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蛋中兽药残留及防控对策

2023-04-05李文香刘华格陈欢赵芳邢倩雯

北方牧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兽药鸡蛋畜禽

李文香 ,刘华格,陈欢,赵芳,邢倩雯

(1.河北省兽药饲料工作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0)

兽药残留是指对食品动物用药物预防或治疗疾病后,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用部分中所有与药物有关的物质的残留,包括药物原型或/和其代谢产物。由于兽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蛋鸡养殖业迅猛发展,鸡蛋产量大幅增加,因抗菌药等兽药具有促进蛋鸡健康生长、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养殖中,但其使用不当则会造成在鸡蛋中残留[1]。兽药残留可能由土壤和水等环境污染、饲料加工、饲养方式、药物使用、人为添加等多方面引起。

1.1 使用违禁药物

为进一步规范养殖用药行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公布了《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0 号》、农医发[2005]33 号、《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83 号》和《农业部公告第2292 号》等法规文件。法规文件规定养殖中使用的兽药必须是合法批准的,任何未经批准使用的药物不得使用。但某些养殖户为了获得高的利润或者在预防或治疗疾病时为了获得好的疗效,违规使用违禁药物、人用药或原料药。

1.2 兽药使用不规范

兽药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超剂量使用,长时间使用,不遵守休药期,改变给药途径、给药间隔和用药次数。有些养殖户缺少兽医专业知识,滥用或随意用药,不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途、用法、用量来使用,不严格执行休药期或弃蛋期的规定,导致药物在体内代谢不完全,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到安全水平,造成药物残留蓄积。

1.3 人为添加

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养殖户人为添加一些药物。例如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菌药来促生长、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某些养殖户为了使禽蛋蛋黄颜色好看,要求饲料生产企业为其加工定制产品,添加过量着色剂,或在槽料中拌入着色剂来获得好的产品品相,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畜禽的运输过程中,饲喂药物来抑制微生物的滋生和应激反应;畜禽出栏前对病畜禽使用药物来掩盖临床症状等,都将造成残留超标。

1.4 自然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农业生产使用杀虫剂带来的农药残留;生活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粪污排泄、汽车尾气等都将对水质、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造成动物体内蓄积大量有毒物质。

2 药物残留的危害

2.1 对健康的危害

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进入人体后产生蓄积,引起人体急慢性中毒,出现过敏反应,肠道内菌群失调,导致机体调节障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对人体的神经、消化、泌尿以及呼吸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四环素类药物进入机体后与钙结合,随钙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影响牙齿、骨骼和蛋壳发育,同时还可造成肝肾损害和抗代谢作用,本类药物还易透过胎盘进入乳汁、鸡蛋,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某些药物动物食用后被证实存在致畸性、致癌、致突变的危害。硝基呋喃类药物因其价格低廉疗效好曾被广泛用于养殖业,以治疗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但由于该类药物及代谢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相继被世界各国规定在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2];氯霉素可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能严重干扰动物造血功能,导致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新生儿可致灰婴综合症等。

某些兽药的使用可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性通过动物性食品和鸡蛋等传递给人类,影响临床用药,威胁人类健康。磺胺类药物是畜禽抗感染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但其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大量使用可损害肾脏和神经系统,影响增重,产蛋率下降,并可能发生磺胺药中毒症状。人体长期食用含有磺胺类药物残留的鸡蛋,会严重影响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菌群,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2.2 对环境的危害

药物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水质和土壤的污染。动物对绝大部分兽药无法完全吸收,药物进入动物机体后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含有兽药残留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造成土壤和水质的污染[3],打破生态环境平衡,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己烯雌酚、氯羟吡啶在环境中降解很慢,能在食物链中高度富集而造成残留超标[4]。

2.3 制约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长期滥用药物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得畜禽肠道内菌群失调,机体调节障碍,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和临床用药,还可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如不加以重视和监管将导致有效控制疾病变得越来越难,用药剂量越来越大和发生滥用兽药现象,最终体现为兽药残留蓄积,畜产品残留超标。同时兽药残留问题也将阻碍我国畜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 防控对策

3.1 加快生物饲料开发应用,倡导绿色养殖

大力发展酶制剂、微生物制剂、发酵饲料、饲用氨基酸等生物饲料。生物饲料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和抗营养因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既可以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又可以提高畜禽抗病能力,减少发病率,少用或不用兽药,显著改善养殖领域环境污染。

3.2 改善饲养环境,做好疾病防控

加强饲养管理,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一是在蛋鸡养殖场安装环境控制系统,通过风量和温度调节,使鸡群体感温度保持在相对稳定适宜的范围内。二是将传统的刮粪板改成传送带清粪,降低鸡舍氨气浓度,改善鸡舍空气质量。三是坚持预防为主,防养结合,对鸡苗做好免疫接种,根据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配制饲料,在产蛋期采取添加益生菌、维生素等方式预防疾病发生。四是制定卫生防疫措施,对进出鸡舍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如有疫情应及时处置,对病鸡进行隔离,降低禽类发病率[5]。

3.3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浓厚氛围

通过科普教育、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禁限用药物的宣传引导,让农兽药经营门店、蛋鸡养殖户等主体了解和清楚药物残留知识,认识到药物残留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知晓禁限用药物清单、常规用药残留限量规定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违规使用的后果,让维护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共同的责任。

3.4 加强监测力度,严把上市关

一是完善鸡蛋兽药残留检测体系标准,优化检测方法,提高质检队伍建设。随着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检测灵敏度不断提高,对实验用试剂、易耗品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老旧标准已不适用现代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急需优化和更新,彻底改变发生残留事件后无检测方法和现制定或借用其他检测方法的方法滞后现象。二是建立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利用二维码溯源技术建立可追溯体系,严把质量安全关。三是快速检测与高灵敏度的质谱确证检测相结合,建立兽药残留在线检测系统平台,随时掌握本区域畜产品检测结果和下一步重点关注的风险点。

3.5 建立重点风险名录,精准防控风险隐患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鸡蛋中社会关注度高的风险点、日常监督和风险预警分析中的重点参数,加大抽检频次,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质量安全抽检监测,对检出不合格率较高的区域、参数和环节,建立重点风险名录,实施精准监管。

3.6 强化督导巡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定期组织督导巡查,很抓生产源头,有效防范和控制鸡蛋质量安全风险。一是管控好农兽药源头,对禁限用农兽药实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6]。二是加强产蛋期用药管理,监督养殖企业规范投入品使用,落实兽药禁限用和休药期规定,完善养殖档案和兽药使用档案,坚持产管结合。

3.7 开展突出问题治理,加大执法查处力度

针对风险点和突出问题,及时开展监督抽查,对查出的问题产品及时销毁,对问题生产单位严肃问责,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4 结语

由于兽药残留问题涉及环节多影响因素复杂,直接关系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人体健康,不利于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只有群防群治,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滥用和超标使用药物,严格并自觉执行休药期,才能巩固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态势,鸡蛋质量才能得到根本提高。

猜你喜欢

兽药鸡蛋畜禽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神奇的鸡蛋画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兽药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