有效响应,才能找到需要的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让这个查询命令更快,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人员在分析过程中能够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有所关联的分析算法,解析数据相互间的关系,厘清内在的隐藏问题。

5 结语

总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监管部门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构建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势在必行。环境监测施工现场对采集样品进行有效分析、优化数据处理方法、注重细节是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水平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虽然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由此可见,对于这些问题,应当认真分析,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促进环境管理的发展和创新。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环境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环境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