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艺术歌曲《格雷琴的祷告》音乐情感及演唱分析

2023-04-02

大众文艺 2023年5期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格雷

舒 怡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 400715)

《格雷琴的祷告》这首艺术歌曲的歌词选自德国著名大文豪歌德的悲情诗剧①《浮士德》。从创作时间来说,这部《浮士德》是他于1768年-1832年完成的作品。歌德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和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社会为背景,结合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追求”,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浮士德追求知识,追求爱情,追求艺术,追求美的思想。剧中格蕾琴便是浮士德所追求的爱情。

舒伯特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替中的作曲家。他一生选用了很多首歌德的诗词来谱曲,其中著名艺术歌曲代表作《纺车旁的格蕾琴》(Gretchen am Spinnrade)D.118也摘选自同一部诗剧《浮士德》。《格蕾琴的祈祷》(GretchensBitte)②D564创作于1817年5月,还有一版名为《格蕾琴在城墙角》(GretcheninZwinger)③。两个版本之间的区别在于:一是直接在C大调上结束。另一版是在第一版结束之后的主音上还有一个发展部和再现部。在本文中笔者采用第一版本。

一、歌词主题分析

艺术歌曲的核心由诗歌和音乐组成。歌词中具有特定的情感主题。舒伯特结合了诗歌的主题并对音乐的主题进行再创作,从而形艺术歌曲完整而统一的音乐情感主题。

本段艺术歌曲中所选的片段讲述的是在格蕾琴与浮士德相爱后,被同村的女孩以旁敲侧击的方式说出另一个未婚女孩因不贞而遭到教会的惩罚,格蕾琴深知自己已经犯罪。因此,在结束对话后,她来到圣母像面前祷告,这段歌词就是她的祷告词。

从格雷琴的这篇祷告词中,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格雷琴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圣母像面前,开始祷告:Ach neige,du Schmerzenreiche受苦受难的圣母阿,dein Antlitz gnädig meiner Nort请俯首垂怜我的灾难!从格雷琴开始的祷告中可以感知到她在祷告时的心理过程和低落的情绪。

第二,Das Schwert im Herzen利剑穿透你的心,mit tausend Schmerzen你带着万般痛楚,blickst auf zu deines SohnesTod仰视你儿子的死亡。Zum Vater blickst du你望着天父,und Seufzer schickst du向他发出叹息,und Seufzer schickst du hinein auf um sein und deine Noth为了他的和你的忧伤。这部分她以圣母玛利亚面对儿子(耶稣)死时的悲痛心情来比拟自己此时内心的悲痛。

第三,Wer fület谁能感觉、Wie wület der Schmerz mir im Gebein?谁能体验我这彻骨的痛楚?was mein armes Herz hier banget我可怜的心为何担忧,was es zittert它为何颤抖,was verlanget何所祈求,weisst nur du只有你知道,nur du allein只有你知道!这一段深入地描述了格蕾琴面对自己内心中真正的害怕和恐惧,也是她祷告的核心内容。

第四,wohin ich immer gehe无论我走向何方,wie weh总有那么多、wie weh wie wehe wird mir im Busen hier那么多悲苦堵住我的胸口!Ach!ich bin allein唉!只要我与自己独处,ich weine ich weine我一直哭,das Herz zerbricht in mir哭得心痛如绞。这部分阐述了格雷琴对自我方向的迷茫和她内心中所积郁的罪和悲痛,她只有通过痛哭来排解,这也是祷告的暂时终结。

在格蕾琴的这段祷告词当中,虔诚的格蕾琴因为爱情的到来违背了圣洁的信仰而犯罪。因此,她来到圣母像面前进行忏悔祷告。从她祷告的情绪过程中,可感知到格雷琴向圣母倾诉时难过、悲痛的心情。在她的信仰当中,圣母和上帝是她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圣母以及上帝的指引,她的道路将一片迷茫,因此她的内心才会因为偏离上帝的教诲而煎熬,由此也说明,格雷琴是一个情感单纯的人。

于格雷琴而言,她内心的痛苦、害怕一方面来源于她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则来自当时所处的社会。虔诚的信仰会使犯罪者在犯错后,心灵上有一种道德缺失感,这种缺失感来自宗教情感中对神的话语的绝对服从。因在宗教中,人必须是圣洁的才能得到上帝的祝福和看顾保守,她为浮士德的出现,没有抵御住道德的防线犯下过错而感到害怕。因自身圣洁的约束是遵守教义和服从上帝教导的表现之一。由此,她渴望通过向神祷告坦白自己所犯的错误得到上帝的赦免和安慰。于社会而言,由于当时宗教的普及,对触犯宗教教义的犯错之人会受到教会以及世俗的双重惩罚,因此,她的内心才充满了恐惧。

通过对格雷琴个人以及所处社会的双重分析,我们从她整体的祷告过程和她的情绪变化中,深刻的感知到这首艺术歌曲当中歌词所表达出一种浓郁的“悲伤”主题情感。同时我们也从格雷琴的身上看到了属世人的软弱以及神给予人的精神世界的寄托和安慰。

