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策略
2023-04-05张佳依
张佳依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江苏 昆山 215301)
教师设计教案时,需要有学情分析意识,为学生提供深度思考的环境。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教师执行教案程序时,往往不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教与学不能达成和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展较高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高阶思维培养目标,其适合性很高,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长有重要辅助作用。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展开教育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思考,在强化训练中实现自然成长。
一、创设高阶思维环境,提升生本提问力
小学生爱问“为什么”,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高阶思维情境,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思考发现问题,进而解答问题,形成崭新学习感知体验。
(一)整合问题资源
教师鼓励学生多提问,需要整合一些问题资源,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提问热情。教师还可以借助教材、网络等,从多个角度入手展开信息素材整合行动,为学生提供深度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开阔眼界。教师要求学生在提问前,自己先进行思考和解答,这样能够提升问题品质,也能够锻炼学习思维,促进生本提问力的成长。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对研学思路进行规划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一些疑惑问题。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对生活中的负数应用比较熟悉,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展开对应思考,让问题自然呈现出来。学生提出问题众多,教师精心筛选,找出具有思辨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学讨论。如:负数是相对正数而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反还是相对呢?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对位解读,列出生活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路线。学生深入研究学习内容,设计出研学性问题,形成崭新学习起点,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讨论,将学生带入高阶思维构建之中。
(二)鼓励生本提问
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和切入点挖掘更多的问题并进行解答,都可以产生崭新学习起点。教师不设置固定问题和标准答案,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多辨析。学生大多喜欢从某一个角度挖掘问题,力求越难解答越好,教师对学生思维特点进行科学研判,针对性进行引导和组织,可以为学生带来提问的信心。学生大多有表现欲,如果能够设计出含金量较高的问题时,其成就感会爆棚,这对启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有帮助。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师拿出一些剪纸图形,要求学生观察和拼接操作,找到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设计疑惑问题。学生主动观察,对应思考,理顺学习程序,归结学习问题:很多规则图形面积公式可以相互推导,如何才能找到最佳推导路线?这个问题比较笼统,但却是比较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对话,集体研究问题脉络,很快达成学习共识。学生对数学推理内容比较敏感,也会产生学习困惑,生发学习问题是很自然的,教师组织学生对数学推理问题进行重点研究,能够顺利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二、推出高阶思维活动,提升生本合作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促进其低阶思维的转变,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推出高阶思维实践性活动,学生积极回馈。学生在高阶思维活动中,不仅锻炼思考能力,还能通过与同学的思想碰撞,达成共同进步的目标。
(一)设计辩论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多提问,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的问题也不相同,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教师对学生问题资源进行整合处理,设计一些“辩一辩”活动,让学生主动说一说各自的想法,分析提出问题的合理性,以及问题解答的可行性,都可以产生丰富调动力。学生经过激烈的辩论,能够逐渐进入学习核心,在多重交流和探索中形成学科能力。学生对辩论活动比较有认同感,教师给出辩论话题,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辩论活动,都可以产生教学契机。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找到小数的生活案例,解读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面对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大多会产生一些个性看法。如:分数和小数可以相互转化,小数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用分数可以表示小数,为什么商品价格全部使用小数?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研究,对不同见解进行专业分析,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核心,在积极探索过程中成长学科认知。因为个性观点集中碰撞,很容易产生意见分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学习,将思考推向深入,高阶思维历练程序顺利打开。课堂辩论是最为典型的思维训练形式,教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精准分析,推出典型讨论问题,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二)优化实验组织
在辩论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给出个性解读和观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分析,以验证其观点。说自己的问题合理,都说自己的解答可行,但是否真正合理和可行,还需要验证,推出数学实验方案是自然选择。教师把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把学生进行分组,不同的组解答不同的问题,进行交叉验证实验。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总结出哪些问题可行,哪些问题不切实际。在实验研学环节,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辅助,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自然提升了生本的合作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能够创造观察、分析、体验、讨论的学习契机,其助学作用更为突出。在教学《校园绿地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之中,找到适合的绿地,让学生利用软尺测量,然后计算其面积。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观察,找到测量起点,规划测量方案。教师指导学生行动,对测量计算和图形判断等环节给予具体引导,确保实验操作活动顺利展开。优化实验组织,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指导,与学生进行广泛互动,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因为是探索性实验,需要操作和观察,还要进行深度思考,这对历练学生学习思维有重要帮助。教师将实验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对接设计,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积极性,其培养效果突出。
