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驱联动”: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23-03-31袁小伟

中国宝玉石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教专业建设

袁小伟

山东艺术学院,济南 250000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以“四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为代表的中国范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质量标准和教育形态的创新发展,也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的自主之路。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专业建设是最基础的环节,它既关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水平,也是决定能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素。

在教育部“双万计划”的带动下,我国持续推动了专业的优化和调整,调整力度之大、频次之高、涉及专业之多都属首次。“十三五”期间,全国撤销了6000 个专业,新增专业接近1 万。作为2019 年首批国家级和省级“双一流”专业,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在变革的过程中经受了一些考验,研究这些经验和教训,才能以专业建设的创新冲击堵点、化解痛点、抬高低点,助力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均值高、方差小”的问题、补足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不足的短板,找到并提出从学习革命到质量革命再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专业创新路径。

1 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工艺美术是一个将纯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专业,旨在通过精湛的工艺和艺术性的设计,创造出更具美感和实用价值的物品,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使用非常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工艺美术作为实用美术专业,在助力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数字设计、人工智能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革命下,在社会经济形态面临重大变革、人才需求更加交叉和复合的理念下,工艺美术的专业教育出现了很多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适配因素,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成果和发展方向,找准专业的发展制约因素,对于探讨新时代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为重要。

1.1 工艺美术专业最新发展理念研究成果梳理

高等教育发展和工艺美术专业建设在二十大之后出现了几个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吴岩司长在最新《中国高教研究》(2022 年第11 期)发表的“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1]中对高等教育的走势做出了基本把握,提出抓好根本质量、整体质量、服务质量,打造中国范式,才能进一步改革创新,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22 年11 月3 日,在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上,潘鲁生院长对我国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时代需求、工艺美术产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出了导向路径和建设方向。同样在今年,戴其文等的 “‘双万计划’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和李娟英等的 “‘五位一体’产教融合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3],都肯定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手段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张磊的“‘双循环’格局中高等教育的区域化联动”[4]提出高等教育在“双循环”格局的体系定位中应当成为区域资源流转中的核心节点、经济持续循环下的重要引擎;黄国军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探索”[5]对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进行了探讨;徐艺轩的“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缘由、困局与破局”[7]尝试剖析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面临的困局与挑战,探析推进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破局之道;李杲等的“国际视野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启示”[8]积极探索了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意义。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也一直在对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改革历史、工艺美术的行业门类归属、工艺美术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等进行持续系统的研究,例如杭间[9]和唐家路[10]老师都对工艺美术学科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做出过一些阐述,这些都为我们今天谈工艺美术专业改革奠定了研究基础。

1.2 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创新性人才培养高度不够

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工艺与材料依赖性最强的设计类专业,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通常是依托实验室与工坊的建设展开的,同时在工艺的教学与人才的培养中,又与地方的传统手工艺研究与以及非遗的传承有很强的联动性,因此工艺美术专业依托自身人才、相关机构和文化成果,可以全面参与国家或地方文化艺术产业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艺术需求,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推动工艺美术教育成为文化建设、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齿轮。但是,在应对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公办本科高校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中产业对接的深度不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中存在断裂点成为突出的问题,产教融合多停留在走访、座谈、讲座的基础阶段,产教结合、项目式教学也多停留“实验”和“模拟”阶段,真正落实的合作项目寥寥无几。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度不够,尤其是高端艺术人才、创新人才产出代表性不强成为了制约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内因。

1.3 过于精细化的专业教育局限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日益增长的就业竞争使得人才培养除了具备必须的专业素养以外,创新能力、面对复杂问题抽丝剥茧的解决能力、国际视野、艺术格局、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等都是当代工艺美术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这些素养的培养在目前专业教育中还有所欠缺。只有将专业教育从知识传输、技能培养、价值塑造的基础功能,拓展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行业与区域协同实践,延伸培养链条,加大专业交叉、学科交叉度,实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系统设计,在实战和实训中检验、优化人才培养成效,才能建设高等教育中工艺美术专业的改革高地。

