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维锻造的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构建案例分析
2023-03-27张健
张健
在生活化思维的发展下,构建生活情境课堂,提高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更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让其能够根据教师讲解的课程内容,更好地解答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发展背景下,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中心对称”一节为例,从生活化思维初中数学课堂情境的构建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生活物品、游戏渗透、问题导入等维度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具体环节的实施,在多元化活动开展下丰富初中数学课堂模式,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实现课程目标。
一、渗透生活元素,展开新课学习
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化学习情境,学生主动思考、学会分析,在后期的实际生活中,能根据课堂所学灵活解答生活中的现象,以此服务于生活。
教师:同学们已经系统预习了“中心对称”这节课程的内容,现在老师想问一下大家,你们对中心对称图形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1: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度以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而这个点就是对称中心。
教师:非常好,这位同学的归纳非常准确且全面,中心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中心对称图形指的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图形。
(设计意图:在学生陈述总结的过程中,归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调动学生对接下来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数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在无形之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二、游戏渗透,深化内容
教师引入趣味性的游戏,不仅可以构建丰富且趣味性较强的数学课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掌握“中心对称”的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谁跑得快。游戏规则是在5分钟之内,大家每完成1道题就可以向前跑一步,在6道题全部答完之后准确率最高、用时最短的同学将获得胜利,题目如下。
第一题: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中,属于中心对称的数字一共有几个?分别是?
第二题:笔记本电脑、一次性饭盒、风车、阴阳八卦图、雪花片、蜻蜓,哪些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第三题:中心对称图形指( ),如果将中心对称图形对称的部分看成( ),则它们呈( ),中心对称图形是一种具有( )的图形。
第四题:在正方形ABCD中,做出关于该正方形的中心对称图形,并写下详细的过程。
第五题: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如何找到对称中心?中心对称图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第六题:图1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图形,点B是AC的中心,请做出关于点B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在我说完游戏规则以后,大家对这一游戏活动的兴趣非常浓烈,每名学生都准备跃跃欲试,在我计时开始以后,大家纷纷开始作答。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游戏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以此在游戏中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区分“中心对称”与“轴对称”之间的不同,吸收抽象的数学概念定义,排除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畏难情绪,同时,游戏内容的设置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学习状态。)
三、小组合作,促进知识理解
同桌之间的配合不仅可以解决课堂中的数学问题,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创建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更好地發挥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势。在前面的几个环节中,学生对“中心对称”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具体的例题、游戏等多种环节的设置下,对“中心对称”内容有了全面把握。因此,在此环节中,我决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相互合作,最后以“小老师”的身份现场讲解,培育学生生活化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几个环节中,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是中心对称?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如何区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请大家看我手中的扑克牌,大家知道哪些牌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吗?
在我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都在小声议论,这时我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接着提问。
教师:那你们知道我手中的这些扑克牌图案有什么样的特征吗?在我提出这个问题后,有名学生说“有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但有的不是”。
为了帮助学生解答以上问题,我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通过创设学生最熟知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让其学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并运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丰富学生认知。在扑克牌的问题情境下,我让学生各抒己见,以此提升学生主动动手、深入探究的能力。
教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道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和O点,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并呈现详细的绘画过程。
参考:
在我说出这道例题之后,有部分学生眉头紧锁,似乎好像对这道例题的解答存在难度,于是我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随后邀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解这道题的过程。
学生1:老师,我认为在画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时,首先必须连接AO,同时,延长至另一点A′。让OA=OA′。点A和点A′对称。其次根据同样的画法画出B点、C点、D点的对称点,并标上字母符号。最后将4个对称点相连接,就能得出中心对称图形了。
教师:非常好,这位同学的解题思路十分清晰,画法步骤详细,在他的演示中,我觉得这道题非常简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图形是否也可以画出相对应的中心对称图形呢?
通过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上台讲解、示范、操作,我发现仍有部分学生想继续探讨,于是我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物品,如黑板、道路指示牌等,鼓励学生动手画图,并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选择扑克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深入观察,及时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其观察能力、概括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随后通过分析例题,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现场绘画、实践演练,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舞台。在“小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下面的学生可以以直接提问的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并根据讲解的内容、绘画的过程、画法的主要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讨论。在这种趋势下,能够强化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使其对“中心对称”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探究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现场实践,在教师积极性的言语肯定下,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教学反思
(一)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导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隐含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解答生活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但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并没有高效应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集图片、视频、音频等诸多优势,除了图片导入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精短简练的小视频、趣味性的Flash动画演示,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放大、拉幕、动画等诸多效果。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其了解更多生活中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物品、建筑物等,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接下来开展的活动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降低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难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现场实践。
(二)注重个体差异性
在游戏、小组合作环节中,教师可以构建轻松、欢乐的数学课堂,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要讨论的内容。但在这一环节中,缺少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很多学生在讨论相关问题时,思想不专注甚至探讨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导致小组合作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學生自主选择一名小组长,并根据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明确分工,让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当前的活动中来,这也能够避免出现学生思想不集中的问题,有效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很多基础比较薄弱的学困生来讲,如果教师讲解的是同样的内容,却缺少对学困生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在分析某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针对某个知识点一知半解,在此情况下,教师更应该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依托有效的资源,帮助学困生找到高效的学习经验和技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难度。比如,通过今天这节课程的系统学习,你认为哪部分理解起来具有难度?你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吗?什么是中心对称?如何找出对称中心?前期我们学习的旋转对称图形与今天学习的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此在后面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有难度的地方或是回答有错误、有歧义的地方再次讲解,这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三)明确重难点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所熟知的物品让其分析与思考,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能便于教师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在以上环节中缺少明确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前让学生明白“中心对称”这节课程中的重难点,如在本节课程学习中,重点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而其难点是引导学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通过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此在整个环节中围绕这两个维度进行深入讨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便在后期的各种习题中灵活解答,在培育学生生活化思维的基础上,为学生优异数学成绩的提升创造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了明确的重点和难点的目标以后,教师可以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布置各种任务,建立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如在课前导入游戏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本节课程的重点,也就是让学生掌握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在具体的例题中应该如何应用?通过开展前面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在后面的环节里,教师可以通过例题、设置问题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重点分析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在这种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下,实现本节课程目标,以此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长田镇长田初级中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