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躺平心态的具体表征与引导路径

2023-04-05杨林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躺平消极心态

■ 杨林杰,颜 柯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躺平”作为继“内卷”之后的新晋互联网热词,是部分青年面对上升型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低欲望”表达。当前一些大学生整日悲观消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斗志,选择以“躺平”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人生。一些大学生“以‘躺平’为荣,并将其作为一种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1],声称“躺平即正义”“躺平是智者运动”“我选择躺平,我不再恐惧”等,甚至公然宣称“不工作、不社交、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2]从表面上来看,“躺平”是按照“自己的理念”暂时摆脱现实束缚困扰而选择“慢生活”节奏的一种态度与行为,其实质是高度竞争下的部分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应对学业及生活压力时通过自我贬低、自嘲等方式来达到逃避社会责任的一种消极态度,是对于自身生活欲望和成功梦想的舍弃以及对自身人生价值和目标的迷失,其散发的消颓气息正在对大学生的心态认知产生波动性负面影响。因此,探究部分大学生“躺平心态”的具体诱因并寻求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引导的有效路径意义凸显。

一、大学生“躺平心态”的具体表征

当前一些大学生悲观消极、价值模糊、信奉命运、放弃奋斗,选择以“躺平”的消极心态面对生活及人生。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生观悲观沮丧,消极颓唐

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当今社会,其竞争也愈发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造成了相应的影响冲击。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特殊成长时期,一些大学生的抗压应变能力还存有不足,在高度“内卷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现实生活挫败时逐渐产生畏惧心理而选择自我逃避,开始采取一种悲观沮丧、消极颓唐的“躺平”态度对待人生。例如,一些大学生对待人生沮丧消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自愿被裹挟在‘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躺下’‘躺平即正义’‘做条咸鱼,有什么不好’‘做小确丧等扭曲的观念中随波逐流,个别人甚至漠视生命’”[3]。一些大学生整日意志消沉,缺乏斗志,不屑于参与任何集体活动,对一切物质嘉奖与奖励表现出可有可无、无欲无求的心态。另外,一些大学生以一种“悲伤”的基调来定义自己的人生,表示无力改变现状与未来,认为自身未来一片黑暗、发展前景迷茫。在调查中显示,“46.6%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学习生活处于‘内卷’状态,对未来发展深感迷茫,信心不足”[4]。甚至一些大学生以“躺平”为荣,整日无所事事,放纵堕落,熬夜晚起成为常态,长期沉溺于吃垃圾食品、网游等暂时性快感中,不断丧失对生活的热情而放弃奋斗,开始选择以“躺平”的心态面对人生。

(二)价值观狭隘模糊,迷失错位

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为自身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认知及追求。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于价值的正确认知,价值观念模糊狭隘,罔顾自身职责与担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存在价值迷失错位现象,其实质是对于自身价值观念“躺平”心态的具体表征。例如,一些大学生以个人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自身是否成功的标准,拜金主义倾向严重。在调查中发现,35.3%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努力是为了以后能享受荣华富贵”[5],甚至部分大学生秉持“金钱至上”的观点,将另一半是否多金作为自身择偶标准。一些大学生秉持不劳而获、及时行乐的享乐观念,享乐主义倾向严重,部分大学生爱慕虚荣、贪图享受,过于沉溺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甚至超前消费购买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奢饰品等以满足自身虚荣消费欲望;一些大学生贪图安逸,怕苦怕累,声称“积极享受生活”,随意逃课,通过沉溺于泡吧、KTV、打网游、看直播等娱乐消遣活动来寻求刺激。受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极端利己主义影响,部分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严重,一些大学生将自身人际关系简化为物质利益的交换关系,以有用原则作为自身交朋友的标准;一些大学生秉持“个人至上”的功利价值倾向,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并将自身利益和回报等置于首要因素而罔顾他人与集体利益,认为个人幸福与否取决于自身感受体验而非体现在对国家和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存有入党动机不纯、漠视公共志愿服务、服务人民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对待家庭、组织和社会中缺少责任担当,这实质是一种对个人责任与担当“躺平”的心态。

