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江地区古窑址调查简述

2023-03-28林唐欧

客家文博 2023年1期
关键词:器形青釉窑址

林唐欧

引言

由于海上丝绸之路史研究的兴起,本馆为了解古代阳江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而设置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古窑址调查便是其中之一。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专业人员为主,馆外研究机构为指导的形式开展调查。2016年7月,本馆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组织调查队伍,对阳江古窑址的地理位置、产品、产量、生产贸易活动等情况专门进行了调查。以广东省“三普”资料为线索,采用查找古文献记载、梳理文献、走访当地居民、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为时一年多的时间,在调查中发现了一批新资料并采集了大量的标本,根据目前所发现的资料对阳江地区古窑址进行了简单梳理与总结。整理这批资料予以发表,以期打开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也期待对有志于研究地方古窑址的研究人员有所裨益。

一、阳江古窑址的历史文献记载

在实地调查工作开展之初,先对记载阳江古窑址的文献进行了查找梳理,在文献记载中发现,阳江在宋代已进入陶瓷繁盛时期。在整个广东宋代窑址考古发现的有阳江马槽石湾、东莞石湾、南海石湾、广州西村、西黄帝岗、潮州的百窑村等数百处,这些窑场,总称为“广窑”[1]。具体以广东阳江为代表,南宋初期建立。记载中阳江石湾窑出产的瓷器,胎质纯净细腻,釉色主要为青白釉、青釉和蓝釉等,造型古朴、端庄、典雅,种类繁多。南恩州(宋代阳江古称)内已形成众多瓷窑,除著名的阳江石湾窑外,今阳东县的大八镇、阳春岗美镇的陵环岭、瓦窑岭一带多达瓷窑二十余座。主要集中在唐代、宋代、明清几个时期[2]。

目前阳江地区发现窑址有:那洋村窑址、瓦窑头窑址、缸瓮埇窑址、蛤山窑址、扫杆岭窑址、大坑坳窑址、碗窑岭窑址、牛尾坑窑址、那漠窑址、黄牛头窑址等(见图1)。除石湾窑少量资料发表外,大都未发表。因此,根据文献记载的情况展开了实地调查。

图1 阳江地区古窑址分布图

二、阳江古窑址调查情况及描述

为何阳江地区会分布如此众多的窑址?主要原因还是阳江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并且这些窑址大都分布北部漠阳江流域两侧的高地上,因为这一带拥有丰富的瓷土,有充足的燃料、水源等,同时窑址靠近漠阳江主航道和石觉头、北津等港口,方便贸易运输。阳江古称漠阳江,依山面海,北为丘陵高地,南频南海,港口众多,境内河流密布,又为两广连接之地,自古为岭南西南部陆、海交通要地。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地理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尤其体现在古窑址的选址上。

这次调查一共调查了十多处窑址,现整理以下有代表性的五座窑址进行介绍。

(一)石湾窑址

阳江石湾窑位于城北街道办事处南排社区石湾村东北面约1公里处。古时有河道与漠阳江相通,四周有丰富而品质优良的高岭土,窑址位于高约25米瓦窑岗山上,分布面积现存约5000平方米。建国后,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对窑址调查时,在瓦窑岗西南面100×200米范围内采集了70多件宋代的残片,以刻划花、印花等碗碟为主,也有罐、盆、壶等残片遗物。[3]宋代李景诏所著的《石湾陶业考》一书记载:“宋来阳江工匠曾迁东莞开窑,厥后再迁佛山石湾,少数石湾陶工尚有遄返阳江省墓者。”上述记载描述了阳江石湾窑的变迁,目前,学术界有重要的观点认为:阳江石湾窑与佛山石湾窑之间是有很强的联系,认为现今的佛山石湾窑也由阳江石湾窑的迁入而更加兴盛。[4]

图2.1 石湾窑楸叶式洗

至今故宫仍常年展出有阳江石湾窑当时出土的三件瓷器,这对地方性窑口来说难能可贵,是对阳江石湾窑当时制瓷技术的肯定。(图2.1、2.2、2.3)

