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推广模式分析
2023-03-31苏艺梁友李增刚李腾
苏艺,梁友,李增刚,李腾
(1.新泰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新泰 271200;2.新泰市果都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新泰 271209;3.新泰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新泰 271200;4.泰安众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山东新泰 271200)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关键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1]。农机技术正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艺技术革新的载体和手段,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中不可缺少的支撑和保障。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不断发展,农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1 农机农艺融合概述
农机农艺融合,是指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融合,是促进品种、耕种模式、机具配套的最佳作业模式和技术集成,两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2],共同构建高效协同的机械作物生产系统,从而使农业生产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效益。
农机是农业生产工具,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机农艺是一个辩证统一体,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同时也相互促进。农艺是农机的服务方向,而农机是农艺实施的载体,两者只有有效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
2 农机农艺融合的意义
农机农艺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生物(农艺)技术与工程(农机)技术相结合的需要。任何一项先进的农艺技术,都必须依靠先进的农机技术来作为支撑,才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只有重视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协同融合发展,用系统性、规范性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农机新技术作为支撑,探索出一条农业生产的最佳模式,才能在农业提质量、增效率、减投入、降成本、促增产中发挥出最大效能,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目的,从而为我国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因此,农机农艺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只有将两者有效融合,才能使农机农艺技术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发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3 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模式
3.1 “1+1”模式
即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其他一家合作社相互合作,理事长由一人担任。该模式可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的优势,并按照农艺技术要求等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农机技术服务,从而达到合作社双赢的目的。
3.2 “1+多”模式
即一家农机合作社和其它多家合作社进行合作,理事长由一人或多人担任。为使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合作社之间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并成立集土地流转、农机化作业、农业种植等于一体的提供全程服务的新型农机农艺融合经营主体。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可为其他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提供全程机械化“一站式”服务。
3.3 “1+示范基地”模式
即一家农机合作社发挥农机技术装备优势,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试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技术。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可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组织、种粮大户等自觉接受农机农艺新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3.4 “1+科研机构”模式
即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科院、农机所建立协作合作机制,并邀请专家常年提供技术指导。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农艺标准进行农机化作业试验,并建立相互适应的农艺技术标准和农机作业规范,同时有针对性地推广适合农机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
3.5 “1+企业”模式
即农机合作社与农机生产企业进行合作。以企业为主出资兴办,既可发挥企业较强的资金和装备技术优势,同时也将农机企业创新研发的新机具及时推广给广大农户,并通过作业试验来改进机具性能,从而提升农机产品的可靠性,达到农机农艺的有机统一。
4 以农机农艺融合提升技术推广效率的对策
4.1 建立农机农艺一体化体系
4.1.1 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成立农机农艺协调领导小组,积极推进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并成立专门的农机农艺研究机构,为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提供技术交流平台;二是加强管理机构、技术人员的融合,推进农机农艺一体化管理进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如山东省新泰市将原新泰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和原新泰市农业局下属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事业单位整合,成立了“新泰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两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工作平台,并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政府部门出台农机农艺融合补贴政策,调动产学研推等机构的积极性,使多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来共同突破农机农艺融合的薄弱环节和技术难题,研发创新先进的智慧农机化技术装备及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产优质品种、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从而推动农艺技术水平的提高;四是制定全国统一的农艺技术标准和农机作业规范,从而为“互联网+智慧农机+农艺”的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1.2 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基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且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也比较高,因而在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服务等方面能够实现有机统一。以这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制定的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农机农艺融合一体化示范推广基地,探索农机化技术服务与农业生产各环节相互协调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发挥农机农艺融合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周边的农业生产组织和农户进行农机农艺融合发展[3]。
4.1.3 实施项目带动 任何一项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都必须有农机技术的协同配合。鼓励并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自己的“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基地”内,争取、引进现代农业科研项目,通过农业科研项目的试验、论证来验证农业生产中农艺与农机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与相互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农机农艺融合的困难点和薄弱环节。通过项目实践总结探索出农机与农艺的最佳融合方式,从而达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同时也可达到示范推广的效果。
