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制剂前处理工艺技术进展分析

2023-04-05董璇

科学与信息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药制剂超临界提取液

董璇

冀中能源邢矿集团生活后勤服务分公司 河北 邢台 054000

引言

中药在我国临床治疗中具有着重要价值,在患者康复保健以及疾病预防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为我国民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保证。近些年来中药制剂的疗效以及作用受到了国内外无数学者的广泛关注,有效推动了我国中药制剂前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前处理工艺技术主要包含粉碎技术、浸提技术、分离纯化技术以及浓缩干燥技术这几种,所以加强药制剂前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工作也需要将这几个方面作为着手点。

1 粉碎技术

在中药前处理中,粉碎作为其中的必要环节之一,通过对中药进行粉碎不但可以将药物表面积增加,同对促进药物的溶解以及吸收也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速度。通过从中药的不同来源以及性质出发,在粉碎中可以应用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以及湿法粉碎等不同方式,在进行富含糖分并且具有一定黏性的药材粉碎中,可以采用串料法对其进行粉碎,然后在含脂肪油较多的中药材粉碎中,可以采用串油法对其进行粉碎。

近些年来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主要就包括超声粉碎以及超低温粉碎。超微粉碎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与传统的粉碎工艺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粉碎技术在应用中粉碎速度较快,并且在低温条件下完成粉碎操作,避免因为局部过热对中药材的成分以及活性造成影响,这对保证药材药效具有重要价值。超微粉碎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应用于各种质地药材的粉碎工作,与传统粉碎技术相比粉碎更加完全,这对促进药材成分的溶解以及提高药剂质量都具有重要帮助,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中药疗效。

2 浸提技术

中药浸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重要作用就是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药材颗粒大小,药材成分,浸提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时间等因素都会对浸提效果造成影响,在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中药的浸提中,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等,通过对我国的古代医书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其中就有关于用水煎煮,酒浸进行药材提取的记录。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学者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了很多中药材浸提方法,其中主要就包含以下几种。

2.1 超声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对超声波的有效利用,保证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以及速度能得到有效增加。通过利用超声提取法对黄芩中的黄芩甙进行提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黄芩甙的含量进行提升。从槐米中进行芦丁成分提取中,通过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很大程度上提升提取率,其总提取率可以达到99.82%。在穿山龙中薯蓣皂甙的提取中,通过利用20kHz的超声波进行提取,30分钟的提取率就可以达到浸泡24小时的提取率。海藻多糖在实际提取中,通常应用水煮醇沉法对其进行提取,整体的提取转移率较低,然后相关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应用超声波进行海藻多糖破碎浸提工作,通过对超声波应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解决,对扩大超声波在海洋活性物质在提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这一技术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中药的提取工作,这一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通过对将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剂,在液体或者固体中对中药材料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对其分离从而完成中药材提取。二氧化碳由于其具有无毒,无腐蚀性并且临界条件适中等优势,成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超临界流。在超临界流体萃取中通过对夹带剂的应用,其主要是指将具有良好溶解性能的溶剂,就包括乙醇、丙酮等加入萃取过程。这不仅可以对萃取选择性进行改善,同时对难挥发溶脂的溶解度提高也具有重要帮助。通过夹带剂的有效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范围进行拓展。通过利用这一方法从新疆紫草中进行萘醌色素的提取,整个提取过程仅消耗两个小时左右,与传统的石油醚等溶剂提取法相比提取效率具有明显提升。在野生月见草种子中进行月见草油地提取中也得到了有效应用。相关学者通过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龙掌血根平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了萃取,经过研究发现这一技术在不稳定化合物的提取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就包括这一技术比较适用于进行亲脂性,分子量较小物质的萃取,在进行甙类、多糖这类极性大、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过程中,需要加入夹带剂并且在很高的压力下进行萃取,这也就为我国中药萃取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一定难度,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整体投资较大,这也将对这一技术的普及带来一定限制。

2.3 半仿生提取法

在20世纪90年代,相关学者对半仿生提取法的中药提取概念进行了陈述,这一方法主要是指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将整体药物研究与分子药物研究进行有效融合,对口服给药后药物经过胃肠道运转的环境进行模拟,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提取工艺,这一提取工艺主要是指先将药材用一定的pH值的酸水进行提取,然后用一定的pH值的碱水进行提取。在进行提取用水最佳pH值的选择以及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中,需要以主要药理作用指标,应用比例分割法对其进行优选。将芍药甙、甘草次酸作为指标,对“半仿生提取法”和传统水煎煮法的提取率就会发现,结果显示,前者的提取率要明显优于后者。将乌头总生物碱作为指标,对川乌的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进行比较后发现,对比结果显示,仿生提取法与传统的水煎法相比,提取出的乌头总生物碱、酯型乌头生物碱含量具有明显提升。