图2.2 石湾窑仿钧釉三足炉

图2.3 石湾窑仿钧釉菱式三足炉花盆托

现窑址已为村民基房所覆盖,只发现零散的窑砖及陶瓷片,有条件时可以再展开详尽的调查和发掘。(图3)

图3 现代房基下散落的陶片

(二)蛤山窑址

位于阳春市岗美镇岗南村委会留安村水库南边100米蛤山的山坡上,前有河道,淤塞严重。窑址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陶片、窑具等散布整个山坡。窑身均已崩塌,概貌尚可辨认,皆为龙窑,用红砖砌壁,地表存有大量的陶器残片,堆积层中,当时烧制的器物残片依次相叠,厚达3米。该窑是一处宋代烧制陶器的窑址,烧制的全是陶器,器形有盘、壶、罐、盅等,胎质坚硬,多数素面无釉,工艺为慢轮制作,比较粗糙。遗址现为一家养鸡场所占,破坏严重。该窑址为研究阳江地区的早期陶瓷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图4)

图4 崩塌的窑身

采集标本如下:

红陶盆 采集到1件,仅存盆口沿。标本2016YCGMHS:采1,器形较大。夹砂红陶。平折沿,方圆唇,口沿下口腹之间有一圈折棱,直腹壁(图5)。

图5 红陶盆(2016YCGMHS:采1)

灰陶盆 采集到8件,均残缺不全。标本2016YCGMHS:采6,残。器形较大,器壁较厚,整器厚重。深灰色陶。宽折沿较平,方唇,斜弧腹,平底,呈底盘状。外腹有轮制折棱迹象。高11厘米(图6)。标本2016YCGMHS:采7,残。器形较小,但形制依然可见,器壁较薄。灰褐色陶。平折沿,尖圆唇,斜弧腹,平底。口沿内壁有四圈弦纹。外腹有轮制痕迹。高7厘米(图7)。

图6 灰陶盆(2016YCGMHS:采6)

图7 灰陶盆(2016YCGMHS:采7)

酱釉四系罐 采集到2件,均残。标本2016YCGMHS:采10,仅存罐口沿。器型厚重。肩部原应均匀分布四个横置桥形系钮,但残缺一个。浅灰色胎,酱黑色釉。敞口,平沿,尖圆唇。口径11.5厘米。(图8)

图8 酱釉四系罐(2016YCGMHS:采10)

灰陶四系罐 采集到1件。标本2016YCG MHS:采12,仅存罐口沿。器型厚重。肩部均匀分布四个横置桥形系钮。口径10.5厘米(图9)。

图9 灰陶四系罐(2016YCGMHS:采12)

红陶罐 采集到1件。标本2016YCGMHS:采13,仅存罐口沿,且残存有一横置的桥形系钮。红胎,素面。侈口,矮唇(图10)。

图10 红陶罐(2016YCGMHS:采13)

灰陶罐 采集到8件。标本2016YCGMHS:采16,仅存罐口沿。浅灰色胎。小口,矮唇无颈,圆肩(图11)。

图11 灰陶罐(2016YCGMHS:采16)

握把 采集到2件。2016YCGMHS:采22,残。疑似喇叭状急须握把,灰色胎,器表呈红褐色。外口径4.7、长3厘米(图12)。标本2016YCGMHS:采23,残。疑似喇叭状急须握把,深灰色胎。外口径3、长2.4-3.1厘米(图13)。

图12 握把(2016YCGMHS:采22)

图13 握把(2016YCGMHS:采23)

流口 采集到1件。2016YCGMHS:采24,仅存管状流口,黄褐色胎,素面。流口径2.2、长3厘米(图14)。

图14 流口(2016YCGMHS:采24)

圆陶饼 采集到1件。2016YCGMHS:采25,完整。红褐色胎,一面素面,一面酱釉。器面微凸,内面微凹。直径11.4、厚1厘米(图15)。

图15 圆陶饼(2016YCGMHS:采25)