4.1.4 推广实施区域化种植及规模化经营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把土地集中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手中,再实行土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并对那些不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块进行宜机化改造,做好良种(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良法、良地、良机的配套保障,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在实施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进程中,要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农作物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组织引导农业生产者实施“六统一”的生产技术体系。1)统一耕整地:采用大型耕整地机进行旋耕、起垄、深松等。2)统一作物品种和种子处理:选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产优质品种。播种前,针对不同的作物品种,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此来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减轻病虫害,达到苗全、苗齐、苗壮的目的。3)统一种植方式和播种时间:根据气候条件和不同作物品种的农艺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并采用满足该品种农艺要求(播深、行距、株距及播量等)的农业机械进行统一播种,以此来提高播种质量。4)统一施肥:根据不同作物品种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情况等相关因素,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施肥。5)统一植保:根据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气候条件等情况,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或人工植保等方式进行统一植保;选用安全、经济、高效的农药及除草剂,并保证种类和施量满足农艺技术要求。6)统一收获技术路线,统一机型适时收获: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不同作物品种的成熟度进行适时收获。一是粮食作物采用大型自走式小麦或玉米联合收获机,并配套秸秆粉碎还田装置来统一制定技术路线进行收获。二是花生采用联合收获或者分段式收获,即挖掘、抖土、铺放、晾晒后再用花生捡拾机或人工进行捡拾;马铃薯采用大型牵引式马铃薯收获机进行适时收获。
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区“六统一”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势,展示“六统一”生产技术体系中农机农艺融合的最大效能及优良成果,从而带动周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农机农艺的融合发展。因此,将农机农艺融合起来,建立农机农艺一体化体系,不仅可以推动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4.2 加强农机农艺研究
4.2.1 以机适艺,助力农机技术发展 农机的根本任务在于服务农业。因此要想农机适应农艺,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按照农作物生产各环节操作对象的位置、姿态、集中度、均匀度、硬度以及强度等群体特征,也就是农艺技术要求,来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研究,从而设计制造出科学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经久耐用,且适用于作物群体大面积农机化作业的技术装备,从而推动农机技术发展。
4.2.2 以艺适机,促进农机农艺水平提高 机械化作业较传统的作业方式虽然有很大优势,但在操作方面还存在不够灵活的问题。因此,单靠农机适应农艺来实现创新具有一定的困难,还需要农艺适应农机来加以解决。通过对农艺(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的优化、改进、提升,使农艺要求适合大规模、高质量的机械化作业,从而促进农机在与农艺的融合中得到实质提升。同时,加快改变农民传统的种养习惯,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而使农机农艺融合达到最佳契合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4.3 拓展机艺融合深度和广度
4.3.1 拓展农机农艺融合深度 以目前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在目前生产全过程各环节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这些生产环节中农机农艺融合的难点和弱点,并在这些方面持续开展试验研究,努力克服,总结出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模式,从而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进程,促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4.3.2 拓展农机农艺融合广度 在不断完善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机农艺融合的广度,即推进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养殖业、渔业等全领域农机农艺的融合进度,逐步解决农业各领域农机农艺融合问题,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4.4 加强农机农艺知识培训和宣传
4.4.1 加强农机农艺知识培训 在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进程中,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对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农业机械操人员)进行相关农机与农艺知识的培训,这是因为在现代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他们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向他们传授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农业生产者掌握这些相关知识,才可在现代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作业质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培训的方式可采取以下几种:一是在农闲季节举办培训班,聘请农机、农艺方面的专家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农机农艺知识的集中培训和授课;二是在农忙季节,农业主管部门派出农机农艺技术指导小组到田间地头,对农业生产者面对面进行指导;三是搞好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向农业生产者发放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方面的学习手册;四是为农家书屋赠送一些与农机农艺相关的书籍,为农业生产者农机农艺知识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高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理论知识水平。
4.4.2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或采用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科技下乡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其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同时,基层农业部门要经常向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沟通汇报,争取上级对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的重视,促使其制定相关政策来进一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的进程。
5 结语
农机农艺融合是当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只有两者融合,才能更进一步破解农机大规模作业与农户小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劳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总之,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农业生产的生产组织更加协调、生产配合更加密切、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做好农机推广,可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使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转变,从而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