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3-04-05孟明明

活力 2023年2期
关键词:票据预算编制常态

孟明明

(滨海县天场镇综合服务中心,盐城 224512)

引 言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逐渐走向经济市场领域,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主要是由为社会群众提供教育、文化、卫生、技术等多种公共服务的部门组成的,其经营运作的目的并不是获取利益,而是使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能够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经济支撑,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但当前我国财政的相关部门为事业单位提供的资金赞助却在逐渐降低,更有些单位直接取消了对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扶持制度,在此发展现状的过程中,需要我国的事业单位对自身的财政税收做出分析和考虑,并从中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措施,以此为基础来更有效地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上的相关制度体系。

一、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转型分析

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主要是以非营利性的经营管理为主要经营特点,并没有大量的经济来源用于维持自身的发展与运营,并不是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模式来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扶持来维持经营管理的。

在此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给予事业单位一定的资金补助、部门拨款、社会公益扶持和机关补贴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我国事业单位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撑。但由于当前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有多种途径,我国事业单位的税收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了收缴税务困难、收缴税务缓慢、收缴税务准确性较差等问题,这也为我国事业单位税收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当前事业单位税收工作的运作和经营过程中,税收的范围成为纳税工作的主要内容,通常情况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活动应纳税款两大类,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主要是通过当地政府、地方机关,以及相关的社会公益部门来为事业单位提供资金扶持和资金补助的,以此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业务的顺利进行和实施。

但是,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活动应收税款而言,其主要是指我国事业单位通过开展转让不动产活动、培训企业经营活动等来收取相应的税款,这些都属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活动应收税款。

我国事业单位是当前我国公益性最强的地方机关单位,为我国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推动力,也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监管督促效果,但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生产经营,导致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很难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使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能以当地的上级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的资金作为财政工作的有力支持。

对于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一系列的公益性服务活动,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尽管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存在分散广、隐蔽强、力度大等现象,但也能对社会的各行业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能有效地凸显出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和治理。

二、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票据不够规范

在新经济常态下,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我国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因此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中的规章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票据得不到合理的规范。

而且当前部分事业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制度的影响,部分财政税收人员的纳税意识欠缺,部分地方事业单位对财政税收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这都导致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出现票据遗漏、票据缺失等问题,使财务票据得不到有效的规范。

此外,当今新经济常态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部分事业单位过于重视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度,而忽视了对其内部财务票据的管理,导致其缺少完善的票据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相关票据管理者依然存在大量的不规范行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单位征税的税率大幅度上升,给地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预算编制不够准确

当前,在我国地方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过程中,预算编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规范的过程中,需要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的各部门进行有序的交流与合作,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规范预算编制的制度体系。

但在我国各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仍然缺少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和预算编制体系,在财政税收的过程中,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预算编制制度,导致预算编制缺少相对的准确性,进而无法有效地满足财政税收的需求,使财政税收在前期的预算中存在严重的风险问题。

另外,事业单位在对财务状况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只由财政部门单独进行预算编制,导致其他部门无法参与到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这种形式的预算编制既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也使其他部门无法为其提供相应的建议,导致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大幅度下降。

(三)员工业务能力不足

在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财政税收部门的员工缺少对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和了解,以及对财政税收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详细,导致财务税收人员的责任意识薄弱,综合素质低下,更有甚者对应纳税和免税的相关知识认识不清,在工作和纳税的过程中将两者混淆,导致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

与此同时,当前多数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部门领导缺少对财务人员培训的重视力度,导致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和落实,使财政税收人员缺少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且财政税收部门的相关人员对自身负责的项目缺少责任意识,仍然以传统的观念理论来对待当前新经济常态下的财务管理,导致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

(四)监管执行力度欠缺

新经济常态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监管执行力度欠缺的问题,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监管力度不够健全的情况。

首先,在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部门,缺少监管部门对财政税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因此在税收工作中很容易产生数据残缺、分析错误等问题,而且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管部门,财务税收工作外部的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等也很难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其次,随着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的信息私密度逐渐加强,社会群众无法对事业单位进行良好的监督管理,导致事业单位财政工作的监督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

最后,由于事业单位缺少完善的财政税收方法来作为相应的监管基础,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制约,导致财政税收中的资金产生了严重流失的问题。

三、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对票据的管理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事业单位需要对财政税收工作中的票据管理加以重视,真正认识到票据管理对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票据管理,既可以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会计核算相关数据的真实性提供有力的保障,也可以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发展经营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票据,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事业单位后期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在对财政税收工作中的票据管理给予重视的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票据管理体系,使事业单位在落实票据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以此为依据,并且相关部门也要进行有力的支持和配合,最终保证票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完善和加强财政税收工作中的收缴费标准和制度,以此来对社会的各行业起到良好的制约和规范作用,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每一位员工对国家财务政策和税收的责任意识,防止出现票据数量缺失、票据信息遗漏、票据管理欠缺等情况,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其各项工作都能达到新经济常态下的需求。

(二)健全预算编制制度

当前,在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对预算的认知能力,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缺少相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完善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制度,制定全面完善的税收制度,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应的收税、纳税活动,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能够对内部的资金流动有所把控,为后期财政支出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我国的事业单位应该为财政税收工作建立全面的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事业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思想认知,保证在后期落实预算编制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能够与各层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同时,对当前财政税收工作中已有的预算编制制度做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让事业单位的各部门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对已有的责任制度做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给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提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撑,进而提高财政税收工作中的工作效率。

(三)强化财务人员培训

在单位和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新经济常态下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进行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管理和培训财政税收中的工作人员。

首先,在对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财政人员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培养,在此过程中,需要事业单位建立相应的德育培训部门,对财政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以此来提升财政工作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让其明确自身在财政税收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义务,对自身的行为准则做到有效规范,以此来使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更好地满足新经济常态的需求。

其次,也要对财政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做进一步的培训,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强化培训,使各层员工对单位内的应纳税务和免税税务有所掌握,避免出现逃税、避税、漏税等情况。

最后,事业单位也需要对各层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和政务策略等相关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财务工作各层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安危,使各层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使知法、守法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心中,以此来提高和增强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四)提高监督管理质量

在强化新经济常态的形势下,地方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对财政税收工作进行优化和创新,需要提高对其的监督管理质量和管理力度。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缺少对财政税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财政工作的开展出现了严重的阻碍,也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严重触犯到法律的相关规定。

因此,在提高财务税收工作的监管过程中,需要应用内外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监管,在外部需要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动通过第三方监管平台做到具体的掌握,进而制定有效的监管制度来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督管理。

在内部需要事业单位自身做好有效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需要根据我国对财政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建立有效的监管部门,并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财务工作的开展和发展做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进而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对财政税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结 语

总体来说,在新常态的市场经济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也应该做出进一步的改善和创新,其中税收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当前新经济常态下,我国地方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财政法规,进而根据地方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票据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制定有效的预算编制制度的同时,加强对财政税收的监管力度,进而为地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票据预算编制常态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