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优化策略

2023-03-28邢胜燕

教育界·A 2023年4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小学德育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落实,基础教育不再是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以及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以文化人和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际的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之中,教师要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之下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主题活动;德育;策略

作者简介:邢胜燕(1991—),女,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竹行小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初级阶段,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立德树人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和出发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它有着明确的主题、丰富的活动内容,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实际的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选择合适的主题以及与之相契合的活动内容,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德育功能。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和班级的主题活动开展存在缺乏实效性、创新性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德育功能。首先,德育主题活动开展频率较低,且在主题活动中德育教育的属性没有得到凸显;其次,在很多主题活动中,虽然有德育属性,但是存在主体固化、形式固化的问题,这也造成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及德育的效果较差的后果。因此,教师开展现阶段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必须制订出具体有效的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克服以上问题,提高德育的有效性[1]。

一、增强德育主题活动的趣味性

教师想要充分发挥主题活动中的德育功能,就要保证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提高,而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前提是要保证主题活动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学生自主、自发并积极地投入。

现阶段,大部分的德育主题活动都是通过班级班会开展的,存在形式固化的问题。学生在面对主题活动时往往是被动地参与,其自主性、积极性较差,而这也会直接导致德育主题活动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着重考虑主题活动的趣味性,积极创新主题活动的内容,打造具备趣味性、创新性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流程,以此来提高主题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最终目标。教师可以基于对学生兴趣偏好的调查和身心特征的研究,优化德育主题活动内容,增加如德育故事、德育电影、德育节目等板块。

(一)德育故事主题活动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故事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助于学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德育故事主题活动,将各种德育元素融入故事内容,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化,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2]。

例如,笔者给学生讲述《黄香温席》,让学生了解到黄香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在寒冷的冬天会提前上床为父母暖被子,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蕴含着黄香对父母极为深厚的孝顺和感恩之情。学生在听完故事以后,可以从中受到启发。接着,笔者再予以引导,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表达对父母的爱意,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又如,笔者给学生讲述《商鞅南门立木》,让学生了解诚信守约的力量及重要性。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商鞅尝试获得百姓的信任的举动中。学生在听完故事以后,可以学习到其中所蕴含的以人为本、取信于民的道理。

(二)德育电影主题活动

各类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电影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资源。电影本身往往具有趣味性,而爱国主义电影中还蕴含强烈的爱国情怀,可以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和熏陶。教师可以自行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电影,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德育节目主题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导自演原创节目,节目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相声小品、情景剧、文章情境表演,等等。学生大多具备较强的表现欲和表演欲,教师组织德育节目主题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绝佳的展示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表演节目或者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德育主题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当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主题活动的预期成效,解决主题活动的固化问题,让主题活动发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热情的作用,最大化地实现主题活动的德育效果。

二、注重德育主题活动的时效性

提高德育主题活动的时效性,是发挥其德育作用的关键。教師把握好德育主题活动的时效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心理认同感。教师在组织主题活动时,可以依托具体事件开展,使主题活动的时间、场合、背景都能紧密结合某一具体事件。

教师可以围绕当前社会的各大时事热点新闻开展相关的德育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前期准备中,教师要明确主题活动的侧重点是“主题”,因此必须要保证活动主题贴切、符合实际,还要保证该主题既具备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又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这样,教师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德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活动的功能。对此,教师要保证自身具备较高的敏锐性,并积极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搜集时事热点,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和德育价值,以组织开展相关的德育主题活动。

例如,在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抗疫成了近年的社会热点话题。笔者基于这一话题,组织开展“抗击疫情”德育主题活动,利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发生的好人好事,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换位思考、乐于助人。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围绕抗击疫情这一主题,让学生各自搜集和整理在疫情期间让人感动的人物与事迹,并在班级中讲述;笔者还组织学生合作制作抗击疫情的手抄报、黑板报等。通过这些形式,学生能够有效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

