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3-03-31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蒋 欢

(辽宁省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服务中心,沈阳 110034)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农业机械已不能满足现代化需要,需要智能化辅助,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进步。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论述,这为农机行业的未来发展以及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1]。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在农业机械装备方面突出“智能”,加紧研发各类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作为智能农业的核心生产力要素之一,代表着中国农业的先进生产力。强化农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推动农业各环节努力实现机械化全覆盖已成为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大趋势下,农业机械持续向智能化、高科技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方向快速发展,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转型、提升农业装备产品的研发能力和供给能力势在必行[2]。

1 智能农业机械化的含义

智能化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利用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和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定制化的农业作业服务,如灌溉、施肥、植保等,可帮助农民解决人力不足、成本高昂等问题,以此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让农业生产更具有系统性,从而促进农业产业不断升级。通过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实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劳动群体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 我国智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的整个生命周期均被智能化覆盖,前期定制化程度高,农业机械贴合农业生产;中期对农业设备的追踪程度高,确保出现故障时能及时维修;后期报废回收再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3]。我国农业机械智能化程度低,目前存在农情信息收获不足、生产制造企业及用户之间沟通不顺畅、农业机械对实际生产的贴合度不高、农户对智能农机设备操作方法了解不足而导致因错误操作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后期追踪及维修不及时、几乎没有回收服务等问题。目前,我国农业装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还属于起步阶段,智能农机设备不到总体规模的10%,且主要依靠进口,许多前沿技术不够完善,中低端产能过剩,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提升。

3 影响我国智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农业生产资源因素

我国耕地环境复杂,北方地区耕地零碎,多为山区旱地,自动驾驶系统的农业机械设备很难适应复杂的地理环境,应用受限。部分农民思想守旧,不愿进行土地转让。我国农业农村正处于机械化对人力畜力加速替代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新一代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流动,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及儿童较多,青年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经营人均受教育程度低,对智能化农机的认知水平有限,大多数农业机械相关的毕业生只了解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经验少,无法较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说,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 经济环境因素

从长远发展看,智能农业机械的生产成本逐年降低,生产效率和质量却在不断提高,最终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智能农业机械的研发设计时间较长、投入较多,相应的售价也会较高,而多数农民的经济收入较低、对智能农业机械的认知不够,不想提高生产成本去购买昂贵的设备,依然会选择传统的种植方式,导致难以发挥智能机械的价值。

3.3 社会环境因素

目前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质量较低,管理监督体系不规范,缺少系统的信息服务队伍。现有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决策系统存在效率较低、信息时效性较差、数据依据不够充分、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此外,扩展性较差,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民购买力低。

3.4 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因素

农田基础配套设施包括农田基础建设、灌溉设施、农田道路建设、配套电力设备等。智能化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与农业基础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息息相关,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智能灌溉系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作物在播种耕作等方面的农艺方式往往不同,对农机的适应性要求也比较高,若不能将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将会影响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应用。

4 智能农业机械应用的发展对策

4.1 加大智能农业机械领域的技术支持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特点,开发多种类型和功能的智能化农业机械,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农业生产者、适应多样的农业生产环境、提升各类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发出能识别不同作物种类特性、可与其他设备通信协作的智能农业机械,以此来实现对作物的精准管理及生产过程的优化。

4.2 加快构建智能农业机械服务体系

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田道路建设来改善农机作业条件,可根据不同生产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化农业机械服务,寻找最适合他们的种植方案、技术服务等。增设智能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服务机构,制定合理的服务机制,各地区合作社之间相互交流,拓展服务范围,在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发现并维修,提高机械使用率,减少重复购机,使农民享受到高质量的农业机械服务。降低智能农业机械的使用门槛和成本,建立智能农业机械合作平台,为没有购买条件或使用需求低的用户提供便利,使智能农机能够惠及更多的农业生产者。

4.3 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融合

推进农机化大数据应用,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提高农机化社会服务效率,建设智能化机艺融合示范基地,引领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4.4 加大智能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

推广智能农业机械技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能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是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的“加速器”,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方式转变的“催化剂”[4]。加快推进智能农业机械技术,需要落实政策规划,强化扶持引导,创新推广方式,扩大示范作用。

4.4.1 加大资金投入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针对农业机械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业机械技术体系,从而为当地农业发展赋予更多力量,也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打牢基础。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给予农民一定补贴,并适当提高购置智能化高端农业机械的补贴标准,让农民能够主动购买新设备。

4.4.2 多元发展 发挥技术研发与政府推广的作用。政府机构应重视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产学研统一结合,研发引入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技术与装备,同时请专业人士为农机户等全面讲解相关操作知识。引导各大涉农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农业机械化人才。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推广工作,强化人才引进力度。

4.4.3 制定奖励机制 摆脱农业模式单一的弊端,促进农业循环发展,加强推广者与农业从业人员的交流;制定激励机制,根据推广人员的工作成绩来进行评价,关联绩效与收入,从而提高推广者的积极性,并逐步建立起成熟专业的推广团队。

4.4.4 加强专业培训 目前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人才短缺,因此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要深入一线,熟悉农作物种植方式,并针对农作物类型高效精准开展推广工作。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有条件的可安排在农机化示范基地进行培训,同时可提高推广人员对业务的熟悉度;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及时调整推广方式,提升推广人员的职业素质,使其能适应艰苦环境;组织农户参与培训,强化农户对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的认识,提高农户开展农业智能化生产经营的能力;充分考虑农村劳动力构成以及智能化设备使用人群的特点,研究出妇女老人更容易掌握的农业机械操作方法;各地方可组织成立智能农机专家组,加强相关装备与技术研究、标准和规范制订、技术培训和指导、决策咨询等工作,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相互支持、协调推进的技术指导机制。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