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安娜·卡列尼娜》中“紫色”的象征意义

2023-03-28刘美娟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30期
关键词:紫罗兰安娜紫色

[摘  要] 《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世界文学经典,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与独特的文学魅力。小说多处运用色彩进行描绘,其中“紫色”以及与紫色相关的“紫罗兰”在小说中有着特殊含义。本文以接受美学与文学色彩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小说中“紫色”和“紫罗兰”意象,探究安娜与沃伦斯基之间的“紫色爱情”,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安娜”这一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为《安娜·卡列尼娜》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紫色  紫罗兰  紫色爱情  安娜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30-0048-04

《安娜·卡列尼娜》是浩瀚文学世界里的一部不朽之作,古往今来无数读者为安娜的悲剧命运感慨叹息。学界也涌现出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小说人物形象、人物命运以及小说主题的探析,也有学者对小说中的意象进行解读,比如“火车”“马”等意象,但是小说中的色彩词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用色彩代表某种事物或观念,使色彩词具有象征意义,这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都有的文化现象,运用色彩对人物、环境进行描绘,在丰富作品的内容、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法国文学大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将色彩的象征意义发挥到了极致。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通常是各民族在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长期积累并逐渐被本民族的语言系统所接受。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结合人物的行为或某种心理状态选择与人物的主观情绪相符合的色彩,而该色彩也因此构成特定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出现了很多色彩词,比如强烈而又浓郁的“红色”“黑色”,其中最为特殊的当属“紫色”。据笔者统计,“紫色”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十次,其中有七次均涉及吉蒂與安娜。小说中首次出现“紫色”这一色彩词是在第一部第二十章中,安娜前往莫斯科调解兄嫂矛盾,在哥哥奥勃朗斯基家中遇到了陶丽的妹妹吉娣。吉娣爱慕安娜,“就像一般年轻的姑娘往往爱恋年长的已婚妇女那样”[1],吉娣邀请安娜去参加舞会,“我猜想您参加舞会会穿紫色的衣服”,当安娜反问“为什么一定要穿紫色的呢”[1]。吉娣并没有给出回答。这里作者留下了一处空白,根据德国美学家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大多数叙述中,故事线索突然中断,又从另一个视角或预料之外的方向继续下去,其结果造成意义的空白,有待于读者补充完成,把隔断的部分连接起来”[2]。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会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追随吉蒂的话语去探寻“紫色”在小说中的特殊意义。

一、紫色与安娜

从色彩的普遍象征意义来看,紫色通常象征着高贵、优雅、忧郁、神秘、清冷、富有魅力。在俄罗斯语言文化中,紫色有多种含义,它可以象征奢华、贵族,也可以象征哀悼与悲伤。俄罗斯王室非常钟爱紫色,因为紫色代表着权威、神秘。除此之外,紫色也与悲剧和遗憾有关。

吉蒂为何会把紫色与安娜联系到一起?“要不是她眼睛里有一种使吉娣吃惊和倾倒的既严肃又时而显得忧郁的神情,凭她动作的轻灵,模样的妩媚,以及忽而通过微笑,忽而通过目光流露出来的勃勃生气,她看上去很像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吉娣每次看见安娜,都爱慕她,想象她总是穿着紫色衣裳。”[1]在吉蒂眼中,安娜高贵优雅、美丽神秘,她不由自主地将安娜与高贵神秘的“紫色”联系在一起。

在小说中,除了吉蒂会把安娜与紫色联系在一起,安娜的儿子谢辽查也会在看到紫色时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在第五部第二十七章中,小说最后一次出现紫色,“今天在夏园里有一位戴紫色面纱的太太沿着小径向他们走来,他克制住心悸注视着,满心希望就是她。这位太太没有走到他们面前,就在某处消失了。今天谢辽查对母亲的爱比平时更强烈。”[1]当谢辽查看到一位戴紫色面纱的太太经过时,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谢辽查由紫色面纱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安娜过去经常穿紫色的衣服,给谢辽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谢辽查与吉蒂一样,认为安娜就是高贵又神秘的紫色的具象化。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一处关于紫色的描写值得关注,在第五部第十五章,“吉娣穿着那件婚后最初几天穿过,因此他特别喜爱、特别欣赏的深紫色连衫裙,坐在从列文的祖父起一直摆在书房里的那张老式皮沙发上绣花。”[1]吉娣穿着深紫色连衫裙,作者强调这条裙子是吉娣婚后几天穿过而且列文十分喜欢的,这里的描写十分微妙。新婚燕尔,吉蒂的穿着一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而她选择了紫色,吉娣喜爱安娜,最初可以说是崇拜安娜,所以她在潜意识里可能会模仿安娜,向往成为安娜般的贵妇人,因此她在日常生活中会对紫色有所偏爱。而列文偏爱这条紫色连衣裙,或许是他对妻子的爱让他爱屋及乌,或许单纯是因为他喜爱浓烈神秘的紫色,列文喜爱紫色,那他怎么会不爱犹如紫色般高贵的安娜呢?当列文见到安娜后,他对安娜确实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列文在这个他十分喜爱的女人身上又发现了一个特点。除了智慧、文雅和美丽以外,她还具有诚实的美德。她不想在他面前掩饰自己艰难苦涩的处境……列文又望望肖像和她本人,看她怎样同哥哥手挽着手走进高大的门里,不禁对她产生了一种他自己都感到惊奇的怜爱之情”[1]。就如他喜爱、欣赏那条紫色连衣裙一样,列文也怜爱、欣赏着安娜。

