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明娟:从『受益者』到『行动者』,我和公益共成长

2023-03-29王蓓蓓汪瑞华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8期
关键词:助学二十大资助

◎文/王蓓蓓 汪瑞华

自北京参加完党的二十大回来,苏明娟一直很忙。

从2022 年10 月27 日的第一场工行安徽省分行宣讲,到11月11 日铜陵市义安区的进村宣讲,短短半个月时间,十多场线上线下宣讲活动,把苏明娟的工作日常排得满满当当。

每一场宣讲,苏明娟都会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无比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对我来说,除了责任和使命,也是一种传递,就如同希望工程公益事业一样,传承下去。”

希望工程最早的“网红”

1991 年,她因一张“大眼睛”照片,走入公众视野;2002 年,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如愿考取大学;2018 年,她拿出积蓄作为启动资金,设立“苏明娟助学基金”;2021 年,成为“工银光明行”品牌形象大使……出生于1983 年的苏明娟,和公益事业一同成长。

苏明娟出生于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乡村生活。

8 岁那年,苏明娟被当成主人公拍下“大眼睛”照片。当时,她还在安徽金寨的张湾小学读一年级,每学期六七十元的书杂费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如果没有希望工程的这张照片,我可能就要面临失学。”苏明娟回忆道。当时,《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来到金寨探访,她正趴在桌子上写字。受到纯真炽热的眼神所感染,记者将这个画面定格在了镜头里。

苏明娟给孩子们送书包、文具

对于当时的苏明娟而言,那次拍摄并未在年幼的她心中引起太大的波澜。

天不亮起床,每天徒步20 里地去上学,坐在没有照明的教室里念书……似乎一切都在照旧。对求知的渴望,让她始终饱含热情。因为她深知,唯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

时隔三年,也就是1994 年,苏明娟第一次看到那张改变了她生活的“大眼睛”照片。彼时,这张照片已经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认可,被选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标识,被国内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许多人在看到这张照片后,内心的爱和善意被唤醒,纷纷为濒临失学的农村贫困儿童倾囊相助。“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资助,再也不用担心交不起学费,并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顺利读完了大学。”苏明娟说。

得到资助的不仅仅是苏明娟一个人。在遇见希望工程之前,她就读的小学由一个旧祠堂改建而成,十分简陋。在各方资助下,这所校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正式建成,那里建起独栋3 层小楼,教室宽敞明亮,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和电脑……此外,还有许许多多贫困儿童得到了资助,通过上学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改变了自身和家庭的命运。

从希望工程代言人到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团委副书记,到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再到党的二十大代表,可以说,从小到大,苏明娟都是一名公众人物。身份的切换,也给她带来不小的压力。“有质疑,也有认可,但好在自己心态比较平和,一切顺其自然、勇敢面对。”向来沉稳、低调的苏明娟总是这样说服自己。

转的是型,不变的是心。虽然头顶着无数光环,但同时她也是一位普通的妈妈、普通的银行职员。在日常生活中,苏明娟会教育孩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也会偶尔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回到曾经的母校,用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以及身边人。

公益事业从未间断

公益,这个当下十分火热的词汇,在苏明娟30 多年的人生经历中,其实从未缺席。

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997 年,刚上初二的苏明娟,主动将资助得来的600元钱汇给了宁夏的一个回族小姑娘,帮她圆了求学梦。

进入大学后,学校为她设立了助学补贴,社会爱心企业也提出要资助她大学时期的全部费用,但都被苏明娟拒绝了,她给希望工程写了封信,要求把自己每月900 元的助学补贴转给更需要的贫困学生,而来自企业的捐款,苏明娟也没有收。苏明娟说,学校已经免去了她所有的学费,而已经长大的自己也有能力养活自己,不能再接受社会救助,大学的课程也没有那么紧张,课余时间完全可以去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这么多年希望工程已经帮助了她很多,现在应该把希望留给更多更需要的人。

不仅如此,苏明娟每个寒暑假都会回到金寨希望小学做代课老师,还会给孩子们背回去各类书刊,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学校里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苏明娟也都会积极踊跃地参加,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如果身边人不问,她也从不主动提及自己就是“大眼睛”女孩,就怕大家对她有什么特殊关照。

当然,苏明娟的助人之路还不止于此。

2005 年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公益之心的苏明娟进入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她将上班后的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之后每年定期捐款,从未间断。不仅如此,苏明娟周末还会去孤儿院做义工,坚持资助贫困大学生。

2012 年,在苏明娟的引荐下,希望工程与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对接,在大别山金寨县援建了工商银行希望小学,目前,行内捐资超100 万元。

2018 年,苏明娟拿出个人积蓄3 万元,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用来帮助那些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风险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跟自己一样幸运,得到帮助,进而用知识改变命运。基金一经建立便吸引了大量的社会爱心人士,很快就收到几十万的捐助。至今,该基金已筹集善款490 余万元,参与援建了5 所希望小学,520 多名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关注,也让苏明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公众形象来推动社会公益。

苏明娟说,这些年来置身公益的所见所感,不论是偏远山区还是西藏高原,让她真正见识到公益给社会带来的力量,也让她愈发对这项事业充满责任感。

更多人参与,更多人受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回来后的苏明娟,再谈参会感受时,说的最多的还是教育,这也是她最关心的内容。

这让她看到了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坚定了她置身教育公益的决心和信心。虽然身兼数职,但凡有时间,苏明娟都会抽空回到学校。“去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希望能够给更多孩子带去正能量,尤其是留守儿童,用关爱照亮他们的成长路。”

2006 年,“大眼睛”照片版权拍卖善款30.4 万元,全部用于援建西藏曲水县希望小学。“目前在校生有1000 多人,走进校园,看到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明亮的教室,很高兴,也很欣慰。”苏明娟如是说。

如今,再被问及对于公益的理解,苏明娟颇为感慨:“从‘受益者’到‘行动者’,一次次公益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字:爱。”

长期坚持公益的苏明娟,在工作之余,也积极向身边朋友和同事宣传公益,就像接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把爱心和善意传递下去。因为她深知,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要让很多人都来做一点,更多人参与,才会有更多人受益。

猜你喜欢

助学二十大资助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