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医学“一心四层三化”课程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

2023-03-29丁维王静邓雪松张宜蓓熊书

智库时代 2023年8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生课程体系

丁维 王静 邓雪松 张宜蓓 熊书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基础医学教育的定位与课程育人使命

2020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1],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使命的重要切入点。

基础医学研究的是正常机体结构与功能及异常(疾病)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基础医学课程是临床医学学习的重要模块,基础医学的研究与发展正向推动了整个医学领域的进步,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在医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思政育人价值[2],基础医学课程为学习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奠定逻辑基础,同时也是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医学课程育人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职业使命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中国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观、科研创新精神、劳动素养等,是医学院校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当前基础医学教育中存在着基础医学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育人理念模糊,课程育人体系单一,“五育融合”育人支撑度不够,课程育人与劳动、科研、创新融合度不够,课程思政纵向育人挖掘不充分,服务专业导向尚需进一步明确等具体问题。基础医学教育应不断深化思政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发挥好教师、课堂及课程建设的“主力军”“主渠道”与“主战场”的作用,营造基础医学“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三全育人”氛围,提升育人质量。

二、基础医学“一心四层三化”课程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

(一)基础医学“一心四层三化”能力进阶式横向课程育人模式构建

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对在校医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梳理基础医学中的“劳动、创新、实践”等隐性育人元素,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散在的育人元素和资源课程化,最终本着“以提升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心”的原则,对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了“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群、实验实训课程、新样态劳动教育主题实践课程、科研+科普+创新创业课程”四个层面的基础医学课程横向育人体系,即从“打好基础-自我构建知识+能力体系-劳动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层级实现基础医学生“能力进阶”培育与发展,并在“四层”课程体系中践行“基础课程专业化,课程建设数字化,思政育人特色化”的“三化”课程理念,构建起科学全面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图1 基础医学“一心四层三化”能力进阶式课程育人模式框架(横向)

(1)“能力进阶”内涵:指遵循医学生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规律,按照临床职业岗位胜任力需求,将职业素养的递增设计渗透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培养能力可分为“打好基础-自我构建知识+能力体系-职业劳动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层级。基础“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具有内在逻辑性,充分体现了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递进提升,各层级侧重不一,相互渗透、融合。

(2)“一心”:即基础医学课程育人体系本着“以提升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改革和设计。

(3)第一层“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群”:以基础医学部6个教研室为单位,开设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等20余门次“线上+线下”课程,现已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10门市级一流和7门校级优质精品课程资源,是筑牢基础医学生教育发展的基石和核心,属“激活旧知、添加新知、打好基础”层级。

(4)第二层“实验实训课程”:搭建机能实验、生化分子实验、形态学实验学、病原微生物学实验、病理检验中心等实验课程,并形成相应的教学平台,开展虚拟仿真建设项目,理论+实践+创新,开设了大量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全面培养医学生科学(工匠)精神,遵守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实践出真知”,与第一层“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群”互为补充和延伸,共同打好基础,并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能力体系。

(5)第三层“新样态劳动教育主题实践课程”:在第一层和第二层课程基础上,结合基础医学课程特色,围绕“健康中国行动计划、遗体捐献与致敬大体教师、医学健康科普活动宣讲”等主题,设计开发医学生“主题沉浸式”新样态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培养医学生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提升医学生劳动素养。

(6)第四层“科研+科普+创新创业课程”:在学习完基础医学前三层课程体系基础上,以“注重职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加强科普实践”为原则,设计开发云端科普讲坛、线上《医学科研创新与技术》科研创新选修课、“线上+主题场馆研学”的《生命科学》人文素质科普选修课,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针对性地实施基础医学创新思维与训练,实现医学生“五育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7)“三化”课程:即在构建“一心四层”课程体系基础上,落实践行“基础课程专业化,课程建设数字化,思政育人特色化”,保障基础医学课程体系育人质量。

“一心四层三化”课程体系全方法交叉、深度融合、 “五育”并举,以符合医学生认知成长规律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实现医学生能力进阶培养,即实现了基础医学知识从“结构VS功能,正常VS疾病”系统思维的培养,实现医学生从基础医学知识“认知记忆-内化理解-迁移应用”到“批判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层次提升学生的“五育”综合能力,为培养复合型卓越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战略家奠定基础。

(二)以课程“三化”为落脚点,推进纵向课程育人走深走实

在构建好基础医学“一心四层”横向课程育人体系的基础上,各层次课程群全面落实“基础课程专业化,课程建设数字化,思政育人特色化”的“三化”课程理念,推进纵向课程育人走深走实(见图2),切实发挥好基础医学课程教师队伍“主力军”,基础医学课堂教学“主渠道”,基础医学课程建设“主战场”的作用,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遵循“目标牵引-党建引领-团队支撑-体系构建-核心突破-五育评价-示范引领”的课程育人规律和原则,聚焦课程教学全要素,从课程知识点、热点事件、人物事迹、劳动实践等多方面挖掘思政元素,探索“带入式、项目式、探究式、沉浸式”等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方法策略,实施“数字+”课程建设,全面探索实施课程“五育评价”,构建起科学全面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课程“三化”思路如图2。

图2 以课程“三化”为落脚点,推进课程育人走深走实(纵向)

(1)目标牵引,基础课程“专业化”:基础医学教育尽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但却是医学各专业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不同专业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不同,因此围绕不同专业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差异,紧紧跟随医学不同专业发展的趋势,着力构建与专业相匹配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以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应结合国家医学教育防治、结合我校办学特色、目标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明确临床医学《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课程教学大纲,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基本育人问题,并强化党建引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加强基础医学师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锻造好课程育人“主力军”。

(2)构建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打造“数字化”课程,彰显课程育人“特色化”:

①实施“聚焦教学全要素”的课程思政融入:《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知识体系、学科发展、人文故事、热点事件等中均蕴含着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该课程的思政教学维度,并挖掘梳理出相关思政元素,聚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实施全要素,让思政元素融入课件、教案等基本教学资源,归纳总结,编写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和思政教学指南创新思政融入的教学方法策略,实现将“思政盐”融入“课程汤”,达成课程育人实效。

②实施“数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育人体系: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也应通过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方法实现学习数字化,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教育载体,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通过数字化创新的语言表达和新媒体手段讲清楚、讲透彻,加速师生间的思想沟通和价值观引导,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生物化学》课程在市级一流课程建设基础上持续创新“数字化”教学形式,打造集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微课、活页教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抖音智慧教学平台等为一体的数字化多元教学资源,持续深化“数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云思政素材,开展线上育人功能,有效补充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③实施“五育”课程评价,形成课程育人闭环逻辑:在对学生的课程评价中,初步建成多元化评价机制(见图2),首先是评价内容多元化,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全面评价指标。其次是评价方式多元化,综合采用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动态性评价。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互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行业专家评教评学、家长社会评教评学等方式进行,不断促进课程思政的诊改。在对课程教师的评价中建立起基础医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立起“督导-评价-反馈-整改”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机制,稳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

通过以上方式,构建起《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思政育人体系,科学合理拓展基础医学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师资考评激励和课程思政示范引领,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形成课程思政改革示范性成果,打造各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团队。打通了基础医学课程育人“目标牵引-党建引领-团队支撑-体系构建-核心突破-五育评价-示范引领”的方法路径,对于其它层级的基础医学课程群建设具有很好的适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医学生课程体系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