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涯适应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2023-04-05田美娟
田美娟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就业关乎我国科技强国建设,高校有责任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大学生职业发展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重视,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指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1]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日渐丰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确定性因素频频出现,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应对能力,不能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导致再次陷入迷茫。不确定的现实处境迫使高校积极做出应对。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相关研究是重要突破口。生涯适应力理论的核心理念正是着重于个体面对不确定性生涯的适应能力,对于当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构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文章基于生涯适应力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构具有必要性与科学性。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归纳,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课程目标定位偏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职业生涯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同样具备教育的一般属性,即在培养人的基础上,对个体职业发展的意识、行为等进行指导。从理论上来讲,广义的生涯教育涵盖所有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生涯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认识自我,认识人生发展的所处阶段和环境要素、创新应变和自我经营规划的发展性教育活动[2]。基于此,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应该是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培养自我规划、创新发展等多种素养。然而当前高校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上,将就业指导与服务放在首要位置,以大学生就业水平为导向,而弱化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要求,混淆了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教育,更缺少世界观、人生观、就业观的教育与培养,严重背离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3]。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职业更迭速度加快,以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为目标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无法指导大学生在变化的就业环境下的迫切需求。
(二)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由于课程目标偏颇,导致目前一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现有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职业生涯教育基本理论、认识自我、了解环境、进行生涯决策与生涯管理,求职信息搜集与简历制作等。然而课程内容体系中基本理论知识的比重要高于实践性内容,大部分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实用性欠缺,观点较为陈旧,与大学生的实际发展相脱离,无法基于理论来指导实践。在课程受众群体上来看,课程内容针对性不足,大多是面向全体大学生而言的,而大学生专业纷繁复杂,基于不同专业特征的内容较少,大学生很难通过这门课程对当下就业现状进行把控。同时,还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个体职业观、成才观、价值观、就业心理、职业规划等关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这些更为重要的内容上的把握情况还较差[4]。课程内容没有基于一种科学的理论框架进行安排,造成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不局限于生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准确分析内外部环境,通过在与环境进行交互适应的过程中逐渐找寻自己的人生方向。然而,大多数学校采取讲授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实践教学比重较小,缺少知识输出的过程造成大学生对于职业理解不深,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容易造成大学生生涯方向不清的情况。此外,在师资的结果上出现失调的情况比比皆是,职业生涯教育专业教师的比例要远远低于非专业教师的比例。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所占比重较大,这也是造成课程实践性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的本职工作并不是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授课和专门研究,且没有接受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培训,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认知存在不深刻、不系统等问题都导致教学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状态。
(四)课程评价形式单一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的高校占据较高比例[4]。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评价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纸笔测验或者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可以高效地了解到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不利于教师了解到学生是否真的获得了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生涯适应等相关能力。且由于在课程讲授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进行教学策略调整,不能保持整体发展水平与个体发展水平的平衡,造成课堂与学生实际相分离,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二、生涯适应力理论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