线图1

线图2

(三)那漠窑址

位于阳春市岗美镇那漠村委会枧湾村圆眼岭西面山坡,在漠阳江西侧支流潭水与漠阳江之间。

窑址的位置及其概貌尚可辨认,山坡处可见有龙窑的遗迹,呈东西走向,现存有窑壁。山脚处地表明显可见有大量的瓷器碎片、少量陶片和烧制工具。器物多为碗、碟等生活用品,胎质坚硬,火候高,内外施豆青釉,开冰裂纹,底露胎无釉。根据器物的釉色及工艺来分析,此地应是一处明代陶瓷窑址,为研究阳江地区陶瓷发展史又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图16、17)

图16 散落的瓷片

图17 窑壁局部

采集标本如下:

青釉大碗 采集到3件,均残存碗底。标本2016YCGMNM:采2,器体厚重。灰胎,胎质较细腻。豆青釉,釉层开冰裂纹,外腹部与足部交接处、足底处集釉较厚,呈蓝色,碗内底素面无釉。敞口,弧腹,内底有成圈的旋纹,中心有一凸点。高圈足微外撇。残高4.6、圈足径7.6厘米(图18)。

图18 青釉大碗(2016YCGMNM:采2)

青釉小碗 采集到9件,均有所残缺。灰胎,胎质较细腻。青釉,釉层开冰裂纹,外腹部与足部交接处、足底处集釉较厚,碗内底素面无釉。敞口,弧腹,内底中心有一凸点。圈足微外撇。标本2016YCGMNM:采4,口腹部残缺。通高6.2、口径17.2、壁厚0.4-0.5、圈足径9、圈足壁厚0.8、足高0.5厘米(图19)。标本2016YCGMNM:采6,残存碗底。通高4.9、口径17、壁厚0.4-0.6、圈足径7.8、圈足壁厚0.5-1、足高0.5厘米(图20)。

图19 青釉小碗(2016YCGMNM:采4)

图20 青釉小碗(2016YCGMNM:采6)

青釉盘 采集到14件,均残。标本2016 YCGMNM:采15与2016YCGMNM:采16,烧结在一起,且前一件仅存口沿。残。灰胎,胎质较细腻。青釉,釉层开冰裂纹,内外施釉,但内外底露胎无釉。口沿外折,浅弧腹,内底中心微凸,外底中心内凹,矮圈足,内底面高于腹足交接处,且足壁越往下越薄。通高3.8、口径16.8、圈足径8.2厘米(图21)。

图21 青釉盘(2016YCGMNM:采15、采16)

青釉碟 采集到2件,均残。标本2016 YCGMNM:采27与2016YCGMNM:采28,烧结在一起。残。灰胎,胎质较细腻。青釉,釉层开冰裂纹,内外施釉,但内外底露胎无釉。敞口,口沿微外撇,浅弧腹,内底中心有一凸点,外底因刮削而成的凸点又被刮削掉呈内凹状,矮圈足,且足壁越往下越薄。通高3.8、口径13、圈足径6.8厘米(图22)。

图22 青釉碟(2016YCGMNM:采27、采28)

青釉盏 采集到4件,均残。灰胎,胎质较细腻。青釉,釉层开冰裂纹,内外施釉,但内外底露胎无釉。2016YCGMNM:采29,口残。敞口,口沿微外撇,浅弧腹,内底中心有一凸点,外底刮削成内凹状,矮圈足。通高3、圈足径5.5厘米(图23)。标本2016YCGMNM:采30,残。内底呈铁褐色。器表附有烧渣。敞口,弧腹,内底中心有一台面,矮圈足。高3.3、口径9.6、圈足径4.6厘米(图24)。标本2016YCGMNM:采31,残。灰胎,胎质较细腻。素面无釉。敞口,弧腹,内底中心有一凸点,矮圈足。高2.8、口径9.3、圈足径4.9厘米(图25)。2016YCG MNM:采32,残。器形较小。灰胎,胎质较细腻。青釉,釉层开冰裂纹,器内外施釉,但外底露胎无釉。外腹部与足部交接处集釉较厚。器表附有烧渣。敞口,深弧腹,内底中心有一台面,矮圈足。高4.4、口径7.6、圈足径4.1厘米(图26)。