(三)世界观避世绝俗,信奉命运

大学生的世界观是其关于世界的总体认知,其中包含大学生对自然界、社会以及自身的认知三个维度。当前受高度内卷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学业压力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开始产生消极的处世态度,不断逃避现实,信奉命运,在世界观上出现了“躺平”心态。一方面,逃避现实,消极避世。例如,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压力与挫折时,不断通过“躺平”等精神符号麻痹自身,开始逃离现实生活,封闭自我,选择长期“宅”在寝室或者家里而杜绝与他人和社会往来,以一切随缘的“躺平”心态自我减压。还有一些大学生为躲避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开始逃离现实生活,整日沉溺于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等虚幻世界中,而自身无心顾及学业,不断降低自身的生活标准、放弃人生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心存侥幸,信奉命运。一些大学生在遭受自身学业及生活挫败之后,开始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持怀疑否定的态度,认为自身无力改变现状且心存侥幸,将自身成败皆归因于命运安排,逐步走向了消极的宿命论。例如,受最近互联网络较为流行的锦鲤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将有着“锦鲤”称号的“信小呆”和“杨超越”等作为自身崇拜的信物,通过在考试之前转发“锦鲤”图片、膜拜“锦鲤”来祈求考试顺利通过,并在考试成绩出来后大肆宣传“锦鲤”效应,推广“锦鲤”文化,而自身不求上进,心存侥幸,在面对生活挫败时一昧埋怨命运不公,并将自身现状皆归因于命运的安排等。

二、大学生“躺平心态”的主要诱因

当前部分大学生“躺平心态”的不断出现是由社会环境、高校和家庭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分析其具体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内卷化社会环境引发大学生退缩抗拒

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其竞争也愈发激烈,“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社会结构深度调整触发的行业内卷和阶层内卷使得青年职业生态环境和个人上升空间表现出白热化与狭窄化”[6]。在当今的高压学习及社会生态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因在自身努力之后仍难以达到自身奋斗目标,在其学业、生活遭受挫败之后其上进心遭到反噬,开始逐步对现实生活产生相应的畏惧心理,选择逃离现实竞争逐步而滋生其“躺平”心态,从而退缩到个人空间领域选择低欲望的“躺平”生活方式。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拥有高学历的大学生却依然无法找到好的工作,这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竞争压力。比如,一些大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在毕业之后因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不得已选择从事送快递或者送外卖的职业,甚至出现连清北本硕毕业生也难以在某北京高中学校谋得一席职位的现象,这进一步引发了大学生内心的迷茫感、焦虑感,使得一些抗压应变能力不足的大学生逐步产生“奋斗无意义”甚至“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开始对现实生活产生畏惧心理而逐步滋生其退缩逃离的“躺平”心态。

(二)奋斗精神培育不足致使大学生缺乏斗志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应对学业和生活压力时丧失斗志而逃避现实生活选择“躺平”,其实质是大学生缺乏奋斗精神而选择逃避社会责任的不良心态映射。有学者调查分析,“53.1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环节中缺乏奋斗精神内容,并且多数大学生认为家长的溺爱以及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大学生缺乏奋斗精神的原因”[7]。可见,高校与家庭对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不足是导致部分大学生面对生活压力时缺乏斗志、意志消沉而选择躺平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于高校而言,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严重,在奋斗精神理论教育中方法、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流于形式,针对性、时代性、创新性不足。在奋斗精神实践教育中过于注重技能而忽视奋斗精神培育,实践活动开展较少,缺乏奋斗精神的体验教育,使大学生实践动力不足,缺乏奋斗动力。另一方面,于家庭而言,多数家长秉承“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家庭的核心任务,只注重学生知识素养的培育,而缺乏对于大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奋斗能力的培育,缺乏对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为保证大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许多家务劳动一般由家长所代劳。因此,家庭教育的过于溺爱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实践锻炼以及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使得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抗压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在应对学习生活挫败时滋生了“躺平”心态。

(三)泛娱乐化网络生态诱发大学生放纵盲从

在互联网网络纵深发展的今天,新兴媒体由于其传播较为便捷、更新速度快等优势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由于网络平台缺乏相应的监管,在网络空间中充斥着众多繁琐的、无聊的信息,再加上在一些网络平台与营销号的影响下,对于信息的传播较为注重其娱乐价值而忽视了信息所蕴含的真正价值,从而使得网络生态逐步呈泛娱乐化倾向。在泛娱乐化网络生态下,信息传播弥漫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气息,新兴媒体在丰富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尤其是最近在网络空间盛行的对“躺平”价值观宣扬的网络文章和视频的影响下,这种价值观为心智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带来错误的人生导向。由于“躺平”价值观念在网络空间的频繁出现,加之泛娱乐主义对“躺平”网络流行语的塑造,正处于价值观念未定型的特殊成长时期的大学生,因自身辨别能力有限,缺乏对于客观事物的理性思考,在泛娱乐化思潮的不断冲击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易丧失其对“躺平”现象的理性判断,“在网络从众的心态之下盲目给自我贴上‘躺平’青年的标签”[8],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而选择“躺平”。