1.4 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不够成熟,专业发展战略有待优化

工艺美术专业教师中部分在各级美协、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中担任职务,拥有各级工艺美术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主体仍旧是学院派专业教师,与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等关注前沿技术与社会应用的专业不同,长期对手工艺的关注使得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队伍在专业发展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性的不足,在扬长补短,提出思路举措方面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战略高度稍弱,导致专业在先觉发现、先机布局、市场化竞争中敏锐度和竞争力有所欠缺。工艺美术专业的改革既需要深扎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文化长河,也需要放眼国际,只有这样,才能打造既能融入国际手工艺教育发展体系,又具备本土文化张力和传播力的专业发展之路,争创艺术和学术创新、高端人才聚集的工艺美术专业教育高地。

2 “四驱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创新

2.1 “四驱联动”的理念

“四驱联动”的理念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研创团队建设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系统性的培养体系,从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建设成效体现较慢、人才培养未能契合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等问题入手,系统考虑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传输与价值塑造培养之间、校内教育与社会协同培养之间的各个环节,以全方位多视角的改革,创新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及新时期专业建设的新路径。

2.2 “四驱联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专创融合”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抓手,既能促进专业、学科交叉的融合,激发材料、工艺、设计思维创新点的出现,也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进专业课程,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推进创业项目的训练。“专创融合”教学团队的创建,可以完善教学链条,提高教育内涵发展驱动力。抓住设计学交叉研究的先机,探索工艺和材料科学、数字技术、传播学、商学的交叉融合,聚焦未来工艺产业新业态、工艺前沿技术、产业链急需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完善横向教学链条,走内涵式专业发展之路。也可以与产业和社会机构开展矩阵合作,进行“高等教育―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实践”协同发展的链条延伸式教育模式,打造纵向贯通的教育协同体系。

“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人才、产业杰出人才培养的抓手,持续深化产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将提高产业训练水平、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点工作。做强“产教融合”教学团队,改变高校象牙塔的历史印象,加强高等学校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的融入和交互,主动对接行业发展的所需、所虑,发挥自身的人才和教育优势,拓展和延伸艺术创作与研究成果的服务链条,促进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加快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专业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育创新发展转化率。

“研创工程”作为专业品牌建设的抓手,在重大文化工程创作和承接、重点科研项目攻关的基础上,会进一步完善研创团队人才构成,补足智库型人才引领的短板,发挥教育资源凝聚和共享的双重功能,提升与区域发展的联动性。将教育人才优势、艺术创作资源与在地的优势文化产业和特色工艺集群结合,积极发挥高等教育协作优势和社会教育服务属性,拓展教育资源惠及人群,打造地方政府、行业、高校协同高地,形成集聚效应。

“社会服务”作为检测专业师资团队科研创作研发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的最后一公里,既可以起到专业建设反思、改进、持续优化的效果,也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服务属性。通过师生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素质养成情况,也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达成预期目标,实现改革成效的闭环检测,动态调整、持续优化专业改革方案。

2.3 “四驱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

“四驱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创艺、创新、创业“三创合一”的教学理念,贯彻艺匠合一、手脑并用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专创融合教育,提高师生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研究的高度,新材料的工艺实验、新工艺的技术创新、新艺术风格的创造、新艺术理念的积聚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深化;提高专业教育的成果产出度,促进师生把已有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效益,塑造创业思维、锻炼创业能力。

“四驱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中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主动对接国家、地方战略和社会文化、生活需求,运用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结合工艺美术创作的匠心、手艺和工艺,做到课堂与行业的结合,学习和创作的结合,学校加产区、平台加项目的结合,不断完善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培育艺匠合一的工艺美术创作复合型人才,创新了贯穿学业、专业、就业、创业、职业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

“四驱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师资构成广度和完整度,打造政产学研“四方协同”的教学团队。柔性引进“智库”人才,提升专业发展的战略眼光,提高专业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动性。引入领军人才和工作室的企业导师形成产业教育团队,提升“产教融合”教学成效,把工艺美术大师请进课堂,以工作坊联合培养的方式,提高工艺教学的难度和精细度,夯实专业教育的基础。

3 “四驱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工艺美术专业建设中的成效

我校工艺美术专业2013 年开始实行产教融合工作室改革,2019 年实行学分制改革,同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即将迎来双一流专业建设的验收。我院“四驱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以知识经验学习为起点,以知识能力运用训练为重点,以艺术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为终点,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建立学生与教师的实践学习双向反馈机制,时时检测实践教学的目标达成度,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引进创新实践人才,打造了规模化、专业化的创新实践师资体系。通过项目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竞赛参与度以及获奖率,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运用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力、艺术创作的感知力与表现力、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等。