图23 青釉盏(2016YCGMNM:采29)

图24 青釉盏(2016YCGMNM:采30)

图25 青釉盏(2016YCGMNM采31)

图26 青釉盏(2016YCGMNM:采32)

青釉豆灯 采集到4件,均残。标本2016YCGMNM:采33,仅存底座,器形较小。灰胎,胎质较细腻。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圈足底露胎无釉。外底内凹。外壁饰有刻划纹。残高6.5、圈足径5.5厘米(图27)。标本2016YCGMNM:采34,器体厚重。灰胎,胎质较细腻。青釉,釉层开冰裂纹,圈足底露胎无釉。外底平,刻划一“皿”字。残高7.3、圈足径6.6厘米(图28)。

图27 青釉豆灯(2016YCGMNM:采33)

图28 青釉豆灯(2016YCGMNM:采34)

瓷垫饼 采集到1件。2016YCGMNM:采37,残。灰白胎,无釉。圆形。两面均内凹。直径10.3、厚1.8厘米(图29)。

图29 垫饼(2016YCGMNM:采37)

匣钵 采集到8件。标本2016YCGMNM:采38,原应是M型,仅残半边。器形较大。黄褐胎,器表呈灰褐色。高5.5厘米(图30)。2016YCGMNM:采40,原应是M型,仅残半边。器形较小。黄褐胎,器表呈灰褐色,夹砂,有烧熘痕迹。高7.8厘米(图31)。2016YCGM NM:采44,残,疑似匣钵盖。黄褐色胎。内外底部较平(图32)。2016YCGMNM:采44,残,疑似匣钵盖与青釉盘烧结在一起。匣钵黄褐色胎。内外底部较平,边缘有一定的弧度(图33)。

图30 匣钵(2016YCGMNM:采38)

图31 匣钵(2016YCGMNM:采40)

图32 匣钵(2016YCGMNM:采44)

图33 匣钵(2016YCGMNM:采45)

线图3

线图4

(四)牛尾坑窑址

位于阳春市岗美镇河帮村委会大坡村牛尾坑,靠近漠阳江。是一处明代瓷窑遗址。窑址的位置及其概貌尚可辨认,原有龙窑多条,呈南北走向,现窑身早已崩塌,隐约可见有窑壁红砖。窑址尚存有大量明代瓷器残片和烧制器物的工具。器形多为碗、碟,内外施青白釉,釉色晶莹透亮,开冰裂纹,底、足露胎无釉,釉色及工艺具明代特色。该窑址出产的器物胎质坚硬、火候高,表明当时制瓷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是研究阳春地区陶瓷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图34、35)

图34 遗址地面暴露的瓷片

图35 青白瓷碗(残)

采集标本如下:

豆青釉碗 采集到4件,均残。标本2016 YCGMNWK:采1,残。灰白胎,胎质较细腻。豆青釉,釉色莹润。器内外施釉不到底,内外底露胎不施釉。口沿外撇,弧腹,矮圈足。内底有叠烧痕。高4.8厘米(图36)。

图36 豆青釉碗(2016YCGMNWK:采1)

豆青釉杯 采集到5件,均残。标本2016 YCGMNWK:采9,残存杯底。灰白胎,胎质较细腻。豆青釉,釉色莹润。杯内满施釉,外腹施釉不到底,外底露胎不施釉。矮圈足。内外底均微凸。足径4.5厘米(图37)。

图36 豆青釉碗(2016YCGMNWK:采1)