三、部分大学生“躺平心态”的引导路径

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生活消极、不思进取,秉持无欲无求、放弃奋斗的“躺平心态”,这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精神传导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应对。因此,防范大学生“躺平心态”的不断滋生,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应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营造正向网络生态,从而塑造大学生奋斗观念,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心态认知。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增强大学生抗压能力

新时代大学生“既思维活跃又求真务实,既敢于追梦又张扬个性,在思想意识上崇尚超越自我、实现自我”[9]。他们普遍拥有较强的进取心,其思想认知既崇尚个性又易于盲从。但由于多数大学生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普遍受到家庭的溺爱,使得一些自身抗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在遇到挫败使得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偏差时易产生思想冲动偏激,从而消极地与社会妥协而形成“躺平”的心态。因此,扭转大学生的“躺平”心态,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从而增强其抗压应变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关切,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的特殊群体,其精神世界极其丰富复杂,他们在思想上追求独立的同时又易产生孤独失落感,极其渴求得到关怀。因此,要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及心理诉求,加强对大学生心灵沟通及情感关怀。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疏导,当前高度“内卷化”的社会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学生的思想焦虑,一些大学生因自身抗压能力较差,在面临自身挫败中整日意志消沉,思想消极懈怠,形成人生奋斗“无意义”的错误思想认知,不断放弃理想追求,否定生命意义,解构人生价值,榨干本应饱满的生命。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压力的重视及疏导,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及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挫败,对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做好指导,从而化解大学生的思想压力,增强大学生的抗压应变能力。

(二)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激发大学生内在斗志

防范大学生“躺平心态”的不断滋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心态认知,要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磨练坚强意志,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斗志。一方面,于高校而言,要注重强化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理论教育,要丰富奋斗精神培育内容,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劳动等教育,加强培育内容与方法的针对性、时代性及创新性;要优化大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将奋斗精神作为大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重要因素;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对于奋斗的正确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理解奋斗的真正内涵意蕴,从而加强对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塑造其奋斗观念;要强化大学生的奋斗实践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通过使大学生在奋斗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生活的艰难,从而培育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强化其责任担当,进而使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另一方面,于家庭而言,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要加强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奋斗能力的培育,使大学生深刻领悟奋斗精神的内涵,激发对于艰苦奋斗的情感认同。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能力以避免因家庭的过于溺爱致使大学生懒惰心理的滋生,从而培育其独立自主和吃苦耐劳的性格,强化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及独立意识的培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抗压应变能力,强化大学生的奋斗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斗志。

(三)营造正向网络生态,净化大学生消颓心灵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场域,其中充斥着众多网络化的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但由于一些网络媒介缺乏监管,其信息传播可能存有负面的价值宣传,一些网络媒介甚至通过不惜歪曲事实而达到吸睛增流的目的,极易加大“躺平”价值观念的负值效应。在一些网络媒体对“躺平”价值观念的宣扬助推下,“躺平”价值观念散发的消颓气息正不断侵蚀大学生的心灵,使一些毫无自控力和抵抗力的大学生逐步陷入了“躺平”的困境。因此,防范大学“躺平”心态的不断滋生,要遏制网络环境的消极传播,营造正向网络生态。首先,要加强网络监管,通过对一些网络平台的传播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严格审核来加强网络监督。立法执法机关应完善网络媒介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一些传播负面价值信息的网络平台予以惩处,对网络媒介的市场行为予以合理引导及规范等,以有效规避网络媒介对于“躺平”价值观念的消极传播,从而营造正向、积极的网络生态。其次,要发挥主流媒介的正向引领作用,要发挥好主体媒介对于主流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作用,加强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的平台和阵地,从而向大学生网民传播健康的、先进的网络文化和价值观念,为大学生网络用户群体创建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以净化大学生的消颓心灵。

猜你喜欢

躺平消极心态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