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如何借助课后练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3-03-30黄伟平
黄伟平
在全面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后练习的形式更具创新性,且课后练习目的也有所变化,其不仅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很多学生的课后练习都缺乏灵活性,机械性问题突出。基于陶行知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课后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并且要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所学语文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课堂教育活动,而且还要认真对待课后练习,自主探究语文知识,以此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开阔语文视野。
1. 课后练习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课后练习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系统性的语文知识体系,还能锻炼其语文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这对规避学生的负面情绪是极为有利的。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时,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不能让学生养成“死读书”的习惯,而是要帮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通过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其语文学习效率,能在语文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存在方向不清的问题,而课后练习能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从而有效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课后练习,能够更好地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2. 通过课后练习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1 基于实际生活,布置针对性的语文课后练习任务
在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情况调查后发现,机械化完成课后练习的问题非常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知不正确,认为语文学习只是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从而得到教师与父母的表扬和认可。在此背景下,小学生虽然能通过语文课堂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语文核心素养也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任务时,既要充分考虑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要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语文世界的魅力,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通过自主完成课后练习任务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到《母鸡》这一课时,教师可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配套的课后练习任务。首先,教师在讲完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后,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小动物,然后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描述小动物的长相特征等。对于部分未见过小动物的同学,教师也可鼓励其描绘身边所见到的植物等物件,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课后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端正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且学生可以在描绘身边动、植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语文知识“活”起来,真正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美好。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且学生在认真完成课后任务的过程中,也能对语文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认识到语文学习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加认真、刻苦,取得更加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成果,这也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一致。
2.2 以学生为重心,通过语文课后练习提高其思维水平
虽然目前全国都在实行新课改,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在沿用以前的作业设计方式。但现在的教学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学生的思维也较为跳脱,对这种传统的课后练习方式较为排斥,甚至对教师也产生了不满情绪,不愿与其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非常低下,难以熟练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语文核心素养也很难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语文课后任务时,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与学习的良好习惯,适当地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信服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效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名为《蝙蝠和雷达》,在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就可以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设计相应的课后任务。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小动物,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特点,设计更具创新性与趣味性的课后任务。首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最了解的一种小动物,然后让学生描述这种小动物所具有的运动优势,并介绍这些运动优势在实际生活中的運用。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挖掘这些小动物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和精神,并教导学生今后要学习并发挥出这种伟大精神,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一课后任务有助于学生发散自己的语文思维,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很多小学生容易对语文学习感到无趣、乏味,认为语文课堂都非常沉闷,而这样的语文课后练习方式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能感受到探索未知的乐趣,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语文核心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著的提升。
2.3 在语文课后任务设计中,适当地融入微课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学模式也不可避免地被改变,其中以微课教学为代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微课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有趣、生动的教学氛围,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教材中文字的魅力,还能看得见、听得到文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声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中能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其语文综合素养也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后任务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及审美水平的提升,通过微课教学的模式,设计针对性的语文课后任务,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课后任务,帮助其更好地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能有效拓宽其语文视野,真正地实现素质语文教育的目标。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可通过网络平台查找一些与其相关的电影片段,并利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精心剪辑,制作成一条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视频,围绕这一微课视频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中心设计课后任务。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情,如果发现学生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不佳,且学生的抵触情绪较明显时,教师就需及时改变课后任务设计策略,在网络平台上传已制作好的微课教学视频,要求学生及时下载并认真观看,通过观看视频完成课后任务。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非常强烈的阶段,因此与传统的试题练习等课后任务相比,微课视频的形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小英雄雨来》的影视片段,深刻感受到其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精神,从而产生向雨来学习的念头。此外,观看微课视频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也与当前我国教育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都兴致缺缺,其主要原因在于以往的语文课堂往往都非常沉闷、枯燥,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与小学生好奇、爱动的个性特征不符。而微课教学模式则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全新且正面的认识,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能拥有一个全新的课堂体验,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明显有所改善。
2.4 设计合作型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国文化
结合以往的语文教学经验可知,虽然一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后任务,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巩固知识的作用,在课后任务完成后很快就忘掉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导致最终的语文成绩仍不理想。在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后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独立完成课后任务,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因此就导致课后任务完成质量不错,但最终的语文核心素养却没有明显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借鉴成功的语文教学案例,并结合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经验,设计合作型的课后任务,并要确保课后任务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积极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又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便于今后更好地走向社会。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节课为《女娲补天》,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中国神话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力也明显更高。而小学语文教师则可以布置特殊的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与同学探讨自己所了解的中国神话故事,并且需要在下一次课堂中讲述这一故事,且故事讲述中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当前小学生几乎都能接触到互联网,学生可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一些传统的中国神话故事,简单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思索这些故事的创作背景及意义,及神话故事所传达出的中华传统美德及精神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根本意义所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偏见,要让其明白语文学习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更是为了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布置课后任务时,要重视课后任务的探索性,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多元性,有效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让其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水平,为新课改的全面实行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日复一日地付出,不能一味地沿用以往的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方式,而是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创新优化,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课后练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关键环节之一,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要认识到课后练习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只有当小学语文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后任务,并督促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课后练习,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進一步确保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