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卡江门,一路“狂飙”

2023-03-30果小桃

世界博览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会肠粉狂飙

果小桃

如今,影视作品逐渐成为最好的旅游广告:《乔家大院》带火了山西一众大院;《长安十二时辰》让西安当时的旅游热度上涨了22%;《山海情》让一直在旅游市场名不见经传的宁夏一时间成了热门……

今年年初,随着电视剧《狂飙》的热播,整个朋友圈被《狂飙》刷屏,打开社交网站大家都在讨论高启强和安欣,每天跟着追《狂飙》,不仅被种草了张颂文老师的演技,也被种草了京海市,也就是本剧的拍摄地——广东江门。不过确切的说,是被张颂文老师种草了江门这座城市 ,他在拍摄本剧时专门为这个广东的宝藏城市写了30多篇微博,简直就是一个被演戏耽误的旅行博主,他笔下的江门比剧里还要吸引人,于是笔者打了个“飞的”,在冬天飞到了广州,又自驾来到了江门。

从广州到江门自驾只需要1个半小时,如果自驾不方便也可以选择高鐵到江门站。不得不称赞一下导演真的很会选目的地,江门的“宝藏”都被导演在剧里呈现了。

如果说《狂飙》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地方,那非旧厂街莫属。旧厂街算是剧中最重要的地点之一,高启强从受人欺负的鱼贩到黑社会大哥,几乎都和旧厂街有着很深的联系,尤其是高启强兄弟的“奋斗史”大多数都发生在旧厂街。剧中旧厂街的取景地,就是江门的十三墟街。剧中高启强和安欣偶遇的那个街口、强盛小灵通店,居然都可以在三十三墟街上找到原型,连店铺名都一模一样。不仅如此,很多人来到这里会觉得很眼熟,原来除了《狂飙》,《误杀2》《除暴》等电影都曾经来此取景。

三十三墟街可以说是最有江门韵味的地方,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街道名字,而是墟顶、北街、长堤等历史街道的统称。其中墟顶是江门的起点,明初,这里因繁荣的船运发展出了一个墟场(集市)——江门墟,今天的江门市区便由此而来。三十三墟街这个名称源于水埠头三十三级青石板梯,该石板梯建于清朝光绪年间,两侧商铺林立,见证了江门城区数百年风雨沧桑和光辉繁荣。其实不光是三十三墟街,整个江门市在飞速发展的时候都没有摒弃历史的痕迹,而是将它们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这种兼容并包的地域特色让江门无意间成了影视剧钟爱的取景地,前后共有近百部影视作品在江门拍摄。有专家表示,“无论国内的电影还是电视剧,可以分为古装戏、现代戏和民国戏三部分,前两种类型很多影视基地都可以满足,唯独后者适合的拍摄场景较少,而这恰恰是江门所独有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江门将几段历史的风格完整地包容到了一起,可以在这里拍年代跨度很大的戏。”江门的骑楼、洋楼、墟街自建成之初一直绵延到现在,不光数量众多,而且风情十足,为影视剧拍摄提供了“天然影棚”。除去特色建筑外,江门的各色风情也为影视剧拍摄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想体现迅速发展的城市面貌,发展大道、枢纽新城、商圈航拍便是都市的味道;想拍出别致的田园风情,新会石板沙、睦洲镇莲子塘村赋予画面浓浓美感,水稻、油菜、格桑花、落叶杉自成一道画卷;想拍黑白两道进行利益勾兑,台山青山咀能够提供紧张而神秘的交易氛围……而江门独特的华侨文化还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这里,路过一栋建筑、一家商铺、一个街角,说不定就能邂逅一幕影视剧中的同款场景。

回到三十三墟街,这里应该算是江门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作为广东少有的不禁摩托车的城市,骑个“小踏板”,戴个小头盔,学着强哥在这里骑上一圈,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实际上,自从《狂飙》热映之后,三十三墟街里游客的“模仿秀”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戴着墨镜模仿强哥的比比皆是,当然大部分游客还是一边比着手机里的剧照,一边选择角度“打卡”。最热门的“景点”莫过于2805号的广博文具店,蓝黄相间的照片不光在剧里吸引眼球,在街上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店铺,店主要是开发点“周边”产品肯定会赚个盆得钵满。