托尔斯泰借吉蒂之口,为安娜贴上了“紫色”的标签,并在小说中反复呼应,以此不着痕迹地向读者展示他心中的“安娜”。“紫色”的反复出现不仅有助于安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为安娜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在俄罗斯文化中,“紫色”隐含悲剧与遗憾的内涵,根据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这也许是作者给予读者的暗示,安娜虽然高贵又美丽,但她最终的结局却是令人哀婉又痛惜。

二、紫罗兰

小说中与“紫色”相关的意象还有“紫罗兰”,紫罗兰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它既象征着高雅、诚实,也代表纯洁与谦逊。在俄罗斯文化中,“紫罗兰的名字和文化象征含义来自对希腊罗马文化的接受。紫罗兰是大地复苏、万物回春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创造力和青春。”[3]“紫罗兰”在小说中虽然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是在小说重要的情节,“紫罗兰”的象征意义也值得探讨。

小说中第一次出现“紫罗兰”,也与安娜息息相关。当安娜受邀参加舞会后,她并没有如吉娣所愿穿着紫色的衣服,而是穿着黑丝绒长裙,“她的头上,在她天然的乌黑头发中间插着一束小小的紫罗兰,而在钉有白色花边的黑腰带上也插着同样的花束。”[1]安娜为什么会用紫罗兰做装饰呢?安娜在舞会上的穿着看似低调的黑丝绒裙子,实际上各种细节都透露着精致,“她整件衣裳都镶满威尼斯花边。她的头上,在她天然的乌黑头发中间插着一束小小的紫罗兰,而在钉有白色花边的黑腰带上也插着同样的花束。”[1]安娜选择用紫罗兰作为装饰,在她的潜意识里一定是对紫罗兰抱有某种期待与喜爱,也许在她心里,她以紫罗兰自比,自认为像紫罗兰一样高贵、纯洁。

在安娜生产后,她整天发高烧、说胡话,她拉着伏伦斯基和卡列宁的手忏悔请求饶恕,这时她说“这些花画得多难看,一点也不像紫罗兰”[1]。“紫罗兰”在俄罗斯文化中代表着青春活力,此时的安娜已经意识模糊,甚至以为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而这幅画中的紫罗兰也画得很难看,画中的“紫罗兰”像安娜一样,失去了活力,也不再美丽。在安娜心中,紫罗兰应该始终保持着高贵美丽的样子,这也是她对自己的期许,即便是在感受到生命流逝之际,她仍然希望自己犯的错误能够得到宽恕,保持紫罗兰般的青春活力。

紫罗兰的花语是永恒的美与爱,安娜短暂的一生成功追寻并且获得了永恒的美与爱吗?安娜曾经美丽端庄、高贵典雅,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美貌,她也曾经获得伏伦斯基真诚的爱恋。但是真正在一起后,他们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生活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此时爱情仿佛也在慢慢淡化。当安娜选择卧轨自杀,她永远地留在了依然美丽的年纪,而伏伦斯基在她自杀之后痛不欲生,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安娜,安娜永远留在了他心中,也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因此,对安娜而言,永恒的美与爱——她既得到了,也失去了。

三、紫色爱情

当我们为安娜贴上“紫色”这一标签,安娜炽热悲壮的爱情也许恰恰印证了“紫色爱情”。在西方,紫色也代表一种强烈的感情——Purple passion(紫色爱情)。紫色爱情是高贵纯洁的爱情,同时也充满着犹豫和徘徊,甚至最终会走向悲剧,紫色虽不像红色那么火热,但它似乎也可以像红色那样迅速地燃烧一切。