教师可以根据具备特殊意义的节日或者纪念日组织相关的德育主题活动[3]。各个具备特殊意义的节日以及纪念日,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内涵,而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当节日或者纪念日是正常的上学日时,教师可以在当天组织学生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如果节日或者纪念日在放假时间,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在节日的前后几天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例如,在国庆节时,笔者在放假之前开展“祝贺祖国母亲生日快乐”德育主题活动,设置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在“歌唱祖国”的环节中,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唱红歌的形式为祖国母亲献上祝福;在“红旗飘飘”的环节中,笔者带领学生动手绘画,制作五星红旗,并使用这些红旗来装饰校园以及班级教室,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在“我和我的祖國”的快闪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表演各类与国庆主题相关的节目,包括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现场写祝福,等等。在这样具备时效性且氛围良好的主题活动中,学生的体验感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德育的效果也会更好。

三、增强德育主题活动的针对性

学生的素养往往与班级的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时候,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是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和了解,如果发现了不良现象,教师要及时组织开展针对典型问题的德育主题活动,将各类问题在出现的早期阶段就予以处理和解决,使得德育主题活动更好地发挥作用。

例如,在校园运动会举办之前,笔者班级的体育委员表示报名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眼看临近比赛,报名的人数还远远不够,只有几个项目有人参与。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发现班级学生的集体观念相对较差、缺乏班级荣誉感。此时,笔者组织开展“我和班级的关系”德育主题活动。在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笔者不急着从校园运动会报名的事件切入,而是以互动、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发表对于班级的认知和看法。笔者先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言。笔者提问道:“大家都学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那么谁可以通过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一下自己和班级的关系呢?”此时,学生A举手发言说:“班级就像大河,我们就是河中的小鱼。”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班级是大河,我们是小鱼呢?”学生A回答道:“因为我们就像鱼儿生活在河水里一样生活在班级里。”笔者补充道:“是的,鱼儿离不开河水,河水失去了鱼儿也没有了活力,我们大家都是班级中重要的一分子,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构建和谐、活跃的班集体。”然后,笔者根据这一补充,继续引导学生发言,学生B发言说:“班级是一棵参天大树,我们是树上的叶子。”学生C发言说:“班级是辽阔的夜空,我们是夜空里闪烁的星星。”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营造了良好的主题活动氛围,笔者此时便引入校园运动会的内容,告诉学生:“班集体是由大家一同组成的,只有所有同学一起努力建设,班集体才会更加优秀,大家也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而校园运动会马上就要到了,老师觉得大家肯定都会想要积极参与,为班集体争取更多的荣誉,做在班集体中发光发热的学生对吗?”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的集体意识被激发,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校园运动会,积极为班集体争取荣誉。此次德育主题活动有效地解决了班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在这样的德育主题活动中,笔者不需要针对任何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而是恰当地引导,让学生自己深入理解班集体的概念,明白自己是班集体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当要积极地为班集体做出贡献,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四、增强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但是,社会上各类信息泥沙俱下,正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其中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危害,所以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意义重大。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德育对于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课程较为简单,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多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科学的德育管理机制。其次,教师可以搜集学生的意见,列出班级的德育班规。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选出德育委员,让其记录日常班级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对班级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予以阻止;而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也予以适当鼓励,从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例如,笔者在每周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开展“道德先进学生评选”德育主题活动,由德育委员公开汇报上一周班级学生的行为情况。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适度惩戒,安排其打扫卫生,让其在付出劳动的过程之中,明白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笔者予以适当奖励。笔者通过明确的奖惩,增强了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又如,笔者组织开展“道德知识竞赛”德育主题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兴趣。学生通过竞赛掌握道德知识,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培养了良好的道德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德育主题活动是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和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主题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地创新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形式和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妹.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路径探析[J].读与写,2021,18(07):44.

[2]冯晴.新时代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22):11.

[3]霍锦锡.小学主题式德育活动的优化路径探究[J].才智,2020(09):62.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