二、音乐情感主题分析

音乐的主题是一首作品的风格定位。在这首艺术歌曲中,舒伯特将歌词中所感知到的悲伤情感,通过理性认知的方式将之幻化为音符,用音乐语言将格蕾琴祷告过程中情绪的变化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之形成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悲伤音乐主题情感。他将格蕾琴祷告时的心理情绪状态,按照“悲”的不同程度,赋予了不同的音乐主题。即第一主题“悲叹”;第二主题“悲伤”;第三主题“悲痛”。并在不同主题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音乐组织分别细致地表现出来,为“悲”的情感形成发展变化做出层层铺垫。

第一音乐主题“悲叹”在呈示段的第一段(见谱例1)。音乐在降D大调的主音上,之后是小二度的下行音阶和十六分附点,音乐的走向以及节奏的顿挫使人感到的似是人的叹息。在第二分乐句,舒伯特用纯五度的音程跳跃关系表达了“悲”的程度,之后又用下行小二度表达她低落的情绪。从整个第一主题旋律的走向以及音乐所要求的速度来看,“悲叹”的主题在整体性的结构上表达了格蕾琴开始祷告时心情的低落和不愿意面对世俗的现实而哀叹。

谱例1:“悲叹”主题

第二音乐主题“悲伤”(见谱例2)。第二主题“悲伤”的主题音乐从werfühlet处开始,在旋律和节奏的走向上表现得更为急促,这是格蕾琴对罪的坦白和在心理上的害怕和惊惧。舒伯特运用音阶的四度摸进和五度的摸进使音乐的第二主题动机得到了发展,同时还增加了半音的模进,半音的运用使人在听觉感知上有一种心里不安的局促感,突出和加深格蕾琴内心的忐忑和颤抖的状态。作为“祷告”中“悲”的主题,格蕾琴渴望得到上帝的原谅,但又深知自己因所犯的罪是不可原谅的悲伤心情一直在相互交织。

谱例2 :“悲伤”主题

第三音乐主题“悲痛”(见谱例3)。从第二主题到第三主题,格蕾琴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复杂,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越来越激烈。体现在音乐形式上是以密集的音符和节奏速度上的变化来表达格蕾琴从悲伤到悲痛的情绪发展过程。由于格蕾琴内心深处对上帝的信任,她在祷告时激动的情绪反应也与她对上帝信仰的深厚程度形成正比。因此,我们通过对音乐主题的分析可以感知格蕾琴内心的情绪反应变化和悲伤的情感状态。

谱例3:“悲痛”主题

在这首艺术歌曲当中,舒伯特将每一段不同悲伤程度的音乐主题形象都赋予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并用音符的意象化把诗歌悲伤的主题,在音乐上以不同的结构形式将格蕾琴的音乐主题形象鲜活地呈现出来,从而把这种悲剧性的情感色彩渲染到了极致,使我们既能从音乐当中深刻的感知到格蕾琴情绪的变化和发展,又能感知到音乐与诗歌表达的整体性情感。

三、演唱分析

从上文中,我们清晰地知道这首艺术歌曲所表达的主题是悲伤的情感。作为音乐表演者,其任务和目的,就是把作曲家创作的具有音乐情感的作品,通过声音传递出来。怎样运用声音来传递作品的音乐情感,主要体现在歌唱技巧的运用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上。

(一)歌唱技巧

1.气息运用

歌唱的技巧是表达作品的技术保障,技术是手段,表达情感是最终目的。在这首作品中,气息的灵活运用是唱好这首作品的首要技术要求。美声讲究legato即连贯的声音,气息便是声音连贯的基础。这首曲子在谱例提示上是sehrlangsam(非常慢)的速度限定。因此,在气息上需要非常流动和连贯。如从duSchmerzenreiche到dein Antlitz gnädig meiner Nort!这两句是本首歌曲中最难的乐句,为了保证句子的完整性,需要结合内容,用慢而悠长的气息控制将格雷琴内心中的悲伤用声音表达出来且不能在字的中间随意换气。为了更好地使气息变得流动,演唱者可以用循环呼吸或以强调特别的字为方向性的前进目标。如“dein Antlitz gnädig meiner Nort”,gnädig(垂怜)作为乐句中的最高旋律,需要的气息流量比低音域多,因此,在唱gnädig 时有意向性的加快气息的速度就能过渡到下一个单词。

2.位置保持

声音位置的集中和统一是演唱这首曲子时还需要注意的技巧。声音位置的保持和集中是声音传递长远的关键,声音的统一是保证声音位置集中的前提。舒伯特在这首曲子的旋律线条上,根据格雷琴的情绪起伏设计了不同音区之间的高低跨度。因此,声音的位置保持在音区的上下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统一而集中的声音才能将音乐的情感集中传递给观众并达到直指人心的效果。我们可在位置的保持中,通过哼鸣的练习来体会所有的字的位置都在眉心处安放的感觉。另一个练习就是朗诵。在练习中,可带着哼鸣的感觉来体会每一个单词的词尾和下一个单词的词首相连,这能有效地体会声音的集中位置。另外,在声音的通道统一中,我们还需将所有的元音都保持在一个打开的通道里面,让气息快速地流动过通畅的通道才能形成集中而统一的声音,这些都是让声音位置保持的关键。

