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伊拉克的大溃败
2023-04-04丁隆
丁隆
2003年,被解散的伊拉克军队士兵向美军抗议。
2003年3月20日,一架美国海军战斗机从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作战目标是伊拉克巴格达等城市。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伊拉克悍然发动侵略战争。这场堪称当代史上最具争议的战争,起于无妄,止于动乱。20年过去,伊拉克仍未从战争伤痛中走出,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美国的外交和全球战略依然受到战争影响,各界对其反思从未停止。
回首20年前的那场战争,改变的不只是伊拉克。它是中东大动乱的肇始,也是美国霸权盛极而衰的起点。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全国上下仍被“9·11”事件引发的悲情与愤怒笼罩,不惜一切代价与恐怖分子作战在美国社会形成高度共识。美国政府编造的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恐怖主义的战争理由,被美国民众广泛接受。
伊拉克战争表面上是美国对“9·11”事件的应激反应,但背后隐藏的是美国的霸权图谋。这场新世纪第一场大规模战争并未如美国所愿,不仅未成就其霸业,反而使其软硬实力遭到重创。伊拉克战争让冷战后独步天下的美国背上沉重的財政和道义包袱,国际公信力被严重侵蚀,成为其全球影响力下降的起点。
伊拉克战争20周年之际,有美国媒体刊登了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战争成本核算”项目的报告。这份报告显示,伊拉克战争已经造成55万人死亡,美国人员伤亡逾万人,花费近1.8万亿美元。考虑到伊拉克战争老兵护理费用和后续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行动,到2050年,这场战争的成本将攀升至2.89万亿美元。而战前美国政府曾经承诺,战争将速战速决,低伤亡、低成本。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软实力带来的创伤更大。首先,虚构战争理由导致美国公信力破产。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在伊拉克掘地三尺也没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踪迹。反恐情报显示,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毫无干系。
以莫须有的理由发动战争,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展示的所谓伊拉克“化学武器粉末”,被国际媒体揶揄为“洗衣粉”,沦为流传甚广的国际“老梗”。
一本正经地撒谎,借谎言开战,让美国的大国威仪一落千丈。这个“世纪丑闻”将成为美国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将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缺乏法理基础。与获得安理会授权发动海湾战争不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遭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强烈反对,其中包括许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友。
美国在无法得到联合国授权情况下,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悍然发动战争,开启了违反国际法随意侵略主权国家的恶劣而危险的先例,在全球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
再次,新干涉主义为霸权开路。与传统的军事侵略不同,新干涉主义矮化国家主权,将推广民主、自由、人权等西方价值观作为颠覆政权的理由。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企图扮演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的“救世主”,以此掩盖谋权称霸的祸心。
伊拉克战争是新干涉主义的典型案例。美国认为阿拉伯威权、暴政和发展停滞是恐怖主义的根源,因此推出改造阿拉伯世界的“大中东倡议”,并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然而,美国的真实目的是推翻中东地区的反美政权,使美国在该地区长期称霸,绝非为了给伊拉克人民送去民主、自由。
过去20年里,美国各界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思与拷问从未停止。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美国不可能在伊拉克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伊拉克战争从理论和现实上都是错误的。”美国多任国防部长公开承认美国没有在伊拉克取得胜利。
伊拉克战争是后遗症最严重的战争之一。美国对伊拉克历史与文化缺乏认知,因而对战争结果盲目乐观,认为伊拉克将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样板。
