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止痛”史

2023-04-05郑依妮

新传奇 2023年9期
关键词:布洛芬吗啡疼痛

如今,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疼痛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疼痛可能不光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学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在经历过布洛芬一药难求的日子,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疼痛这一议题。在世界各地,有40%的人遭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其中大多数是女性患者。如今,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多年来,人类一直在寻觅疼痛产生的原因和缓解的方法。但是,人类关于疼痛的理论远远落后于感官,对止痛的探索也是很艰难。

疼痛不仅是症状,更是一种疾病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疼痛门诊外,排队候诊的大部分是女性患者。该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冯晓波说:“疼痛不仅是症状,其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每天因饱受慢性疼痛性疾病折磨而到‘疼痛门诊’求诊的女性占全部求诊者的八成左右。”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 亿人,且正以每年1000 至2000 万人的速度增长。然而,中国的慢性疼痛患者就诊率不到60%。

面对席卷全球的疼痛危机,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特征,并且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到与疼痛相关的研究中。

人人惧怕疼痛,但并非人人了解“疼痛”。当一个人向你表达他的疼痛时,其描述的疼痛和你想象的很可能并不相同。有人形容“刀片嗓”的痛是“带着耳道一起抽抽着痛,口水还特别多,每一次吞咽都要为下一次吞咽作心理准备”。也有人形容痛经的痛是“像活生生吞下了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电钻,小腹绞痛感直通全身”。

疼痛,从主观感觉上很难量化,而且人与人的痛觉并不相通,彼此并不知道对方有多痛。

为了止痛,人类做过的“傻事”

人类从很早就开始了对“止痛”的研究,为了止痛也干过不少“傻事”。

公元46 年,古罗马医生斯科尼波利乌斯·拉杰斯为了止痛开创了头痛电疗法。在他的医学书籍《医学精选》中记载,他将电鳐放在病人的眉心或足底,让电鳐放电,直到病人的感官麻木。拉杰斯认为,电击可以促使内啡肽(亦称安多芬,能产生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

除了用电击,还有靠呼吸止痛的方法——1798 年,气体麻醉止痛诞生了。英国化学家汉弗里·戴维被称为气体麻醉先驱,他测试了吸入一氧化二氮的影响。这种气体使他傻笑并头晕目眩,现在一氧化二氮又称笑气。

当然,这些“小伎俩”在吗啡面前都是小儿科。早在3000年前,人类就用未成熟的罂粟壳中流出的乳白色浆液止痛。不久,人们就有了全新的发现:罂粟白色的乳汁干燥后,就成了效力强劲的黑色鸦片。

在17 世纪60 年代的医生眼里,鸦片可以镇痛、解热,治疗腹泻、吐血和呼吸困难……直到1805 年,德国药剂师弗里德里希·瑟图纳首次分离出鸦片的活性成分——吗啡。吗啡堪称止痛神药,其止痛效果是鸦片的十倍,性质更为稳定。

吗啡一经问世就成了镇痛药的主力军,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被广泛使用。后果可想而知,一场大规模的药物滥用导致“吗啡成瘾”像瘟疫一样在士兵中蔓延。于是,不少国家对吗啡的处方实施了法律限制。

幸好没过多久,新的止痛神药阿司匹林问世了。1899 年,德国拜耳公司发明了阿司匹林,宣称这是“不会上瘾的吗啡”。这个药起源于古老的止痛剂——柳树皮。柳树皮粉末含有止痛成分水杨苷,拜耳对其优化,创造了低毒性的乙酰水杨酸。自此,阿司匹林便成为了全球使用量最多的药物之一。

而被大众广泛认识的镇痛药布洛芬,它的发明则来自一场宿醉。1962 年,英国化学家斯图尔特·亚当斯和同事们刚刚合成了一种叫做“对异丁苯丙酸”的化合物。宿醉之后头痛难忍的斯图尔特试着服用了600毫克,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兴奋的斯图尔特和团队立即继续推进研究,对异丁苯丙酸很快就通过了临床试验,于是有了布洛芬。布洛芬以其便宜的价格和快速的镇痛作用,逐渐风靡世界。

慢性疼痛是可以管理的

随着疼痛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疼痛可能不光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学问题。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健中指出,疼痛在侵袭身体的同时,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很多负面情绪。疼痛发生的同时,人们难免会觉得烦躁、焦虑,对自己没有信心。更有甚者,因为疼痛发生后长时间没有得到缓解,心理上也不由自主产生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又加重了负面情绪和对疼痛的感知度,使人陷入越疼越焦虑、越焦虑越疼的恶性循环。

与没有疼痛的人相比,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心理压力、生活压力更大,会出现更多的非疼痛躯体症状。

不过,身材可以管理,体态可以管理,慢性疼痛也是可以管理的。有些观念认为“是药三分毒”,吃镇痛药有坏处。但对慢性疼痛患者而言,忍痛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正确用药造成的伤害。慢性疼痛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在专科医生的呵护下将其控制好。以现有的知识、技能与方法,百分之八九十的疼痛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疼痛学科的起步相对滞后。把疼痛学带回中国的韩济生说:“我们应该把疼痛看作是一种对人的警告。”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傅志俭说:“当传统的医疗手段对疼痛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又没有严重到必须手术处理的程度时,疼痛门诊是一个很好的就诊选择。”

猜你喜欢

布洛芬吗啡疼痛
勘误: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疼痛不简单
儿童退热还能用布洛芬吗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S-布洛芬的合成进展
布洛芬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