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快乐读书吧”,引导整本书阅读
2023-03-30蓝国安
蓝国安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快乐读书吧”这一专栏,并且每册中都有一个精心设置的主题。这一专栏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因此,“快乐读书吧”是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平台。与其它版本的教材相比,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更具有创新性,还能够很好地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的阅读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依托部编版教材的“快乐读书吧”,就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进行探讨。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以单元形式编纂的,其中每个单元都有几个主要的重点课文,一般是两个,并且课文中常会涉及到许多生字和句子,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完全掌握的。因此,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3—4节课才能完成一篇重点课文的教学,这就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做出反馈。
另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每一种课文的行文都有固定的模式,这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专注于教材中的课文讲解,并不会在教学过程中做太多的延伸教学,这会导致学生在进行整本书籍的阅读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甚至是一头雾水。
二、“快乐读书吧”的阐述
“快乐读书吧”从课外走到课堂上已经成为教育的趋势。实现整本书的阅读不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推进教育改革的要求。要实现整本书的阅读,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热情。
在全民阅读、新课标学习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不应只停留在课下,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已是大势之趋。“快乐读书吧”里的课外阅读,成为很多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为深入、有效地推广课外阅读,课本的每个单元都精心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栏目,其目的就是让师生重视课外阅读。然而,部分教师还并没有适应新课程的改革,仍然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机械地要求学生进行课文阅读。
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在阅读教材中推荐书目的书时,对于书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要点、所要表达的意境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更是觉得整本书阅读是件难度较大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些认知盲点,不仅会使学生无法享受整本书阅读的乐趣,还有可能会让学生对阅读丧失信心,甚至是对语文学习或是其它科目的學习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不加以改变,最终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学。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清所推荐书目与学生认知能力之间的落差,让学生能够理解书本当中的知识,发现其中的乐趣,实现推进整本书阅读的目的。
三、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以“单元”为根本,把阅读融入单元教学当中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紧跟教材的步伐,关注单元“快乐读书吧”的要求,把整本书阅读贯彻到课堂上,落实到课余时间中,做到教材内容与整本书阅读相融合。学习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要求学生阅读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将文学与科学相结合,以生动形象的语调,寻找生活中典型而又常见的例子,讲述科学知识。《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问到,“铁为什么会生锈?”“面包为什么放久了就会变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些例子,但从来都不会问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仿佛变成这个样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学生阅读之后,就会进行思考,把自己的想法与答案相比较,在阅读当中发现很多新奇的事物。
2. 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整理阅读思路
这个时候,笔者就会为大家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因为光的反射和折射,我们的太阳光本来就有很多颜色,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下完雨后空气中的小水珠,就能从不同方向把太阳光折射和反射出来。那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猜猜,水会不会炸毁房屋?”“水怎么可能会发生爆炸啊,不是只有火才会爆炸吗?”“水爆炸是不是会发生水淹啊?”“既然大家都不知道答案,那我们一起从书本里面找答案,我们一边看书,一边思考文中的问题吧!”此时,教师应看准学生有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带着刚才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很多自己未曾想过的问题。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思考问题,再看答案。这样能够带着问题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3.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根据“快乐读书吧”所推荐的书目,有些书目在语言表达、内容主题上与当下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差距,给学生的阅读与理解造成了较大的障碍。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当中产生的困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书本当中的知识。例如,《看看我们的地球》这一本书中,作者李四光向我们介绍了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但有些学生不能理解地球各种结构的知识,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石圈是由于地壳运动,使地表和地底的岩石位置发生变动而形成的,学生的小学知识水平并不能理解地壳运动,但可以举一些例子,让他们知道地壳运动会产生哪些现象。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困难,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学习到新奇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如何将课外阅读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
1. 丰富课外阅读形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处在好奇心较重的年龄段,对于事物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但是小学生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如果课外阅读单单是让小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字阅读,就会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减少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热情,而枯燥乏味的阅读形式还会造成小学生的抵触心理,对今后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时,要丰富课外阅读的形式,使课外阅读能够更加多样化。
2.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近几年,我国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现今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分深入了。因此,在进行小学课外阅读时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加强指导,但是在指导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学生才是课外阅读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灌输式的传输和指导,如果将主体搞错了,会导致课外阅读的效果大打折扣。
3. 扩大课外阅读范围
小学教师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需要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扩大阅读范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提高。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还能将课堂知识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是一举两得的方法。
除此之外,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解惑,教师进行引导可以让小学生就课堂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学习,从而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更加集中注意力,在课外阅读学习中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 组织课外阅读实践
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除了简单的文本阅读外,还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活动,做到寓教于乐,通过进行阅读时间活动增加学生越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加沟通,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的提高。
五、实施“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
1. 自读与共读相结合丰富阅读体验
整本书阅读的内容比较多,所需的阅读时间也比较长,但课堂上的时间有限,不能把整本书都阅读完。所以,教师可以组成“课前自读”“课中导读”“课后精读”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行有梯度的阅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挑选重要的内容进行阅读,剩下的内容学生可以课外自己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教育家吕叔湘曾说:“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
由此可以看出,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是抱着“应付”的心态,没有耐心把整本书看完,都是把书本随便翻一翻,一带而过,其实什么都没有学习到。对于小学生来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大工程”,而且有很多学生的自觉性并不高,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安排。整本书一天内阅读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把整本书拆分为若干部分,制定阅读时间表,以一周为例,安排学生在这一周时间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把任务落实到每天当中,课外阅读哪些章节,在课堂上阅读哪些章节,从这些章节当中学到了什么?
除此之外,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不能只注重读书的数量,还要重视读书的质量,采取合适而有效的指导,把课堂与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品质,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整本书阅读的目的。
2.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促进思维提升
有些学生喜欢泛读,所谓泛读就是在浏览的时候只抓住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章节内容,通过这些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形成整本书的大概内容。而精读则能够对书本的知识进行自我吸收,通過思考得到升华,但这并不意味着精读比泛读更加好。
理论上来说,我们提倡精读,通过精读才能更加了解书本的知识。但其实泛读更适合我们的学生,因为不是所有学生的思想境界都能完全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对于很多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的学生,泛读反而能够让他们了解得更多。有些学生太专注于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容易钻牛角尖。在提倡泛读的同时也要重视精读,把两者相结合,在细节以及重要情节中选择精读,达到高效的读书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既要学会整体泛读,也要进行部分精读,学会找出书本中重要的知识点精读,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专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机会,也促进了学生阅读整本书。对整本书的阅读就是真正的阅读,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
*本文系2021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依托‘快乐读书吧’,引导整本书阅读”(课题立项编号:ZJKTY21093)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