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生物科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

2023-04-05鲁云风姚伦广庞发虎张征田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师范师范生一流

鲁云风,姚伦广,庞发虎,张征田

(南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在教育部全面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背景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一流专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如何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契机,实现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发展,发挥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一个较长时期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河南省第二批师范专业认证,生物科学专业既是生命研究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又是师范专业,有其自身专业特点,因此,如何基于生命教育特色,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师范认证要求,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开展符合高校自身定位的生物科学一流专业特色化建设是地方高师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结合自身定位与资源,探索在保持和发展“师范性”的同时,构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发展路径,以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步伐,同时为本校其他专业及其他地方高校起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1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契机,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生物科学专业为目标,坚持“突出特色、聚焦前沿、面向需求”的原则,构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发展路径,以新理念、新标准、新体系为引领,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培养高素质生物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加快“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步伐[2].统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互支持,互为支撑.突出地域资源,依托生物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开展专业建设.传承“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等“四圣”文化和“南水北调”志愿服务精神,德育引领,科教融合,研学一体,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全方位构建生物科学国家一流专业特色发展实施路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基础教育.

2 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突破传统师范专业建设脱离社会需求及专业人才培养简单趋同化的不足,构建既充分体现生物学科自身优势,又符合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和师范认证标准,既保证“师范性”,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专业发展模式,充分实现基于高校本身特点的专业群组优化与专业特色发展相结合,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与支撑度.

坚守师范本色,培养“四有”好老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养更多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高素质师范人才.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增强教学能力,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既争做“四有”好老师,又潜心培育未来的“四有”好老师,为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培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 专业特色发展路径构建与实施

3.1 凸显专业办学特色,明确目标定位

利用数据库及专业网站等文献检索手段系统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关于专业特色发展的最新研究情况.对教师、在校生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教育管理者进行调查,收集师范生培养问题与建议.在充分调研评价基础上,根据国家一流专业和师范认证要求,重构培养方案,在保证“师范性”的同时,突出特色.突出地域资源,着眼区域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基础教育,传承“四圣”文化和“南水北调”志愿服务精神,细化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等要求,实施“双导师”制和“全员导师”制,达到“三全育人”.立足河南、面向中原经济区,培养新时代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和生命科学领域应用型人才.

秉持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聚焦学生健康成才成长,以德为先、以生为本,注重把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奉献、奋斗”等文化元素、“南水北调精神”“雷锋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纳入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促进“卧龙学子”独具特色的个性品质的形成[3-4].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师范教育和生态环保学科优势,依托基础教育实践基地和丹江库区教学实践基地,鼓励学生深度参与项目研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围绕南阳特色动植物资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特色昆虫与动物保健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

3.2 传承历史文脉,赓续育人初心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初心使命是师生奋斗之源.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守师范本色,矢志不渝地为地方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为此,学院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支部为阵地,促进党建、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融合发展,传承文化,赓续育人初心,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践行“博学求是,笃行自强”校训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执教理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知行合一,自立自强,勇于创新.以审核评估、专业评估和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大力推进师范专业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功探索实践出了一条地方师范院校特色发展之路.生物科学专业入选2020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学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零的突破,生物科学教研室入选2021年河南省虚拟教研室建设点,生物科学教师团队入选2021年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1年以来,学院获批省级精品思政课程1门,获立校级课程思政项目、校级示范课程、优秀教学案例29项.

青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5],学院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更宽广的视野,以更多维度的视角,审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师生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南阳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省第十一届党代会精神等重要讲话,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广“四史”学习,开展学习黄大年、张玉滚等师德先锋模范人物先进事迹.

3.3 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秉承围绕服务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建设培养专门人才、持续科研攻关、彰显大学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思想,依托学院自身人才、专业和科研优势,立足南水北调、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瞄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目标,整合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打造了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挖掘南水北调先进典型,引领师生发扬爱国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导的“益家‘小金猪’——香猪生态养殖富农新模式”和“香根草循环产业助力精准扶贫”两个项目均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良好的示范.2015年以来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和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项目,共计223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一等奖8项、省级二等奖22项及省级三等奖19项,学生的参与率达到26%.

3.4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信息技术融合

“产出导向,学生中心”,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信息技术融合,探究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利用智慧教学平台、SPOC/慕课等线上资源和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等11门省级精品课程、一流课程,开展线上、线下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时吸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生物科学科研最新成果,建立师范教育课资源库;创新改革教学手段,合理安排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本硕衔接,落实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促进与反哺.以生物科学专业教研室和基础教研室为基础,结合河南省生物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共享优质资源,开展多样化教学教研活动,吸纳新型教学模式,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与深度融通,2022年获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秀案例课程1门.不定期举办教师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结合教研活动和业务培训,不断对教师及师范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其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研究方面不断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师范生尤其是“双非”高校的师范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市场处于相对弱势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过于偏重“专业性”,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导致师范生知识储备量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水平不及重点院校非师范生.为此,我们在响应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删去了创新性应用性不强的课程,增加了专业能力拓展等课程,并提升了实践教学类课程比重,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报项目、参加科普大赛和生科联赛等各类比赛、进实验室、进科研平台、进人文社团、参与绿茵读书会等,多措并举,提升其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实践活动指导水平.

3.5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水平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确保“准教师”质量,师德师风建设是根本[6].为此,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有”好老师等思想规范融入师德教育内容中,丰富师德教育内容的内涵.在注重科研能力时,强调师德至上,注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探索与南阳的中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机制,共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行业导师人才库等.先后聘请基础教育名师作为校外导师参与师范生指导与培养,学院教师深入中学实践锻炼.

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推进联合培养、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在遵循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在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方面,对有基础教育实践经历或学科教学论教师实行优先考虑及加分政策通过课题、课程联合申报,引导教师与基础教育从业者开展师范生人才培养、职前培训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先后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题、南阳师范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等,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的热情,有力地提升了教师教育水平.

3.6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践行“全过程”培养

建立健全贯穿培养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理顺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三者之间的先修后续关系,落实“教育研习”环节,使学生沿着了解教学—学会教学—研究教学的路径不断提升,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通过劳动课、生物学实验及野外实习教学使师范生理解以“劳”育人的功能,能运用生物学与生活贴近的教育优势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体现生物学科的特色.对“第二课堂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实施形式和评价方式,强化第二课堂活动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内容“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

依托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丰富资源,借助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1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宝天曼学院、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野外科学观测站等野外实习基地,创建生物科学特色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把自身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南阳艾草和月季特色产业,发挥南阳师范学院现有河南省月季种质创新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艾草开发利用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优势,加大育种研究力度,建立国家级月季种质资源基因库、艾草等中草药种质资源基因库.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为助推产业振兴,推进地方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南阳师范学院师生的力量.

3.7 完善保障与监督体系,持续改进培养质量

完善符合本专业发展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全程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和师范毕业生持续跟踪反馈机制以及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多元社会评价机制.对标有关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校院教研室三级质量保障专家团队,建立本科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常态监控,重点关注教室平台应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技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学内容中着重督查是否融入课程思政.根据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办公室每月通报的情况,撰写每月的教学情况处理、整改报告,并在下一月提交相关的反馈与整改报告.

猜你喜欢

师范师范生一流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