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安居易
2023-04-03高昌
高昌
温柔的春风,吹绿了广袤原野上的小草。走进醉人的芳草地,常常会想起唐代一位少年诗人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如此漂亮诗句的这位少年诗人,名叫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 846年), 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童年在安徽宿州符离度过。相传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家人写了“之”“无”两个字让他看,他就能一一辨认出来。他五六岁就开始学作诗,九岁就熟练掌握了押韵、平仄等格律常识,十岁就可以给别人讲解《诗经》《尚书》等深奥的知识了。
少年这么有天赋,而且读书还特别勤奋、特别刻苦。他自己回忆少年学习生活时,曾经说过:“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意思是说,他白天学写小作文,晚上学习写大字,中间还抽空学学写诗,如此不间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以至于累得嘴巴和舌头都长了疮,胳膊肘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经过如此苦读,聪明少年白居易自然飞速进步,很快就能写得一手好诗句了。
十五岁那年,白居易听说有位来自北方的客人要到江苏徐州去,就托客人给在徐州的兄弟捎去一首诗。因为他当时是在江南,所以诗的题目就是《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诗是这样写的:
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这首诗是现存白居易诗篇中,写得最早的一首。他们一家因为躲避战乱而骨肉分离,诗中娓娓道来,晓畅质朴,抒发的情感深切真挚,非常动人。
白居易十六岁的时候,独自来到了京城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唐代的考试除了笔试,还实行一种特殊的程序,叫作“行卷”。这种“行卷”类似今天的“专家推荐”,就是考生把自己的诗文写成卷轴,呈给有名望的前辈面试和审阅。这种“行卷”的“面试”方式,使一些优秀人才可以提前展露自己的才华,不至于被一次笔试就决定前途。
白居易为了“行卷”,带着自己的诗去拜访当时非常有名的老诗人顾况,恭敬地请老诗人指点一下自己。
当时,白居易把名字写在名刺(又称名帖、拜帖,也就是现在的名片)上,双手递给顾况。顾况是个很幽默的老人,当他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的时候,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现在京城长安的米价正贵着呢,想在这里白白地“居”住,可不容“易”呵!
白居易自然明白老诗人是在开玩笑,同时也知道暗含的劝诫深意:如果没有才华,想要在长安生存下来,怕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呢!白居易惴惴不安地看着老诗人,不知他对自己的诗歌怎样评价。
只见顾况一边说着玩笑话,一边漫不经心地随手翻看白居易的诗稿。翻着翻着,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一首诗,顾况停了下来。《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按照唐代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类似咏物的意思。古原指古老的原野。离离是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诗的意思是说原野上的青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了又重新繁荣。野火焚烧过来也烧不尽,春风吹拂又是新的生命。远处的芳草挤窄了古道,鲜明的翠绿蔓延到荒城。又要在这里送你离开了,草上洒满我的惜别之情……
顾况手捧白居易的诗稿,读了一遍又一遍,目光最后停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上,连声诵读,点头赞叹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绝妙好辞啊!你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想要在长安居住,还会有什么困难呢?”
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和叶,而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第二年春天,草还会重新生长出来。从这两句诗,我们可以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诗人用野草来比喻自己对朋友的感情,意思是说无论什么情况下,这种感情都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是劝慰友人要像野草那样,经得住艰难困苦的考验,顽强地生活下去。现在这两句诗则是常常被人们引用来说明新生力量的蓬勃生机。
少年白居易得到了老诗人顾况的大力赞扬和推介,诗名一时间传遍了整个京城。后来白居易又经过十来年刻苦攻读,终于考取了进士。唐代新科进士考中之后,要到长安的慈恩寺题写自己的姓名籍贯等资料,交给专门的石匠刻在慈恩塔(又名大雁塔)的石砖上(也有一说是题写在塔壁上),这种庆祝仪式叫“雁塔题名”。白居易参加完雁塔题名,流传下来两句著名的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意思是说,在慈恩塔下我们一起留下姓名,而我是十七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啊!从这两句诗,可以想象诗人信心满满、春风得意的可爱形象。白居易考中进士时已经二十七岁,年龄已经不能说是少年了。诗里的“少年”指的是“最年轻”的意思。
白居易在长安“居”住了下来,而且确实变得很容“易”了。例证之一就是买冰容易了。每年夏天,长安城里都十分炎热,需要用大量的冰块降温,可是在唐代,冰块不但价钱昂贵,而且还很难买到,但是白居易因为诗写得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所以一旦他需要,只要花很少一点儿钱,就能够买到足够的冰块了。
白居易说诗歌就像果园里的一棵大树,要“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也就是说情感是根,语言是苗,花朵是声韵,果实是立意。他作诗非常认真,追求明白如话的风格。比如这首《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其实就是一封邀请朋友来自己这里共饮的邀请函。前边三句是邀请朋友的三个理由:一是酒正鲜,二是炉正暖,三是有空闲。最后一句以问句的形式委婉而又深情地发出呼唤,邀请朋友来饮酒共叙,诗人用明白如话的诗句,表达了真挚温暖的美好友情,充满生活情趣。前两句特意以绿和红开头,渲染出一种温馨和谐的色彩空间和美好氛围。最后一句用问句收束全篇,朴素自然,韵味无穷。
他的诗之所以写得这么接地气,是因为他经常把自己新写的作品读给邻居的老婆婆听。老婆婆如果听不明白,他就反复修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了为止。所以他的诗歌特别“白”(明白晓畅),理解起来特别“易”(通俗易懂),在传播中的“流量”也特别大。喜欢白居易诗歌的粉丝为数众多,甚至连当时的日本、新罗(今朝鲜)等国,都有许多白居易的“铁粉”。
白居易一生作诗文3840余篇,流传至今的也有近2900首,在唐代詩人中最多。其中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观刈麦》《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放言》等众多名篇,至今依然受到读者的喜爱。
(书法作者:北京四中广外校区初一年级 韩其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