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始于附近
2023-03-31谢铭
谢铭
“您会打鸡蛋吗,小姐?”
“不会。”
“那……您知道夫人喜欢吃什么样的蛋糕吗?”
“……不知道。”
《唐顿庄园》里,一心幻想著德国工人运动的小姐茜玻克劳利在为母亲准备惊喜时,遇上了难题:纵使自己的理想再伟大,也终究不知道生活的常识与父母的喜好。
如同茜玻克劳利一样,眼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正在陷入“附近的消失”的泥潭。所谓“附近的消失”,不是青年人观察力的丧失,更不代表青年与世界的脱轨,而是一种忽略与错过——对生活琐碎、现实美好的忽视。
循其本,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诚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青年人需要理想,需要一个超越当下、刺激成长的激励,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理想”都要蒙着头去奋斗。如同茜玻克劳利,仅凭司机单纯地口述与描绘,就草率、急切地定下了为无产阶级奋斗的目标,不去亲身经历革命,不去与工人阶级交流,仅仅沉浸于书本,沉迷于理论空洞地望向远方。脱离了附近的理想主义使其给自己戴上了虚无的枷锁,在为理想努力的同时,也让她错过了与附近环环相扣的机会,把握不住消失的附近,也抓不住飘去的理想。
理想始于附近。防止“附近的消失”,不让生活流逝,或许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
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抵御“附近的消失”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生活填满,多做事便可了解周遭一切;于我而言用心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不虚构远方,却心怀信念,才是留住“附近”最好的办法。倘若我们没有用心观察细节、发现生活,那么洗一千次碗,拖一千次地,也不一定能发现父母眼角的皱纹,也不一定能弥补“附近的消失”。反观茜玻克劳利,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她积极地投入庄园的生产,留意农忙时村民们的一举一动。多年后,她远赴德国,收获了爱情,也在工人运动中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活出了她理想中的生活。
青年人,不妨学习一下茜玻克劳利,在精心记录自己的“附近”的同时,也不断地向着自己的理想靠近。
理想始于附近。拒绝“附近的消失”,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理想的尊重。
(指导教师 徐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