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花,让这个社区变得日新月异

2023-03-28丁云通讯员朱静依

现代苏州 2023年5期
关键词:白兰花花农玫瑰花

记者 丁云 通讯员 朱静依

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和泰社区的“三花”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已远近闻名。种植“三花”曾是当地花农以此为生的传统产业。如今再辟基地,一为一解老花农的“技痒”,二为当地居民不忘往日生活纯粹,再则也是角色转变,将从前的生计转为单纯的欣赏享受,是人们生活愈加幸福的象征之一。

一直以来,和泰社区与“花”结缘,动人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和泰社区党委书记王建新说:“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社区的事。能让这么多人追寻到‘花’的纯美,生活的美好,我们觉得最有意义。”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在困难面前、在别人需要时的挺身而出,这是社区里人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花香四溢愿人们生活如意

“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有个‘三花’基地,里面的白兰花开了。我想来看看,再买一点带回家。”出门办事的社工在社区门口遇上一位年过七旬的阿姨不住徘徊。原来是一位热爱“三花”的老苏州。

阿姨以前住城里,每到夏天,总能听到卖花阿婆在街巷里叫卖“三花”的低吟浅唱,而她也总要买上一些。后来,她搬到了高新区居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一股清香拂面而来,“三花”基地的白兰花开了》一文时,忆起往事,专程赶到“三花”基地来看看。

由于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到达时当天的白兰花已经由花农摘去出售,阿姨拍了一些照片后便依依不舍地离开。王建新给她留下了联系方式,邀请她下次再来,届时社区会给她留一些香花,或者让她体验亲自摘花的乐趣。

慕名找到“三花”基地的,可不止一位,还有专程来找玳玳树上结的玳玳果的。

老先生的老伴刚经历过胃部手术,身体虚弱,他在网上查阅到玳玳果有疏肝和胃的功效后,到处寻找新鲜的玳玳果。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和泰社区有“三花”基地种植了玳玳树后,立即从家中赶来。社区“三花”志愿者带着老先生到基地暖棚里,采摘了十几颗新鲜的玳玳果。老先生连声表示感谢:“这些果子我爱人可以吃三个月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苏州人把玳玳花归为“三花”之一。玳玳是酸橙的一个变种,冬季结成黄色果实,到第二年夏季变青,在植株上三年不落,隔年花果同存,得名“玳玳”。玳玳的花、果可入药,具有疏肝和胃、理气解郁的功效。在治疗中,经专业医师指导,一般用于辅助治疗。

王建新认为,“三花”基地的建设,旨在传承“三花”文化,花朵本身就寓意着希望、美好、幸福,因而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将幸福传递出去,社区和基地都倍感荣幸和有意义。

送一朵玫瑰给最亲爱的人

一位瘫痪六年的病人,在和泰社区党委的帮助下,在爱人生日的那天送了一枝玫瑰花给爱人,感谢她多年的陪伴与照顾。这是李贤良和曹玉英夫妇的故事。

2016年李贤良还未退休,就因全身瘫痪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由于儿子工作在园区,不能常伴左右,六年多来都是妻子曹玉英不离不弃,悉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刚生病那两年,由于吞咽障碍,曹玉英带着李贤良去广州看病,唯一的信念,就是只要能把李贤良的病看好。因为病痛的折磨加上担心妻子会嫌自己麻烦而抛下自己,李贤良总发脾气。但妻子用实际行动让他知道,她会一直照顾他,陪伴他。

这些年曹玉英遵照医嘱,每天准备12种以上的营养食物帮助李贤良体内菌群达到平衡。她要用搅拌机将食物打成泥,再用针筒通过胃管帮助丈夫进食。每天还要帮丈夫进行至少五小时的肌肉锻炼。去年年底,夫妻俩双双患上新冠,在强烈的求生欲及妻子的精心照料下李贤良挺了过来。如今,他面色红润,能拄着拐杖慢慢走路,还能开着残疾人电动车出门遛弯。

他偷偷联系了社区,今年是他和妻子结婚的第42年,又逢妻子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他想送一朵玫瑰,感谢她这些年的不离不弃。

社区党委帮助夫妻俩策划了一场告白。连日的阴雨天气在曹玉英生日这天出晴了,李贤良借口想去晒晒太阳,带着妻子到了白洋湾公园。社区海棠先锋志愿者早已准备好玫瑰花等待他们的到来。李贤良手握玫瑰花递给曹玉英,亲吻了妻子,而曹玉英也露出比鲜花更加绽放的笑容。“照顾一个人六年,辛苦是没办法道尽的,但是想到只要人还活着,还能陪伴在身边,已经很幸运了。”曹玉英说。

这是和泰社区里另一个关于花与爱的故事。时代需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雷锋志愿精神,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展现着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文明风尚,又是传承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这个城市的温暖和煦。

猜你喜欢

白兰花花农玫瑰花
卖白兰花的老妇人
卖白兰花的老妇人
《花农》:弦歌未止,薪火相传
《花农》:一个美丽的童话——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花农》的笔记体叙事
外婆的白兰花
玫瑰花
玫瑰花盛开
戴白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