豆青釉盘 采集到6件。标本2016YCG MNWK:采10,残。灰白胎,胎质较细腻。豆青釉,釉色莹润。外腹施釉不到底,内外底露胎不施釉。口沿外撇,浅腹,矮圈足。内外底均有刮削痕。足径7.4厘米(图38)。标本2016YCGMNWK:采11,器形依稀可辨。灰白胎,胎质较细腻。豆青釉,釉色晶莹。外腹施釉不到底,内外底露胎不施釉。口沿外撇,浅腹,矮圈足。内底微凸(图39)。标本2016YCGMNWK:采13,残,器形依稀可辨。灰白胎,胎质较细腻。豆青釉,釉层开冰裂纹。外腹施釉不到底,内外底露胎不施釉。敞口,浅腹,矮圈足(图40)。

图38 豆青釉盘(2016YCGMNWK:采10)

图39 豆青釉盘(2016YCGMNWK:采11)

图40 豆青釉盘(2016YCGMNWK:采13)

豆青釉豆灯 采集到2件,均残。标本2016YCGMNWK:采20,疑似豆灯圈足底座。胎质细密,豆青色釉。足径4.5厘米(图41)。

图41 豆青釉豆灯(2016YCGMNWK:采20)

(五)大坑坳窑址

位于阳东县雅韶镇笏朝村委会上北村大坑坳狗山东北面山脚。为明代窑址,据《阳江县志》,这里有三座全是布纹瓦的瓦窑址,其中两处为居民垦荒而废,残存一座,残存的废窑身是拱顶弧形,窑壁是用黄粘土夯筑而成。现遗址长30米,宽20米,分布面积约600平方米,为梯级式旱地,向东倾斜,土质较实,土色灰褐,含砂粒。在周围散落大量瓦砾,并在竹林西面3米处的地梗上发现2堆瓦片,土层包含物丰富。采集的遗物中,有0.9-1.2厘米厚的青、红两色的布纹板瓦残片,有饰以花卉纹的瓦檐滴水瓦残片。该窑滴水瓦朔造纹饰线条细腻清晰,素面无釉,依此推断为明代窑址。是本地区仅存的三处较早窑址之一,对研究当地陶业发展提供较重要的实物资料。(图42)

图42 大坑坳窑址远景

三、结语

在海上丝绸之路史研究的热潮中,对阳江地区古窑址记载的资料进行重新的梳理,阳江古窑址从宋代开始已经纳入整个岭南地区“广窑”的大范围之内,并且产品都有传承和创新,窑址分布较广,遍布阳江各个地方。此次调查在漠阳江流域发现了不少新的窑址,增添了新资料并采集新的标本,在调查中发现阳江古窑址的选址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

首先,整合新旧资料对重新认识地区窑口意义非凡,有助于了解阳江古代的生产生活状况,尤其陶瓷业的发展情况,丰富了地区的古代窑址资料,进一步丰富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经过实地的考察调查,地区的资料须放到一个大的范围内进行思考和研究,有利于地区文化遗产的关注、发掘、保护、管理和利用。

其次,地理位置对一个地区发展非常重要,在古代依靠地利而发展地方经济是一种可行可靠的方式。阳江在古代有着便利的水道与海路运输,是古代海上丝路重要的中转港和补给站,处在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对窑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至于阳江古代窑址的产品有没有参与海外贸易,需进一步加深研究,顺应此思路应展开沉船、国外发现的陶瓷来横向联系,这也为今后地区古窑址的调查方向打开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最后,综合文献和实物资料研究中启发了如何运用资料结合新形势研究的新思路。也提醒了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有些地方部门保护不力,对文物保护工作跟不上,致使不少窑址遭到严重毁坏。经过此次调查的结果,多少也能给相关的部门在划定文物保护范围时提供依据,对将来研究地区历史文化亦有所裨益,并引起研究学者的关注扩大研究范围并上升到一定高度的理论层次,本陋文目的也是抛砖引玉。

猜你喜欢

器形青釉窑址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知足(竹)常乐
岗庄宋代窑址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左右江石器时代水冲石器常见器形介绍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浅谈毡包青釉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