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融合唱响奋进主旋律

2023-03-30侯雨瞳

新长征·党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全市党组织干部

侯雨瞳

2022年,龙井市秉承“党建融合促发展”的理念,积极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党建”工作格局,以新担当、新作为锲而不舍推动组织、干部、人才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全市400余个基层党组织、1.3万余名党员和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唱响“龙井人民心向党,海兰江畔党旗红”的主旋律。

夯基筑垒,蹚出基层党建新路子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加强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巩固好、发展好、发挥好。

抓组织,激发基层建设新动能。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以“四抓四促四提升”为统领,制定27项重点工作、98项具体措施。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立为民服务实事项目304个,认领群众“微心愿”1582个。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红领筑基”活动,重点抓好“三个规范一个提升”,明确4个方面、14项工作任务和34条考核清单。成立龙井市无职党员档案管理服务中心,接收1600名无职党员档案,着力解决村(居)民等无职党员档案遗失、损毁等问题。

壮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出新出彩。结合“五星级”村党组织创建标准,每季度开展“四优”村党组织评比活动,评选“十佳支部”20个。按照抱团取暖、优势互补的原则,在老头沟镇成立全州首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及其党委,辐射带动常住村民515户978人,覆盖率达到100%,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现已为联合社中的泗水村、水北村和奋斗村增加集体收入20余万元。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吉林工商学院订购42万元龙井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农副产品,吉林建筑大学为包保的东盛涌镇勇成村和石井村各投资50万元用于加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围绕建强村级组织、建优村级干部队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党建促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制定出台《龙井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25条实施意见》,通过实施五项行动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在全州率先出台驻村干部关心关爱办法,实行“24+3+1”机制,通过在各个村成立党小组、关心关爱小组,加大对驻村干部的关怀力度。全力建设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充分利用龙井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争取中组部300万元专项资金,在智新镇明东村新建248平方米的全市首个党史党性教育馆,同步打造一处党建主题广场。

筑阵地,打造“智慧化”城市党建特色品牌。发挥“智慧”平台治理作用,成立全州首个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已录入居民信息65191条,解决民生事件5565件,群众评价满意度达到100%。按照“两区三中心一平台”模式全面推进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全城覆盖、开放融合、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制定《城市社区网格员绩效管理考评工作实施方案》,每月评选优秀网格员12人,良好网格员若干名,并给予一定数量的现金奖励。深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梨园街道,撤销社区党委,构建三级管理模式。持续加强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组建5个BTX建设指导组,深入开展“五個一”行动,全市231个党支部每月绿灯率始终保持在100%。

强引领,保障两新党组织稳步前进。全面启动“四红工程”,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成立5个党组织。全面升级“海兰江e站”非公党建指导服务中心功能,推行“筑梦”服务菜单,面向全市两新组织提供10套活动菜单、18个服务项目。依托“红色孵化器”以及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7个“暖心驿站”。开展“双报到”活动,组织4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与3个街道结成共建对子,动员18名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助推城市基层治理。以吉林省海兰江泛电商产业园为核心,整合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资源,打造龙井“红色电商圈”产业联盟,形成传统产业出商品,电商美团帮销售,快递物流送到家的“产销送”体系,累计帮助50余家企业,销售200余种商品,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

严管厚爱,强化干事创业新担当

坚持多元化“选”优干部、精细化“育”强干部、科学化“用”实干部、人性化“管”好干部,着力打造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选拔任用突出一个“优”字。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振全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五大工程”体系的实施方案》和3个配套文件,创新建立“一主三辅”联动机制,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主线,做好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选拔任用、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全力优化干部队伍功能结构。树立“凡提必一线”“凭实绩用人”“干部年轻化”导向,对于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考虑评先选优、提拔重用和职级晋升。

教育培训突出一个“活”字。实施“六提”工程加强教育培训,举办“双推双考双评”理论考试,254名干部列入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人选。组织55名中青年干部参加2022年龙井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加强现场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建设“1条红色教育路线+N个地方特色产业”的“1+N”现场教学阵地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监督管理突出一个“实”字。推行“12380”监督举报平台24小时值守制度,创新实施个项报告“四图一诺”机制,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发生。开展全市公务员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监督检查2次,共检查72家单位。通过微信公众号“海兰江党韵”平台发布“公务员那些事儿”13期,宣传公务员法律法规相关内容。

栽梧筑巢,释放人才发展新红利

着力完善人才工作的“引育留”机制,打造人才发展全链条工作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厚植人才优势。

搭台给位形成聚集优势。制定市人才工作要点、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人才发展三年工作规划。认真实施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征集包括农学等5个专业类别共9个培养计划岗位。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引进人才情况,摸排“人才助企”专项服务行动的人才引进需求,并形成台账。积极做好招才引智岗位征集工作,抓好招才引智人员待遇落实,发放租房补助16.45万元。

科学培养拓宽成长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线上”建立微信读书群,每月推送高质量书目供读,50余名人才在线交流分享心得体会。春耕备耕期间,建立科技培训微信群,利用“科教云”“吉农云”等直播平台向农民推送“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直播课、腾讯线上技能培训等视频;“线下”通过参观革命老区、举办干部培训班等活动,加强理论学习。

倾心引才实现雁阵集聚。充分利用在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项目现场、主要景区等地建立的82个返乡创业服务站,为返乡创业人员解决问题30余个。收集域外龙井人才信息150余条,纳入人才储备库122人。在海兰江党韵微信公众号开设“返乡品”专栏,对8名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宣传报道,帮助返乡企业宣传销售产品、推广业务,持续扩大返乡创业典型示范引领效应。(作者单位:中共龙井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若拙

猜你喜欢

全市党组织干部
清华党组织公开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