3.1 专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2 年我校工艺美术专业软科排名较前一年继续提升,排名第9 位,层次为A。自2013 年起已连续承办了5 届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界·尚—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打造了国内知名的陶瓷高端实验性学术平台。2022 年承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漆画作品邀请展,打造漆画艺术创作高地。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方面,先后立项“当代博山琉璃艺术作品全国巡展”大型艺术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插画设计与应用人才培养”、“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以及陶瓷、首饰方向2 项青年艺术人才创作项目,立项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华窑口文脉体系传承与发展研究》获得2021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立项,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研重点项目的突破。《中日韩漆画比较研究》获2020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立项。《中华文脉·中国窑口系列丛书》获2022 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艺理论和评论类作品一等奖,实现了我院科研获奖级别的突破。社会形象和庆典工程方面,我系两位教师作为设计创作团队成员参与的国庆70 周年山东“国泰民安”彩车项目获山东省特别表彰,两人获“一等功”,同时我系漆艺和陶瓷方向两位教授中标两个济南轨道交通3 号线公共艺术创作项目。

3.2 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我系参与建设的“艺术与科技创新实践中心”获教学类案例库课程建设。2023年最新签订校外实践基地4 个,校外创新创业训练基地4 个。《日用陶瓷设计》2019 年获批山东省本科一流课程,《首饰工艺1》2020 年获评校级一流课程,《现代陶艺》、《首饰与材料》分别获评2021 年和2022 年校级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首饰艺术》获2021年山东省教育厅社区教育优秀课程,《珠宝首饰中的非遗技艺》获2023年教育部“能者为师”特色课程。《珠宝首饰艺术》获国务院学位办全国专业硕士在线示范课程。陶瓷、琉璃、首饰方向分别建设在线公开课3门,上线学堂在线和智慧树。教改项目方面近三年获批省级教改项目2 项,校级教改项目2 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7 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3 本教材获校级教材建设资助项目。教学比赛方面在“青教赛”、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1 次,优秀奖1 次,校级一等奖1 次、二等奖5 次,教改成果在我院同级专业中遥遥领先。

3.3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

工艺美术系近几年引进博士5 人,支持博士在读2人、访问学者5人。1人获“泉城产业领军人才”称号,1人获“山东省青年创新榜样”称号(全省高校共21人),1 人获山东艺术学院“卓越贡献奖”(全校10 个),1人获校“三八红旗手”,一个教研室获校“三八红旗基层组织”。成立了专创融合教学团队、产教融合教学团队、研创团队,聚合人才,打造优势师资团队。

3.4 人才培养愈加契合社会需求

近三年,工艺美术系教师指导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得“挑战杯”国赛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创新创业项目的获奖突破,在山东省“挑战杯”、“互联网+”比赛中获得特等奖3 个、一等奖3 个,二等奖3 个、三等奖2 个,获奖数量为全校最高。在全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立项7 项,在全省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立项9项。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支持项目1 项、大学生团队社会实践训练项目1 项。师生在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入围4 人次,进京作品2 人次,在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中入围2 次,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展等级别的展览中入围5次,在省部级、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比赛中获奖更多,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肯定了人才培养的成效。

4 “四驱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价值

4.1 系统操作框架可借鉴、易推广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都必须主动顺应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本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研创团队建设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系统性的操作框架,从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入手,充分考虑了科研与教学、实践与理论、学校与行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全方位多视角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建设。

4.2 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形成从知识经验学习、知识运用训练到实践能力提升的梯度式培养路径。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建立学生与教师的实践学习双向反馈机制,提高实践课程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引进创新实践人才,打造规模化、专业化的创新实践师资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专业竞赛、举办校内竞赛,逐步拓宽学生参与专业相关技能竞赛的渠道,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

5 结论

“四驱联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对标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一流专业的建设要求,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与行业经济的对应性、与技术创新的衔接性、与人力资源的适配性的基础上,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评价要求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范式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提高了教育创新的社会转化率,实现了改革成效的闭环检测,动态调整、持续优化专业改革方案。

猜你喜欢

产教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