3.腔体打开

由于这首艺术歌曲的歌词为祷告词,舒伯特在旋律声部并没有设计太多的高音,而是中部音域较多。因此,歌唱中需注意的技术便是腔体的保持和打开。如在歌曲的最低音部分,小字组b,对于女高音声部来说已接近说话低声区,为保持通道和音区的统一,打开的胸腔才能将格雷琴的祷告语气表现得因做错事不敢张扬而用压低声音祷告的真实状态。此外,胸腔的打开,也是获得声音高位置的保持和统一的保障。因此,气息的流动、位置的保持和腔体的打开是歌唱技术当中最重要的技术保证,且必须在歌唱当中同时做到才能形成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这在歌唱技术中,三者缺一不可。

(二)情感表达

1.情绪把握

在音乐表演当中,作品的情感形成,是由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当中将所表达人物的内心情绪过程完整的再现出来,从而形成创作者对作品情感的设定。在《格雷琴的祷告》这首作品当中,对格雷琴的情绪把握主要来自对语言的理解,语言的感知是情绪把握的关键。

这首作品是用德语演唱,对于不精通德语的同学来说,可通过字对字的翻译来理解歌词的意思。其次是通过朗读来熟悉德语的语感,并从中去感知德语的语意、语气和语境,进而将格雷琴的情绪幻化到表演者的情绪当中。如Ach(哎)是一个感叹词,我们需要带着对歌词的理解和语气去感知感叹词的情绪,确定正确的情感状态。另一种语气的处理还体现在对德语发音和咬字的准确上。德语没有音调,只有元音发音的长短音之分。如ach的元音【a】为短音,neige中的【ei:】为长音,在演唱这两个单词的乐句时,必须要快速地从a过渡到辅音ch上,而neige中的【ei:】需要在长拍中完成足够的时值后在进入到下一个单词。

2.乐句处理

在演唱当中,除了上述对歌曲情绪的把握和语气的感知外,对乐句分层次的处理,是表达格雷琴内心悲痛程度的情感体现。这首艺术歌曲是格雷琴在圣母像面前的祷告,她的内心情绪与祷告词是同步的。从见到圣母像的开始和延伸到对自身的忏悔,都是情绪发展的过程,乐句的发展也是如此。

文中舒伯特根据格雷琴的悲痛程度,分为“悲叹、悲伤、悲痛”三个音乐主题,在演唱过程当中,对三个乐段主题的处理应完全不同。如在第一乐段中,是格雷琴祷告的开始,需在前奏响起的第一个音就将演唱者的情绪带入到格雷琴的语境情绪当中,并用情感体验去感受格雷琴的处境。在演唱第二主题乐段时,格雷琴的祷告已深入内心,要将声音完全放下来去表达她焦虑的心情。到后半段,随着心中的希望燃起,声音和情绪也随之起伏。在演唱第三主题乐段时,格雷琴的内心因罪过有可能得不到解脱而感到绝望。可在乐句前半段的处理用轻盈飘荡的声音来表达她的迷茫,到最后乐句用具有爆发力的声音来表达格雷琴内心的崩溃,并将情绪推向全曲的高潮。

在这首三段式的曲子中,每一段所表达的情感都由不同程度的内心情绪来构建,在演唱当中对每段不同的情绪表达都要做到尽可能真实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先感动自己在感染观众的目的。

3.音乐传递

作为声乐表演者,对作品的传递首先是建立在歌唱的技巧上和对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没有技术的保障只有一腔情感,在传递上会缺少说服力。相反,只有技巧而没有情感,那么所表达的音乐则更没有感染力。因此,音乐情感的表达,来自收放自如的歌唱技巧和对作品所表达情感的细腻处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按谱例上的标记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完成上文中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这是声乐表演者对一首作品表达的音乐情感即二度创作的基本路径。

结语

在这首具有悲伤情感主题的艺术歌曲当中,歌德将格雷琴的人物形象赋予了悲剧性的色彩,舒伯特将格雷琴的悲伤情感用音符渲染到了极致。作为表演者,我们需要在音乐表演的情感传递中,将所有的歌唱技巧服务于作品本体,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格雷琴在绝望中祷告的心理过程,用饱满的情绪把声音的状态调整到最佳,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合一,深入人心的境界,最后让观众通过演唱者的声音和情绪来感受格雷琴无助、悲伤的音乐形象和感知作品中的音乐情感。

注释:

①诗剧是以诗体为剧本的一种写作方式。在十八、十九世纪这类诗作的体裁发展得较为繁荣。歌德是当时这种体裁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②在德语中,在人名后加“chens”表示“小”,如,小格蕾琴,只有家人或情人对此的昵称。

③城墙角:在一个城墙角和城门之间的角形空地,那里设有一尊“痛苦圣母”的画像,供人祷告。

猜你喜欢

舒伯特艺术歌曲格雷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浅析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法国艺术歌曲演唱的语言特征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