在电视剧中安欣和高启强见面的街角成了游客们争相拍照的热门景点。

广东江门, 蓬江区的三十三墟街是电视剧《狂飙》取景地,前往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除了情景“打卡”,在三十三墟街的美食打卡也是必不可少的。《狂飙》中虽然没有刻意地描写美食,但是强哥最爱的猪脚面可是在全国各地都开了花。随便在哪个城市打开一个外卖软件,“强哥猪脚面”总是能在推荐菜单中找到。其实,作为广东地区的传统美食,猪脚面在江门根本不用宣传,从排档面馆到新旧茶楼,从粤菜餐厅到星级酒店,处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猪脚面卖相粗犷,但却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在三十三墟街,十几块钱就能吃上一碗,一个人足够吃饱,可以说非常实在。在《狂飙》里,强哥家里贫困的时候买一碗猪脚面,“妹妹吃猪脚,弟弟吃面,我喝汤”还是挺写实的,也侧面说明了这里的猪脚面分量足,很实在。

虽然猪脚面每家都有,但是做法各具特色,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不过推荐一定要选“外海面”,这可是江门独有的面条,有上百年的历史,可以算是江门独有的美食名片了,还在2007年成了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海面”在和面的时候要在面粉中打入鸭蛋,并且不断揉搓,这样能使面条的弹性更大,吃起来更加弹牙。和好面之后,还要用“竹升”反复压打。竹升其实就是竹竿,不过广东人觉得“竿”与“干”同音,寓意不太吉利,所以就改叫竹升,用几米长的大竹升反复压面,最终整个面团变成了薄薄的一片,细细切过之后还要挂在外面晾干,这样竹升面才算做好。“挂面”的场景不光是很多老广的儿时记忆,也给游客带来了新奇的体验。

除了强哥的猪脚面,安欣同款的肠粉也让游客们心心念念,肠粉在广东地区处于什么地位呢?在《狂飙》播出的时候,广东地区热搜讨论的不是剧情如何,而是演员在剧中吃的肠粉为什么不加酱油呢?!如此没有“灵魂”的肠粉让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而导演还专门做了回应:买来的肠粉都是配了酱油的,但演员在剧中吃的时候都没有加,因为酱油很容易粘在脸上,演员的妆容易脏,那就得补妆之后重新再拍一遍,所以演员在吃的时候只能“忍痛”不加酱油了。肠粉虽然不是江门特产,但来了江门一定要吃一次肠粉,因为这里的肠粉很地道,肠粉加粥也是本地老广的日常早餐。这里调肠粉的酱汁主基调是鲜甜,一般还会用上等的酱油、冰糖、高汤和适量的水来调配,每一家都不太一样。在三十三墟街有一家开了40年的河记肠粉店,满满一碗肠粉不超过8块钱,基本都是5—8块之间,粥也就10来块,来三碗安欣同款肠粉保证吃到撑,而且这家河记肠粉用料特别实在,大块肉大块鸡蛋,简直要被江门的物价便宜哭了,据说吴彦祖拍《除暴》时也经常光顾这家店。

除了传统美食,江门人并没有忘记创新,在离三十三墟街不远的江边里,狭窄的老城区街道中就诞生了如今火遍全国的奶茶店——喜茶。而在江边里的这家喜茶“创始店”如今也成为了众多奶茶爱好者的打卡地,在不大的店面里不僅记录着喜茶从一个小小的奶茶店到全国连锁的发展史,还有江门限定版的饮料。吃饱了,逛累了,还可以去三十三墟街的长堤广场休息一下,还能看到高晓晨同款的游戏机和充气游乐场,广场上老太太跳着广场舞,老头随意坐在树下休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江门人这种慢悠悠的生活始终没有改变。

台山花桥村的骑楼。

《狂飙》另一大取景地是江门台山市,属于地级市,由江门代管。从江门市区出发4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台山市区。台山还保存着非常完整的近代骑楼建筑群,无论是面积、规模、类型和完好度,在广东各个城市的近代建筑中都是非常珍贵的。

