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慧学课堂”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2023-03-30楼冠群

考试与评价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材探究思维

楼冠群

整合与拓展是目前小学数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面对整合教学后多出来的课时,教师们纷纷开展各种实践尝试:游戏课、绘本课、实验课、思维课……面对这些“追求趣味”“寻求整合”“凸显拓展”的课堂,似乎还缺少一些什么。带着思考,笔者进行了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慧学”课堂的开发和实践,以教材中的基础性知识为开发基点,有效选择素材、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并辅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力求打通课内外的通道,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整体性、系统性、拓展性。

一、透视现实教学下拓展课堂之尴尬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中,拓展型课程作为整合课背后的补充提升型课程,以其自有的灵活性、延续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因素,成为当下的一大关注点,我们期望通过研究,让拓展课程作为补充拓展性课程的同时,成为链接小学数学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有效载体。带着思考,我们进行了拓展课例的初尝试。

(一)一个案例触发思考——初尝试,有惊喜

惊喜一:目标明确,激兴趣。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简化版的游戏、适切的活动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惊喜二:内容融合,有内涵。将游戏与平移知识点高度融合,以“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大义释曹操”为故事背景引入,增加了课堂的历史文化内涵;

惊喜三:充分探究,再建构。学生有充分探索的空间,渗透符号意识、策略意识,精准表达、解决问题能力等,挖掘游戏之下的数学本质,最后的游戏开发,更是实现了知识的再建构。

(二)课堂现状——有实践,略缺失

初尝甜头,学校教师对于拓展型课例的设计和实践热情高涨,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对本校第一学段的学生、家长以及周边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和访谈,发现拓展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1. 目标缺乏适切性

有的课堂误把拓展课当作奥数课,过分拔高内容难度与能力要求,忽视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匹配度,未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层次需求。

2. 活动缺乏思维性

过于注重“绘本”“活动”“游戏”等教学形式,一味追求趣味性,脱离数学认知,对内容的探究浅尝辄止,缺少数学味,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

3. 内容缺乏序列性

目前的数学课堂形式多样,介绍数学文化、设计数学实验、改编数学趣题、阅读数学绘本……其中也不乏好课,但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随意性较多,更多的来源于突发性的灵感,课题的选择多凭教师的主观喜好,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划性。

二、探究深度学习下“慧学”课堂之开发

“会思慧学,拓展改变课堂”:基于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组织学生进行有序合作探究进入深度学习;实现更加广泛、深度和充分关联度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多元激活素材开发的渠道

我们说拓展课是对基础性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因此素材的选取非常广泛,好的拓展课程离不开有效的素材开发,素材一定是来源于教材或相关的核心知识,但又要高于教材,尽可能准备得丰富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 分类:挖掘素材

拓展课程的素材选取一定是基于基础性课程的,因此我们在素材的挖掘过程中可以从教材内容入手,对其进行有效地利用、巧妙地转化、适度地拓展。利用好教材中的“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思考题”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拓展的素材,但教师要有处理教材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 多源:盘活资源

实践证明,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拓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挖掘国际国内前沿教学资源,活用教育软件,也可以寻找数学相关的典故,例如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题名书等。

(二)多维激趣素材开发的形式

数学拓展课程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质上的拓展,即素材的有效选取,更要关注拓展形式表现上的趣味性。好的拓展課程设计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拓展课程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一、二年级数学教材,开发五种不同形式的数学课程表现:

1. 微说数学

借助微课形式,从思维小体操、数眼看生活、数学小故事三个类别进行设计、开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习渠道。

2. 智绘数学

借助绘本扩展教材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局限,通过合理重组、改编、整合,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情景化,再让学生根据概念理解创编“绘本”。

3. 实践数学

借助实物物的操作,在自主实验、合作互助的探究中,在问题情境驱动下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实验过程。在动手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4. 趣玩数学

引入与数学知识契合的数学游戏、魔术,将相关知识与游戏、魔术紧密结合,如七巧板、数独、华容道、魔方等。

三、实践会思慧学下“慧学”课堂之实施

数学拓展课的核心是基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根据一、二年级教材内容,提炼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设计不同学习主题的“慧学课堂”,构建数学文化、数学思维、实验活动、STEAM这“四慧主题”,针对每一个主题课程的不同类型与目标指向,我们开发完整的拓展课程序列,从而完善学习的数学拓展课程体系与实施流程。

(一)数学文化——整合拓展,开阔视角

我们对第一学段的“你知道吗?”进行了梳理并架构了整合后的课程,结合低段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拓展。我们不在是简单地介绍这部分知识的历史,而是充分包含数学知识点、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发挥其激趣、共鸣中国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数学思维——立足本质,高阶学习

我们以课内基础知识为生长点,立足数学知识的本质,将相关联的内容连成链、织成网、形成块、聚成球,理清知识脉络,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数学思考,让知识更有意义。知识在学生的脑中如果已经由点织面了,那么它会像一个“带钩的原子”,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大脑就能调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很多学生不善长根据已有线索合情推理,是因为知识在头脑中没有形成一个网状的关联结构,缺乏应有的“活性”。知识结构化不仅凸显了知识的本质,而且还表征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我们以思维研究为主题,通过推理由主题将生活相关内容统整起来,促进学生构建新系统,获得新见解。

(三)实验活动——任务驱动,拉长探索

数学游戏、数学魔术、数学实验这一类的实验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们设计适切的挑战目标,根据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比较浅、认识比较感性的特点,采用小话题切入,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拉长探索的过程,主动发现策略。例如拓展“平移”设计的数学游戏类《移形换位》《智取华容道》、利用“10以内加减法”设计的数学魔术类《神奇的骰子》。

(四)STEAM设计——综合运用,深度理解

知识是为解决生活问题而服务的,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需要综合运用,因此,“慧学课堂”应该立足于数学,而不只限于数学,以全科的视野来设计项目,用项目成果呈现对知识的运用、再创造和深度理解。基于“STEAM”教育视角,充分体现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进行STEAM数学拓展型课程的时候,在不断创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构建知识和技能。例如一年级可根据《人民币》设计STEAM课程《盲文制作》;二年级可根据《测量》设计STEAM课程《我来设计升旗台》;根据《观察物体》设计STEAM课程《桌子的“新”思》……

四、反思与展望

“慧学课堂的架构与实施研究”开展以来,丰富了学生综合探究的学习路径、开启了教师的全科互联的教学视域。

(一)从基本掌握转变为思维延伸——学习能力提升了

在慧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停留在表层的学习。教师更关注游戏、绘本、实验背后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去探索揭示它们背后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深度学习。

(二)从固定学习轉变为积极探究——学习方式丰富了

慧学课堂借助环境外力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化,让学生真正发现数学的本质,并从中探寻到为什么。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动手操作、同伴合作,不断体验从失败到成功,从而让学生走近数学、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形成数学品质,锻炼数学意志,培养数学气质。

(三)从被动卷入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意愿增强了

慧学课堂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将“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设计过程,将学生个体被动地卷入到数学学习中,外因的改变促动内因的改变,从而帮助学生个体形成数学学习的积极需求、兴趣和价值观念,最终表现在行为上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拓展课程的设计是当下很多教师都在思考与实践的,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情,对数学教材进行挖掘、扩充、延展,系列开发“慧学课堂”,对目前数学课堂进行补充和拓展,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富有挑战性、层次性的课堂任务,发展自我,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使每一位学生“乐学”“会学”“慧学”,真正发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形成数学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教材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