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何不信项羽的“三分天下”?
2023-03-30李晓巧
李晓巧
2200多年前,项羽用三年时间杀伐征战,消灭了秦政权,此后的五年,他主要与各路诸侯较量,尤其是与刘邦争雄,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楚汉之争”,其结果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在楚汉相争中,差点蹦出来个“三国演义”。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是楚汉之争的关键年份,张良向刘邦献计,只有充分调动韩信、黥布等将领的积极性,才能反败为胜,并最终打败项羽。刘邦听从张良计策,立韩信为齐王、黥布为淮南王,让他们全力进攻楚军。
此时的楚军援少粮尽,项羽“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就是有名的“鸿沟之约”。然而,刘邦采纳张良、陈平建议,违背“鸿沟之约”,追击楚军。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冬十月,因为刘邦约好的几路诸侯军队没有按期抵达作战地点,急于回乡的楚军回戈一击,反而使得刘邦的汉军主力在固陵大败。
刘邦遇挫总得高人指点,他向齐王韩信和魏相国彭越承诺,所攻下的楚地将按照他们的意愿,割给他俩作为奖励。此令一下,韩信、彭越“皆引兵来”。至此,汉军向楚军正式发起全面进攻。
韩信被后世称为“兵仙”,用兵果然厉害,战场上杀死了楚军大将龙且,把二十万楚军打得满地找牙。趁热打铁,刘邦令韩信率部猛攻楚军。
“楚以亡龙且,项王恐。”项羽派人去游说韩信,放弃攻打楚军,不要跟刘邦站在一条线上,自立门户,“与楚联合,三分天下而王齐”。这建议听上去很诱人:项羽、韩信共赢,尤其是把韩信放到了与霸王同等层级上。韩信到底有没有动心?
《汉书》记载,韩信没被项羽的“甜言蜜语”打动,尽管韩信的功利心其实也很强。原因是什么??
韩信当着部下的面,回复说客:“我跟着项王(项羽)干了好多年,他根本就没有重用我的意思,在他手下,我的最高职务就是负责警卫的郎中,我的建言和计策,项王从來不听,更不采纳,所以我改投了汉王。汉王重用我,任命我为上将军,把数万人的精锐部队交给我指挥,并且对我言听计从,才取得了如今大败楚军的战果。”韩信一席话将项羽派来的说客噎得哑口无言。最后,韩信以汉王(刘邦)“深信我,背之不祥”,拒绝了项羽的“好意”。韩信是打心眼里不相信项羽。
楚汉之际,波诡云谲,首先韩信无法判断项羽的用意和真假,作为“兵仙”也怕遭人暗算。再又战场瞬息万变,局势走向难以预料,韩信的一举一动岂不更加小心?而最重要的是,韩信看准了项羽的人品,在利益面前,项羽不会真正地考虑到别人。史料记载的项羽也确实是吝于对部属功臣的封赏。
当楚霸王感觉自己快支持不住,向昔日部下抛“橄榄枝”的时候,韩信断然回绝了他,而且还借此教育身边人,坚定攻楚的决心。不到两个月,项羽就被围垓下,随即就是大家熟知的“四面楚歌”和楚霸王“乌江自刎”。
其实,深层面来看,项羽的行为与秦末汉初世风浇漓密切关联。司马迁对夏、商、周三代及秦末社会风气曾作过一个精辟的总结:“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其中的“僿”,即指战国及秦朝的世风粗鄙而狡猾——这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在秦末项羽等枭雄的行事风格上。世风之下,概莫能外,甚至刘邦、韩信等人身上多少也有此类习性,所以,司马迁认为后起的汉朝借鉴了历史经验,“汉兴,承敝易变”,革故鼎新,重新推崇忠信风尚,用以改变世风,振兴国家。
总之,韩信之所以不信项羽的“三分天下”,既是对项羽的全面否定,也是当时世风的一个侧面反映。遗憾的是,尽管韩信看准了项羽的人品,却看走眼了刘邦,误判了自己的将来,这也许是当时历史人物的局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