还记得高启强带着检查组的徐忠考察强盛集团负责的改造街区这一幕吗?就是在台山市中心的台山历史文化街区拍摄。笔者很喜欢这个安静的历史街区,时间仿佛回到上世纪60年代,走在里面,浓郁的岭南气息扑面而来。传统的骑楼、绚丽的彩色玻璃、中西合璧的立柱雕花,还有那些百年老店,无声地述说着曾经的繁华。这个街区也是著名的商业街,一到晚上就会有好多小吃摊摆出来,大家骑着摩托车,坐在小凳子上,一边聊天一边吃着本地小吃……一天就这样慢慢过去。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一栋骑楼上的雕花都不相同,每一栋骑楼的建筑风格也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台山是著名的侨乡,在全世界有400多万侨民,从1900年左右开始,台山人就从家乡出发去全世界打工,回来以后,把西方的建筑风格也带了回来:罗马式、希腊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建筑风格在这里杂糅,融合在一条街道上,这也成了台州独特的骑楼风格。这些骑楼大多都有百年的历史,1904年,在美国的知名商人陈宜禧毅然回国后就在家乡台山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条由国人自筹经费、自行设计、自行修建和管理的民营铁路——新宁铁路。便利的交通让台山迎来了侨汇投资的高峰期,台山当年的侨汇之巨令人惊讶:仅仅在20世纪30年代,台山每年的侨汇就达到了3000万美元,区区一个小县城就占据了当时全国侨汇的三分之一。这让台山从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现代城镇的格局,华侨和乡民从一开始就接近西方国家的资本运作方式,采取集资入股的方式,建立基金、制定章程、统一规划后进行施工,建筑的高度、深度和公共空间都有标准。除了修建城镇和住宅,还建造了碉堡楼、学校、医院等设施。台山也是中国最早抛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城镇之一,在当时由侨资支持的新式学校,密度之大在那时候的中国绝无仅有。

还有一座著名的建筑梅家大院,这里是拍摄高启强和高启盛吃最后一碗猪脚面的地方,也是警察李响和高启盛最后决战的地方。李响掉下去的那栋大楼,终于被我在梅家大院找到了。

梅家大院于1931年由当地梅姓华侨创建,大院拥有108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 ,故有“梅家大院”之称。大院的建筑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虽然每幢楼宇规划整齐,但外形却各异,整个大院的每幢建筑物经过了7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原貌保留较为完整。不止《狂飙》,这里也是很多电影喜欢取景的地方,还记得《让子弹飞》里的鹅城吗,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简直就是天然的影城。

台山不只有历史韵味浓厚的骑楼,还有美丽独特的田野风情和自然景观。镜平翠绿的丝绒稻田,蜿蜒曲折的小村小路,在乡间田野中时不时冒出的咖啡店也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老玩家”来到台山,最先想到的却是出海。台山拥有很长的海岸线,紧贴海岸线有两座不小的岛屿——上川岛和下川岛。这些年随着台山旅游业的兴起,两座岛上都修建了不少度假区,便利的设施配合岛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可以说是周末海边“躺尸”的最佳去处。由于环境保护得力,这两座岛的海水非常清澈,坐在海岸边,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南海,海天一色,美不胜收。

在台山除了游玩,品尝这里的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打卡项目。靠海吃海,台山的海鲜久负盛名自不必说,不过最不能错过的非台山的黄鳝饭莫属。黄鳝饭从台山起源,在江门街头都可以看到,在台山,满大街都是黄鳝店,店里摆着一排排的砂锅,正在尽力焖煮这份美味。和传统煲仔饭煲煮的原理不同,台山黄鳝饭的做法是靠“焖焗”,一道饭三步走,把黄鳝用到了极致:鳝骨熬成的汤煲饭,煲好的饭再加入膳肉和鳝血一通猛炒,最后再放回砂锅内焗。江门人爱黄鳝的理由也很足:鲜活的黄鳝营养价值高,有“水中参”的说法,很滋补。它还含有丰富的组氨酸,主打一个“鲜”字,而台州黄鳝饭的一通操作,算是把鲜味发挥到了极致。在梅家大院的边上我还找到了一家宝藏餐馆,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瞬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餐馆的建筑风格实在太古朴了,但是出品的台山黄鳝饭味道绝了。

