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图与金核子
2023-03-31顾青
顾青
正月十六,民间习俗里关于农历新年的系列欢庆仪式结束,也从心理上正式进入工作模式,我与上海世久非遗基金会的几位友人踏上了去南通寻访手工艺的旅途。三天时间安排了灯彩、刺绣、板鹞风筝、蓝印花布等多项南通代表性工艺的走访,其中有一站与近代传奇女子沈寿相关。
南通自五代后周筑城,“筑城即有河”,濠河为国内现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碧水如练,环抱着千余年历史的老城区。沈寿艺术馆位于濠河北岸,水的静气与灵气,烘托起此间沉淀的百年往事。两层楼高的青砖建筑为1992 年新建,其旧址是中国第一家刺绣职业教育学校“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刺绣名家沈寿工作过的地方。
在中国近代工艺史的研究中,沈寿的名字是无法忽略的。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际,她打破承袭千年的刺绣传统,以苏绣为基础,融合日本绣法,率先将西方油画中光影明暗、写实仿真等观念转换融入刺绣中,由此以姓氏命名自创流派,成为“沈绣”的开门宗师。其作品也因常以西画的人像、静物等为绣稿,吸收油画用光、用色的技法,形神兼备,被称为“仿真绣”。20 世纪初,她绣制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稣临难像》前后获得意大利都灵国际赛会卓越优等奖和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一等奖,蜚声海外。
1914 年,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邀担任传习所所长兼教员。8 年的任职生涯也是她生命的最后华章,在张謇的推动下,她身教言传,帮助刺绣这门传统技艺与近代实业相结合,为女性学员们提供了一项可安身立命的职业选择。
沈寿艺术馆内陈列着她的生平介绍和历史照片,藏有她与嫡传弟子们的刺繡实物、沈绣几代传人不同时期创作的刺绣精品以及明清时期的民间刺绣佳作。在二楼陈列室,我见到了她1916 年绣制的《蛤蜊图》。这是幅35×28 厘米的册页,以针代笔,按物体的形状旋转铺绣,结合了多种沈寿的自创针法,虚实阴影浓淡相接,大块留白处理高光体现出立体感。近距离观看,虽为小品,画面呈现出的三角构图关系,对丝线设色的取舍把控,是在绣艺之外的综合艺术理解力。时光历久,鲜活依旧。
回到上海我开始细细翻阅《雪宧绣谱》,这部书由沈寿晚年病中口述,张謇整理而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刺绣理论专著。书中有一章节是谓“求光”,“大凡临时之求光,在平时之体物,虽一小草一细石,无物不有光,即无在不当体会其光之向背。”求光,是沈寿刺绣创作理念的重点。对光的追寻,让刺绣画面开始有了明暗阴影的表现,为传统刺绣赋予新生。
通过与近代实业活动相结合,刺绣这门工艺在上世纪初开创了一个全新视野。传习所先后招生15 期,计划培养学员300 余人,刺绣成为女性可以从事的工作,从而令绣女获得经济上的自立。沈寿也在传统女红艺术中重新发现了自我价值。“以绣自立于世”、“以绣自强于志”,这是她在传习所留下的理念,也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初始萌芽。当新世纪的我们在讨论女性力量、关注女性权益话题的时候,回望百年前的那束微光,现于绣绷,凝于指端,熠熠生辉,照亮长夜。
灵动的《蛤蜊图》也让我想起另一幅画面:红、金、蓝、紫等簇状放射线条交织重叠,构成一幅环状图,光彩闪烁,瑰丽迷幻。这是由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创意,刺绣工艺家张美芳女士2001 年完成的《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2 年前拜访位于环秀山庄的苏州刺绣研究所,在会客厅里见到这幅藏品。刺绣表现的图像多为具象有形的,这幅轮廓抽象、色彩充满爆发力的作品是刺绣领域的独辟蹊径。以黑色为底料,丝线色彩、粗细和绣法再现了物理世界的奇妙现象。
要把金核子在真空管对撞的科学图像制成刺绣,对丝线的光泽表现有很高要求。常规刺绣用的蚕丝截面是椭圆形的,绣品的光泽曲线较柔和。张美芳协同工厂研制出截面呈三角形的异形丝材料,与常规真丝结合绣制,用双面绣法表现金核子碰撞射线产生的光泽亮度和闪烁动感,完成了1×1 米的作品。同年这幅作品入选参加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金核子对撞绽放出了炫目光芒。新千年里,科学与艺术、工艺创新的三者对话在一幅绣品里得以实现。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早在《尚书·虞书》就记载了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帝舜令大禹在衣上画出日、月、星辰等图案,在裳上绣出宗彝、藻、火等图案,即“衣画而裳绣”,周朝确立了天子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的十二章纹制度,之后的不同朝代,刺绣作为服饰装饰、日用品或空间陈设装饰,在官方和民间,在风格流派、针法创新上都有着丰富的运用和表现。
许多工艺在时代演进的路途里逐渐丧失了其应用场景,所幸刺绣的生命力还在。当代刺绣的用途依然集中在生活和艺术装饰领域,国内近几年兴起的汉服文化、新中式家居风,也为它提供了更多舞台。当代刺绣艺术的表现力已从二维空间发展到三维世界,绣中奥义不变,是沈寿在《雪宧绣谱》里说的:绣以象物,物自有真,当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