三、组织高阶思维训练,提升生本实践力
不论是王羲之的字还是陈尧咨射箭,无非都是熟能生巧,可见训练的重要性。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投放一些研学课题和对接生活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多进行思维训练,提升生本实践力。
(一)投放研学课题
教师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从中筛选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研学课题,在数学学科教学时进行投放,学生回馈积极,研学气氛逐渐形成。学生年龄很小,对研学方案感觉陌生,教师需要做对应指导,规划清晰研学路线,也可以主动参与研学活动,现场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学生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分析和解答,顺利地完成从“问”到“动”的转变。学生经过多次研学实践,从陌生、生疏到熟悉、熟练,遇到问题学会自主思考、分析、探索,提升生本实践力。
如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先投放一些整数加减题目,要求学生计算题目,并梳理其算理程序,学生对这些内容都非常熟悉,学习思维顺利入轨,介绍活动自然推开。教师引入小数加减法题目,现场示范操作,学生观察之后,都能够主动进入到学习环节。整数和小数加减法,其实有许多相通之处,教师围绕这个内容设计了研学课题任务:整数加减和小数加减有什么异同点?同桌合作研讨,利用现实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归结出内在关系,准备参与班级交流活动。学生对课题研究比较陌生,但对整数加减内容很熟悉,在观察小数加减操作之后,自然进入到对接分析环节。教师借助课题研学任务进行组织,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讨论机会,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对接生活实践
教师组织高阶思维训练的内容来自教材、网络或其他途径,距离学生生活有些远,学生无法直观感受,需要做好对接处理,让学生自然接受研学任务,主动展开研学行动。教师结合生活实践搜集问题融入研学课题,学生在研究、分析、解答的过程中,自然对照日常生活进行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由于实践问题都是学生身边发生过或者没有注意过的,通过研学实践体验,加深了学生对生活实践的认识。
学生对接生活展开数学思考,能够产生丰富学习启迪,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展开设计和组织,要求学生借助生活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能够创造更多学习内化契机。在教学《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与学生一起研究小数乘法的算理和概念,然后找到一些小数乘法进行具体操作,从计算过程中建立小数乘法算理知识。为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自行创编一些小数乘法题目。学生生活经历较为丰富,对生活中小数乘法案例也比较熟悉,很快就推出一些计算题目,课堂展示互动气氛逐渐形成。如商品购买,一支钢笔8.90元,买8支钢笔需要多少钱?……教师鼓励学生创编小数乘法题目,为学生提供开拓思考的思考的机会,这对培养其高阶思维有重要帮助。
四、展开高阶思维研学,提升生本反思力
大多数学生没有反思的习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习惯用固定的公式套用大多数题目,不动脑思考数量关系的内在关联。教师是要结合学生学习思考情况进行学习组织,推出学习反思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讨论,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一)撰写学习反思
教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客观评价自己,这样可以弥补薄弱点,让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学习习惯。学生在清楚认识自己后,把反思总结撰写下来。学生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反思,再次总结记录。学生对比过往的反思总结,有哪些能力得到了提升、有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如何对目标进行改进,这些都属于反思的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反思笔记,能够创造更多学习启示。如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师先设计一组数据,引导学生对数据内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找出数据与图像的对应关系。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是不同呈现形式,其内容是一致的,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异同点展开反思学习,写出学习体会,归结学习启示。学生开始观察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找出各自的特点,进行对应比较分析,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法反思环节,教师做出具体要求,学生开始撰写学习反思笔记。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现实,设计学习反思归结任务,学生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观察分析后,其学习思路明晰起来,展开对应关系分析,归结学习规律,为学习反思笔记撰写提供信息支持。撰写学习反思并不是数学作业类型,但其训练价值却不容忽视,教师从更高视角展开设计,其目的是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效率。
(二)进行学法座谈
每个学生不仅对自身进行反思,也可以对同学做出评价和肯定。教师组织学法座谈活动,通过座谈,让学生确认学习中薄弱点是自己没有发现的,这样能够客观中肯地形成清晰的认知。评价后,师生共同交流沟通学习方法,针对学习中薄弱点进行补救,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法交流活动是学生比较欢迎的,教师围绕学法经验共享设置活动程序,及时做出学法传授和共享指导,确保学法交流顺利展开。
学生对数学概念涵义的剖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展开多重交流,包括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分析方法、操作方法等内容。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节内容时,教师先展示字母表示数的生活案例,然后列出一些数学公式,组织学生分析公式内涵,对数量关系和字母代表意义等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入研学环节,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主动共享学习经验。教师对学生学法交流情况进行分析归结,给学生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学法座谈活动顺利展开。教师借助公式字母内涵讲解机会,推出学法交流任务,为学生提供更多交互机会,促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学习共识。
五、结语
新课改要求师生从传统教育中脱身,教育不是培养“书呆子”“高分的奴隶”,及时渗透高阶思维内容势在必行。教师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在质疑、交流、实践、反思总结中完成学力的提升,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需要有创新设计组织意识,利用更多训练机会,组织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行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思维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