低调的江门居然还有一个响当当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

开平是江门的一个县级市,碉楼可以说是开平的一大名片,在16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有1800多座碉楼,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连绵不断,非常壮观。虽然开平碉楼并不是《狂飙》的取景地,但《让子弹飞》等一些大片曾在此拍摄。碉楼的美是很有张力的,它最初是人们为了居住以及防范自然灾害而修建的建筑,但侨民在建房子的时候还加入了自己的审美,于是西洋的城堡被搬到了岭南的乡野,多立克列柱、哥特尖卷拱、爱奥尼克卷涡等装饰都被用上了,就有了这中西合璧的风格。在这里每一个窗裙、窗楣、甚至花纹的雕琢,都经得起细看。

很少有人提起的赤坎是开平一个沿江的古镇,古镇边的这条江最终流向澳门。赤坎在古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开墟不晚于1673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侨眷和侨汇的支持下,600多座骑楼沿潭江而建,金铺、烧鹅店、洋布洋服店、杂货店等商铺一应俱全,组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很难想象,在一条街上,欧洲的教堂和中式祠堂能同时出现,而在赤坎古镇就能找到。

现在赤坎古镇的本地居民已经全部迁出,这里成为一个景点,《一代宗师》《醉拳》等电影曾经在这里取景,经过改造的赤坎古镇更像一个影视城,但又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影视城,赤坎古镇有一条经典的游览路线:传统手信街——文化街——欧美风情街——时尚购物街——传统酒店街——作坊街——南洋风情街。

侨民们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广东江门开平,理发店里几个当地人一起唱粤剧。

赤坎镇有着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

新会的工人们正在晾晒陈皮。柑橘取皮的刀法很有讲究。

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的京梅村是国家級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世界的武术蔡李佛拳的发源地。“忠勇尚武”的武术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京梅人。

新会是江门下面的一个区,剧粉们还记得安欣受到表彰的那个大礼堂么,现实的取景地就是江门新会大会堂,很遗憾不能到里面看一看,只能在外面拍一个全景。

新会学宫距离新会大会堂步行2分钟,我愿意称它为“广东小故宫”——很少在广东地区能看到如此红墙绿瓦的建筑。新会学宫其实是孔庙,所以在这里的祈福牌上能看到很多学生的许愿和祝福,虽然建筑风格很北方,但是在里面看到了很有岭南风格的香火,这在江浙都很少看到。

除了《狂飙》带动起来的新景点,新会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有太多可以载入历史的故事可以讲述。在距今700多年的新会崖门,爆发了一场影响宋元王朝更迭的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中国四大海战之首”——浴血奋战23天后,南宋战败,无数将士用生命让后人感受到忠义气节。著名诗人文天祥便是在此战役中被俘,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此后,文天祥在土牢中度过三年,但他依旧坚贞不屈,创作出传诵至今的《正气歌》。如今,这个古战场的遗址成了公园,根据历史资料以1∶1比例修建成南宋战船模样的大门,结合历史遗迹建造的浩气广场都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文天祥的气节。据记载,在宋朝大势已去之际,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赵昺,带着传国玉玺投海殉国。自此,宋朝的国器传国玉玺失去踪影。为铭记这段历史,浩气广场将地形建造成铜钱状,同时广场中央还竖立着一尊全国最大的仿传国玉玺的雕塑。到了清代,在这里修建了崖门古炮台,自建成之后,曾多次击沉倭寇和葡寇的贼船,也曾挫败了英国侵略军东西包抄虎门的意图,支援了林则徐虎门抗战。因此,崖门古炮台在1958年获得了周恩来总理“崖门古迹很有纪念意义”的肯定。如今,崖门古炮台是景区内另一著名的景点,更是广东省沿海现存最大的单体古炮台。