紫色爱情是高贵纯洁的爱情,这段爱情中不掺杂任何杂质,能打动它的只有从内心发出的那份无可替代的真爱!小说中伏伦斯基最初对安娜的追求既是拜倒在安娜迷人的风姿之下,也是出于个人虚荣心,“追求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夫人,無疑会让他身价倍增”[1],但在追求过程中,他真的爱上了安娜,甚至愿意为安娜舍弃荣誉、付出生命,他认为自己没有安娜就活不下去。安娜第一次见到伏伦斯基,心中就泛起了阵阵涟漪,出于对婚姻与家庭的责任,她竭力逃避、遏制心中炽热的爱情,但真正的爱情就像决堤的洪水,她情难自已,深深地陷入了与伏伦斯基的热恋,“啊,我的上帝啊,多么幸福哇!这事很可怕,可是我爱看他的脸,我爱这种奇妙的幸福……”[1]关于安娜与伏伦斯基之间的爱情,一直以来有很多争论,安娜婚内出轨的行为饱受社会的谴责,但不可否认的是,安娜与伏伦斯基之间的爱情无关任何利益因素、现实衡量。在丈夫卡列宁的暗示下,安娜本可以既保持与伏伦斯基的爱恋,又继续维持婚姻,维持贵妇人的体面,但她选择坦坦荡荡地直面一切,而伏伦斯基在前途与爱情之间也是果断地选择了爱情。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人之间的感情是真诚炽热、轰轰烈烈的。

紫色爱情中充满了犹豫和徘徊。在小说中,伏伦斯基与安娜几乎是一见钟情,两人只是短暂的碰面就互生情愫,伏伦斯基自此开始热烈地追求安娜。安娜面对伏伦斯基的追求,从拒绝到接受,内心也有过犹豫、纠结,她也饱受负罪感的折磨,“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除了低首下心,请求饶恕,没有别的办法……她心里不由得感到又可怕,又可憎。她这种精神上一丝不挂的羞愧感,也传染给了他。”[1]但紫色爱情是冰冷中蕴藏着火热的爱情,正如《小王子》中的狐狸一样,一旦听到属于她的脚步声出现,就会毫不犹豫地走出来。安娜渴求真正的爱情,几番挣扎之后,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内心对爱情的渴望,放任自己陷入爱情。甚至当卡列宁想要粉饰太平,安娜不畏世俗,勇敢承认:“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1]

紫色爱情注定是悲伤和绝望的爱情,一切紫色的爱情都是在等待中期待希望,快乐中伴随痛苦挣扎。“难道您不知道您就是我的整个生命?我不能平静,也不会让您平静的。我整个的人,我的爱情……是的……我不能把您和我分开来想。我觉得咱俩是一体。”[1]安娜与伏伦斯基之间有过炽热的激情、平淡的幸福,他们期待着相守一生,但这些都是短暂的,两人之间的相处充满摩擦:“她这种醋性最近发作得越来越频繁了。这使他感到恐怖;而且,不论他怎样掩饰,这种心情毕竟使他对她变得冷淡了,虽然他知道她是因为爱他才嫉妒的……现在呢,他觉得最幸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1]伏伦斯基受不了安娜无处不在的掌控欲,甚至觉得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淡薄,而安娜对伏伦斯基也产生了猜疑,寻找种种理由发泄。当爱情被生活的琐碎充斥,当爱情遭遇信任危机,安娜万念俱灰,选择用最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这种痛苦,“我要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1]安娜的死给伏伦斯基带去了巨大的痛苦与悔恨,甚至认为自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两人的命运因为这场恋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对恋人炽热的爱情在痛苦中走向了悲剧结局。

在托尔斯泰笔下,安娜与伏伦斯基之间的爱情,既像紫色爱情般纯洁美好,又充满着紫色爱情的犹豫与徘徊,最后正如紫色爱情的悲剧色彩,走向了绝望与毁灭。

四、结语

托尔斯泰在塑造“安娜”这一人物形象时,并没有直接描述她的外貌、性格,而是通过小说中其他角色对安娜的印象,通过他人心中的安娜从不同角度来一点点描绘,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安娜”。小说中“紫色”“紫罗兰”的每一次出现都为“安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添上一笔不一样的色彩,由紫色延伸出的“紫色爱情”,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安娜与伏伦斯基爱情的实质以及最终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语言中最小的细节往往能揭示一部文学作品的灵魂。”[4]就像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的每个设计也一定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根据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本文探寻小说中“紫色”以及“紫罗兰”的象征意义,从不同角度管窥安娜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爱情。这一特殊意象构成了特定情绪的象征性符号,这些象征符号能够引导人从外部世界转向对人物内部精神的体察,在文学作品中,色彩词的运用和考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暗码,对文本的理解与再创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 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宋胤男.一枝一叶总关情[J].俄语学习,2011(6).

[4] 宋冰.解读红色——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红色的象征意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 门姊阳.论《安娜·卡列尼娜》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J].名作欣赏,2019(27).

[6] 杨阳.略论《红楼梦》与《福尔赛世家》中红色文学意识[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7] 刘涛.解读伊瑟尔的“召唤结构”[J].文艺评论,2016(3).

[8] 刘素梅.《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列文的爱情观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9] 周焕灵.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必然性[J].名作欣赏,2005(23).

[10] 刘涯.《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与描写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1998(3).

(责任编辑 夏  波)

作者简介:刘美娟,安徽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紫罗兰安娜紫色
紫色风铃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What is love
探究紫罗兰科协成立的背后
北极上的一朵紫罗兰
搜索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论《紫色》中的两性和谐
小猫安娜
窗台下的紫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