生涯适应力理论是生涯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舒伯在生涯成熟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生涯成熟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5]。生涯成熟度理论规定了不同阶段个体所应该达成的生涯目标,试图使个体提早进行生涯确定,考虑到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个体生涯目标制定和实施所带来的影响。1997年Savickas提出生涯适应力的四个维度分别是: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以及生涯自信[6]。生涯关注指的是个体在进行生涯规划之前应该结合社会发展,关注与预测未来生涯中可能遇见的不确定性发展任务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生涯控制意指个体为满足未来生涯目标做出的一系列决策和准备,缺乏生涯控制的个体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上犹豫不决,在生涯行动上停滞不前;生涯好奇是指个体愿意对自身内外部环境进行广泛探索以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真实职业生涯发展场域,而避免陷入生涯迷茫;生涯自信是指个体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对于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且解决职业生涯中的问题是充满自信的。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技术的不断升级必然导致生产方式、工作模式、就业环境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大学生需要不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而以往建构课程体系的理论固守于人—职匹配的静态思维,没有将环境的不确定性予以考虑,没有将培养学生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作为课程目标,不适用于当下社会发展。生涯适应力理论的核心理论主张即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个体职业规划也随之进行调整。该理论符合当下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构的必然要求。文章以生涯适应力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框架包含课程微观层面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生涯适应力的科学内涵在各个要素上均有体现,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提供思路。
三、大学生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措施
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之后,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与创新,构建基于生涯适应力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体系。
(一)以培养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
职业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的职业需要个体具备的素养也各不相同,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应该随时代而发生变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导致大批新兴职业悄然兴起,一些传统职业被智能化技术所取代,就业市场产生巨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有义务培养大学生面对不确定性变化的生涯适应能力,转变人—职匹配的固定性思维,将培养大学生动态的职业适应力作为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在认知、态度、行为上保持开放、积极的状态。在认知上,认识到职业要求的多变性,将社会变化看作一种发展机遇,并且充分认识到自身有迎接不确定性就业环境挑战的能力。在态度上,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不确定性职业生涯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在行为上,掌握在职业变化过程中高效收集有用信息的技巧,能够依据形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与发展重心。
(二)以生涯适应力的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模块
基于生涯适应力理论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划分为唤起生涯关注、促进生涯控制、激发生涯好奇、提升生涯自信四个模块。首先,将最新社会形势相关资讯设定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第一模块,唤醒大学生的生涯关注,使大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其次,在大学生对最新形势变化产生初步认识之后,需要掌握职业决策的基本技能,所以将职业决策与生涯管理等相关内容设置为课程的第二模块,培养大学生生涯控制;再次,大学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决策,在做完职业决策之后,及时进行生涯管理,通过行动使之越来越接近职业目标,同时也要关注社会或者自身需求的变化,若出现变化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最后,大学生在基本完成职业决策与管理之后,在第四模块的设定上,将未来可能出现的职业生涯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予以呈现,使大学生相信在接受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之后,具备处理职业生涯突发状况的能力,在未来应对职业发展变化中也能做到科学高效地进行自我生涯决策与管理。这对促进大学生生涯自信与生涯效能感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生涯适应力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反复内化得以提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仅向学生讲授生涯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弱化了学生的体验感,学生无法清晰地认识自我、不能准确地对外界环境进行判断,没有机会进行自我职业的选择与分析。教师所传授的相关职业选择、自我认知等相关技能不能予以实践,造成教学效果打折,所以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选择能提高大学生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性,以学生的主观需求与实际需要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大学生的职业体验感,给予大学生足够的实践的机会。生涯适应力需要在一定的职业情景中得到发展,所以要想促使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提升,高校应试图创设最接近职业场景的课堂情境,注重课堂的真实性、互动性与实践性,帮助大学生获得最接近真实情境的职业体验,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学会职业决策工具的使用、提升职业生涯行动力等。
(四)以多元评价方式对课程实际进行实时监控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发展存在差距,在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测评、价值观测评、职业生涯行动力测评等水平测试,阶段性地进行课程评价有助于获悉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通过过程性评价可以实时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有利于保持整体发展水平与个体发展水平的平衡。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总体效果进行把控,以便进一步进行课程优化。在评价标准的设定上,不以做对多少题目为考核标准,而要以学生是否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是否更加了解职业环境,生涯适应能力是否增强,职业效能感是否增强为考核的标准,形成立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五)以专业化师资队伍作为课程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课堂效果发挥的重要力量,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之处在于其更加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发挥,需要建立一支理论教师+实践教师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理论教师可以聘请校内职业生涯方向的研究人员为学生进行生涯适应力理论的相关讲解,同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及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生涯辅导。实践教师可以聘请高校知名校友、企业培训师等,为大学生分享最前沿的就业形势以及最真实的职业场景,提前向学生说明未来在职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提高。此外,高校应积极组织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参与生涯教育师资培训活动,研讨前沿就业形势,提升情境创设能力,促进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