新会还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梁启超的故乡,他的故居纪念馆就坐落在新会的茶坑村,这里也被称为“广东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名扬海外的武术家陈享也是新会人,这位武术家的名字可能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提到“蔡李佛拳”,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陈享就是“蔡李佛拳”的创始人。“蔡李佛拳”不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拳馆或联会,弟子超过1000万。想知道陈享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绩?不妨去他的故居一探究竟。

新会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独木成林”,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写的就是这里,拜语文课本所赐,独木成林的知名度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提到新会,不得不说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新会陈皮。《狂飙》中也特地提到过,就是高启强送给“干爹”的新会陈皮。只要来过广东,都会听过这么一句话:“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老姜和禾秆草的价值,或许只有老一辈的广东人才会知晓,但提到三宝之首的“陈皮”,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不光在中国,整个华人世界都对陈皮情有独钟,而新会陈皮则是陈皮中的佼佼者,在2006年,新会陈皮还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陈皮,讲求的是一个“陈”字,存放的时间越久越珍贵,在广东地区有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说法。

如此珍贵的陈皮,底子肯定是非常重要,新会陈皮之所以名声远扬,大部分功劳归于新会特色的柑橘品种——新会柑。这种柑橘的果肉常带酸涩,很难入口,如果不是果皮能制作陈皮,这种柑橘可能早就被淘汰了,直到今天,人们对新会柑大多也采用“取皮弃肉”的方式。新会柑皮厚并且储藏桔皮汁液的“油室”大,非常适合制作陈皮,才让这种柑橘留存下来并且成了“摇钱树”。不过剥下来的柑橘皮,经过晾晒干燥后,还不能叫陈皮。当年制的或贮存不足3年的,一般被叫做柑皮或果皮。只有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放置,陈化3年以上的,才能叫做陈皮。作为明清两代的御用药材,新会陈皮制作工艺十分考究,每一道工序都遵循古法,一丝不苟。就连切开柑橘取皮的刀法都有讲究,保存完好的新会陈皮都是三瓣开花的样子,这是源于新会陈皮开皮的两种刀法:二刀法是最传统的手工工艺,片张最大,而且不能用机器代替,这种刀法从柑橘顶部下刀,在从果蒂右侧弧度划一刀,第二刀将另一边的果皮一分為二,整体呈丁字状,果蒂只在其中一瓣皮上;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发明了可以用机器代替的三刀法,以果的底部为中心入刀,分成均匀三片,果蒂与三瓣皮一起连接。不管哪种刀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新会陈皮不光好吃、好用,还要好看,新会陈皮的制作之精细可见一斑。在新会还有一个陈皮村,走进陈皮村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都在卖陈皮,除了卖陈皮,还有陈皮宴和陈皮冰激凌。来了就一定要试试陈皮冰激凌,有一种淡淡的咸味和清香。

作为著名的陈皮产地,新会的美食自然也少不了把陈皮作为辅料。新会古井烧鹅是江门新会的传统硬菜,也是江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出产自新会,烧鹅表皮有迷人的琥珀色,口感上会更偏甜口,和广东其他地区的烧鹅不同的是带着一股淡淡的柑橘清香,当然是因为里面加了陈皮。在新会随便走进一家餐馆,除了烧鹅,一定也有其他陈皮辅佐的菜,比如陈皮红豆沙、陈皮骨、陈皮鸭、陈皮蒸鱼,陈皮番茄……在新会,可以说,万物皆可陈皮。广东人懂得陈皮的好,不管是夏日吃冰沙还是冬季煲汤,加上两三片陈皮,就是地道的广味。

在广东的众多城市中,江门确实不太起眼,但不管是在剧集中还是真实的生活中,这里都拥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来江门,来这种岭南之城走走逛逛,你会发现它的宝藏之处。

(责编:昭阳)

猜你喜欢

新会肠粉狂飙
逐光·葵意时钟
——新会葵艺创新产品设计
条 件
风暴来了!新会非药品遭严查,明令水产非药品类不得销售、立即停止经营
剑气凛冽起狂飙
吃一碗最“正”的肠粉
波士顿狂飙
TWICE AS NICE
四邑方言新会话的声韵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