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雄市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2023-03-29李凤梅

源流 2023年2期
关键词:珠玑南雄市南雄

李凤梅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南雄市榜上有名,是广东省入选的4个县(市、区)之一,也是韶关唯一入选的县(市、区)。

南雄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与江西赣州接壤,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界点,是中国银杏之都、黄烟之乡、恐龙之乡、国家产粮大县、广东农业大县,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

南雄是中央苏区县、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情报救“朱毛红军”、南雄水口战役苏区保卫战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红军长征曾经经过南雄,如今的南雄正在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南雄是南方三年游击战的主要根据地,陈毅同志在南雄梅岭写下了著名《梅岭三章》。

近年来,南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出台《南雄市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等财政、金融、用地、人才等支持政策,制定《南雄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县创建方案》等组织领导、机制创新、创建投入等保障措施。

富里村荷花绽放

该市以创建全国苏区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县作为目标和定位,以乡村治理为重点方向,以“擂台赛”“积分制”为手段,通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通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四大路径,推动创建任务落实。

大会的强音迅速传遍南粤大地,强烈激发全省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本刊将继续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从本期起对广东的“县域经济”“美丽城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予以持续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南雄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县”。2021年。南雄乡村振兴局获评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珠玑镇获评第二届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全省六强镇”。全市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牢牢守住了两条底线

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南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和效益增加。一方面,出台《南雄市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及配套政策《南雄市粮食生产奖补方案(试行)》,撬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方面,积极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制定《南雄市撂荒耕地复耕灭荒工作方案》及奖补政策,建立工作台账和复耕计划,累计复耕复种3.03万亩。另一方面,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印发《南雄市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等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项目,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8.47万亩。

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市各镇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各镇制定《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摸排月报制度》,明确各帮扶单位成员作为监测帮扶联系人,对全市5619户脱贫户全部进行结对帮扶。

1.黄金葡萄基地

2.嘉宝果基地

产业基地遍地开花,乡村振兴处处结果

传统种植产业和特色种养产业渐成规模化现代化。全市各镇坚持把产业扶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积极落实“以奖代补”政策,以及搭建最美乡贤发哺路。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镇级农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创建丝苗米、南药、丝苗米产业园(扩容提质)三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千亩镇级特色产业基地26个,创建200亩村级基地217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规模达到9.9万亩。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示范合作社27家、示范家庭农场54家,农业协会2家,成功申报粤港澳菜篮子基地5个,全国地理标志产品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粤字号品牌28个。

新能源产业势头强劲。全市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如古市镇丹布农光互补项目。该项目是华电广东公司“百万光伏”重点项目之一。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同年11月30日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年产值1500万元,实现税收195万元。并在光伏板下种植金银花等中草药,大幅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又如百顺镇朱安村风电项目于2020年12月28日动工,于2021年12月18日完工并网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49.9MW,安装建设17台单机容量为3MW的风力发电机组和一座110KV升压站,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用地总面积约275.36亩。

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宜居水平明显提升

宜居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底色。南雄以美丽乡村和“139+”美丽圩镇建设为突破口,全域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该市以雄州街道、珠玑镇、湖口镇、邓坊镇、水口镇等5个镇为中心打造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以示范片串联每个乡镇,形成5条具有南雄特色的示范带。加快推动圩镇与村庄一体化发展。

按照先整治,后提升,先建设,后奖补,全域推进的原则,围绕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的要求,南雄举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擂台赛”。全市各镇村积极响应,目前已有18个村在擂台赛中脱颖而出,进入最终建设名单。目前已完成江头镇、珠玑镇、全安镇等7个美丽圩镇建设,建成53个干净整洁村,125个美丽宜居村,30个特色精品村,四小园6492个,美丽庭院11159个。

该市用乡村运营理念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以及资源资产等串点连线成片,打造“古巷新街”、“红层沃土·缤纷湖珠”、和“粤赣驿道”三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共计71公里,发展32间农家乐和民宿,带动沿线6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到30万元以上、农户年均增收超1万元,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文明风尚入人心,乡村治理显成效

3.古市镇丹布农光互补项目

4.老区乡村振兴“光亮工程”

5.江头镇

6.特色稻田

7.珠玑镇灵潭村、洋湖新村

南雄各镇街精准赋能,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制定村规民约,提高乡村自我管理水平。组织各村各社区制定修订符合时代精神的村规民约,增强广大村民自觉维护公序良俗、公共道德和农村社会秩序的文明意识。二是组织各类宣讲,丰富群众理论知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镇村干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法治、红色历史等各类宣讲活动。同时邀请市百姓宣讲团成员到各镇开展宣讲活动,深入社区、村委会和学校,丰富群众理论知识。

为进一步培育乡风,南雄各镇积极开展幸福文明家庭“积分制”评比工作。如古市镇在丹布村,珠玑镇在灵潭村,开展幸福文明家庭“积分制”评比工作。创新打造“微网格+文明幸福家庭积分评比”治理模式。

南雄18个镇236个村都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安乡村网格化管理和智慧化平台的全覆盖。为加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力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如高标准建设“秀水灵潭”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打造“珠玑邻里”、“珠玑讲堂”、“秀水灵潭”、“大榕树讲堂”四大品牌,推动乡风文明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红绿相融,为乡村经济发展蓄能

南雄是革命老区,是红色苏区,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再加之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南雄各镇街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大力打造红色游+绿色乡村游。精心打造市博物馆、烈士陵园、水口战役纪念园、油山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红四军乌迳脱险地、红色教育基地灵潭村等6个重点项目。并以6个重点项目为轴心,精心打造了3条精品路线。

如灵潭村红色教育基地这条精品路线,占地面积27500平方米。由鸳鸯围策源地遗址、钟蛟蟠故居、“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标语、钟蛟蟠事迹陈列、革命纪念群雕、纪念亭、珠玑革命历史展陈室、战地医院故事馆、秀水灵潭、田园风光等组成。2018年,农业农村部推介灵潭村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灵潭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0年,灵潭村被广东省列为第二批党建示范工程“红色村”示范点。在过去的一年里,灵潭村红色游+绿色乡村游产业吸引约16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8.珠玑镇灵潭村、洋湖新村

目前,南雄明确了具体的创建指标体系,计划到2024年实现4大目标66项指标,最终达到“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标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南雄模式和经验。该市按照乡村治理体系、精神文明、乡村产业、城乡融合建设四大板块,认真谋划了22项重点工程项目,将极大地推动南雄乡村振兴。

同时,南雄以“三个在先”“三个下沉”党建引领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争取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和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猜你喜欢

珠玑南雄市南雄
王亚平
书法作品
南雄市老促会老促会
岭南银杏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南雄生态农业发展
南雄梅关
诗学会即兴(新韵)
谢氏宗亲对珠玑巷情有独钟
香港爱心人士蔡惠玲捐助南雄贫困学生
南雄市老促会发放革命烈士后裔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