3 分离纯化技术

在我国中药制剂的实际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离心分离法、沉降分离法以及滤过分离法这三种,应用概率较高的精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离子交换法,醇提水沉法、盐析法、水提醇沉法、酸碱法和结晶法这几种,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絮凝沉淀法、高速离心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以及超滤法在实际的中药制剂制作中应用愈加广泛[1]。

3.1 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指通过将鞣酸、明胶等絮凝沉淀剂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后,通过充分发挥使鞣酸、明胶等絮凝沉淀剂的吸附价值,和中药提取液中蛋白质果胶等发生分子间作用,保证蛋白质果胶等杂质能得以沉降,从而能对中药提取液中溶液中的粗粒子进行去除,逐渐达到精制的根本目的。

3.2 高速离心法

高速离心法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对高速离心机的有效应用,通过机器的高速运转将中药提取液中的杂质去除,并且高速离心机在实际运转中,由于其离心速度要远远超过重力加速度,从而能在最大程度上对杂质的沉降速度进行提升,这对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以及纯化工作具有重要价值。高速离心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节约时间、节省人力、节约资金等诸多优势,其工艺流程较短,这对提高中药提取液的分离纯化速度具有重要价值在进行药物的分离纯化中,应用这一技术所分离出来的药物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含量高,药品的成品色泽较深,并且澄明度较高,这对药效的保证有着重要价值。在进行一些絮状物的悬浮液以及难以沉降过滤的细微颗粒处理中,也可以通过高速离心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

3.3 超滤法

超滤法在实际应用中,其本质上属于一种膜分离技术,这一技术在应用中通过对膜筛分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能以中药提取液中的分子大小以及形状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离。超滤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分离、纯化、浓缩及脱盐的重要功能,能对中药提取液中的细菌微粒以及胶质等大分子杂质进行滤除,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技术可以对分子量为1000到100万道尔顿的物质进行分离[2]。通过应用这一技术,可以进行中药注射液以及注射用水的制备工作,对我国中药制剂的制备以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将超滤法与传统的工艺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对中药提取液中的有关杂质进行去除,还能更好地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保留,实际应用价值显著。

3.4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是指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由于溶质的分析系数存在很大差异,从而能利用这一原理完成物质分离。在采用这一技术进行中药提取液的分离时,首先就需要让螺旋柱高速运转,保证螺旋柱中互不相容的两种溶剂能得到有效混合,保证这两种溶剂能达到流体动力学平衡,在样品溶剂进入到螺旋柱之后,通过不断进行静置以及分配工作,这样就可以将分配系数作为依据,达到分离的根本目的[3]。

3.5 分子印迹分离技术

分子印迹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对分子识别能力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分离以及筛选的目的。这一技术在应用中所采用的单体可以和印迹分子产生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功能单体复合物。在引发剂的作用影响下,与特殊单体完成了聚合网络的形成,应用合适溶剂对印迹分子进行去除,最终就可以完成具有空穴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获取。

4 浓缩干燥技术

在中药制剂的实际生产中,应用频率较高的干燥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常压蒸发、减压蒸发以及腹膜蒸发技术这几种。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干燥技术以及干燥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干燥质量以及干燥效率进行提升。带式干燥器在实际应用中,在药用植物原料的干燥中应用较为适宜,沸腾干燥器在片剂以及颗粒剂的干燥中应用较为适宜,在实际应用中拥有着干燥产量大以及干燥效率好等应用优势。

喷雾干燥作为硫化技术用于液体物料干燥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这一技术由于是瞬间干燥,在热敏性物料干燥中应用特别适宜,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的产品质量好、可以对原本的色香味进行保持并且容易溶解等特点。在相关研究中发现通过利用喷雾干燥可以进行微囊的制作,其通过这一技术所获得的微囊粉末,可以直接进行压片,也可以利用其进行胶囊剂、糖浆剂或者混悬剂的制作。

冷冻干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将被干燥液体物进行冷冻,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对固体物料进行干燥,在实际过程中利用冰的升华性能,使物料因为低温脱水从而达到干燥目的[4]。这一干燥方法由于在高度真空以及低温条件下进行,所以对某些极不耐热药物的干燥比较适合应用这一技术,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产品微粒小,干燥速度快,干燥均匀并且还具有良好的速溶性。随着干燥技术以及设备的不断完善,通过将全新的科研成果在中药制剂生产中进行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中药加工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效率进行提升。

5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关学者的不懈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中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各种新型设备以及全新工艺的引进,对我国传统的中药生产模式进行了转变,保证我国的中药生产逐渐完成了现代化以及工业化转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中药制剂水平进行了提升,对保证我国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价值,能为我国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提供强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药制剂超临界提取液
超临界CO2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亚麻木脂素提取液渗透模型建立与验证
穿山龙提取液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山香圆叶提取液纯化工艺的优化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600MW超临界机组热经济性定量分析
12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可行性研究
286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