然而,美国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在伊拉克埋下了政治分裂与教派冲突的祸根。战后伊拉克的政治和安全局势血腥残酷,至今仍未平复。
首先,民族和教派矛盾撕裂伊拉克社会。根据美国的制度设计,伊拉克政府建立在库尔德人、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分权基础上,政府和议会成员按照各个民族和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这种“马赛克式民主”似乎能平衡不同族群与派别的利益,实际上却强化了分裂。政府主要官员经常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为各自教派谋利。伊拉克因此陷入“弱政府、强社会”的局面,治理低效、腐败猖獗让伊拉克坐拥巨量石油资源却民生凋敝。
目前的伊拉克政府是在经历1年多无政府状态后,由一个仅获得不到15%选票的执政联盟组建,说明西式民主给伊拉克带来的是无尽的冲突和羸弱的政府。
2018年,伊拉克摩苏尔,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炸毁的努里清真寺废墟。
其次,伊拉克沦为恐怖主义的渊薮。扎卡维等极端分子利用战争乱局,在伊拉克成立“基地”组织分支并强势崛起,最终发展为震动全球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伊斯兰国”一度占据伊拉克1/3的领土,并快速蔓延至叙利亚、利比亚等地,曾有8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圣战者”加入其中。伊拉克由一个恐怖组织难以渗透的世俗国家,成为国际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新的集结地和策源地,对中东乃至国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美国用民主根除恐怖主义的药方不仅毫无效果,还陷入越反越恐的悖论。
再次,民兵组织崛起威胁国家安全。战后安全局势的急剧恶化,使伊拉克陷入不同民族与教派各自为政的自助状态,各派别纷纷组建民兵武装。这些民兵组织大多独立于政府军,事实上成为代表教派利益的“国中之国”。他们的争斗使国家陷入割据状态,对国家统一构成持久威胁。
伊拉克战争前,美国的“人权卫士”形象一度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蒙蔽了许多人,令他们膜拜所谓民主和人权的“灯塔”。然而,美国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彻底颠覆了“人权卫士”的形象,揭开其人权践踏者的本来面目。
首先,伊拉克战争导致大量无辜平民伤亡。2001年以来,美国以反恐之名发动的战争和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90万人死亡,其中约有33.5万人是平民,数百万人受伤,數千万人流离失所。在伊拉克战争中,约20万平民死亡,其中美军直接致死逾1.6万人。美军视人命为草芥,肆意射杀平民,无差别轰炸居民区。生命权是最大的人权,美军对伊拉克平民性命的漠视,暴露了美国人权说教的虚伪。
其次,美国在伊拉克大量使用违禁武器。美军在伊拉克大量使用白磷弹、贫铀弹等违禁武器,造成的影响至今无法消除。
荷兰和平组织PAX报告显示,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违规在伊拉克平民区周边使用了约1万枚贫铀弹,严重危害民众生命健康和当地生态环境。据联合国估计,伊拉克至今仍有约2500万枚地雷和其他遗留爆炸物需要清除。
再次,美军“黑狱”践踏人权。美国以“反恐”为幌子,在多国设立“黑狱”。美国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战争代价”研究报告指出,“9·11”事件以后,美国的海外“黑狱”网络涉及至少54个国家和地区,未经审讯拘禁数十万人,伊拉克是美国“黑狱”最集中的国家之一。
在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使用水刑、睡眠剥夺、人身羞辱等手段刑讯逼供。甚至有被关押人员被当做“教学工具”,供实习人员练习包括“撞墙”“泼冰水”等反人道酷刑,身心遭到毁灭性伤害。阿布格莱布监狱流出的大量虐囚照片,令世人惊愕、愤慨,使美国的“人权卫士”形象坍塌,美国的“人权说教”变得令人作呕。
石油储量丰富的伊拉克曾是政治和军事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不仅“富甲天下”,教育水平和世俗化程度也在阿拉伯世界名列前茅。伊拉克战争不仅改变了这个国家原有的政治运行逻辑,也让各种动荡、分裂的因素浮出水面。西式民主没有给伊拉克带来稳定与繁荣,反而使其沦为动荡不已、民生困苦的“人间炼狱”。
近年来,受益于国际油价上涨、与中国等友好国家展开合作等因素,伊拉克的安全和民生状况正在一点点地改善。不仅如此,伊拉克还积极斡旋地区冲突,召开多边峰会,成功举办海湾杯足球赛并夺冠。这些事件代表着这个饱受苦难的国家正在摆脱困局。
最近,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实现历史性和解,并掀起中东地区新一波“和解潮”。伊拉克是中东地区教派冲突、阵营对垒的直接受害者,地缘政治局势缓和、教派主义弱化,将加快伊拉克恢复安全与稳定的进程,帮助这个饱受战争伤痛的国家走出黑暗的隧道,迈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