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通,创新教研
2023-03-27覃剑
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研。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跨界教研是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发展和提高,时代对教研工作的创新性、实效性有了更新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的教研形式和样态。
跨界教研就是要打破原有传统意义上单一学科教研的边界,通过不同教研主体、内容的跨界融通,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水平,更好地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实践中,跨界教研主要通过以下几种路径来开展:
跨领域教研。课程方案明确指出,在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向上,要更加关注学校外的学习和发展,为学生增加参加一定社会活动和实习、实践的机会,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教师的教研活动要跳出教学看教学,要将教学与生活、与社会紧密连接和关联起来,研究如何将教学融入劳动生产、社会生活,做到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发展,研究如何让生活場景、社会热点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架和资源。
跨学科教研。为了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新课标在每门学科中都设置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既要坚持学科立场,又需要突破学科边界,谋求学科合力,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思考教学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研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将具有较强关联或互补性的学科聚合在一起,组建跨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展跨学科教研,围绕主题确立、资源整合、活动设计、评价反馈等方面开展研究,既能实现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互通、共同发展提升,又是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落实落地的有效路径。
跨学段教研。课程方案要求加强学段衔接研究,围绕同一主题,不同学段的教师可以打破学段边界,联合进行教学研究,充分了解其他学段在教学同一主题或内容时对教学深度与广度的要求,对教学方法与资源的运用情况,从而有效实现不同学段间的衔接与一体化设计,增强不同学段间教学的层进性和互补性。
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段的跨界教研能有效实现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促进不同学科、学段教师的相互碰撞,相互借鉴,从而达到内容聚合、方法综合、目标融合、场域结合的效果,产生“1+1>2”的效应,有效赋能教育质量的提升。
作者简介:覃剑,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历史教研员,高级教师,湖北省优秀学科教研员,市级学科名师,区学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指导多名教师在省、市及国家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在《中国教师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湖北教育》等省及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篇,参与十多本教学用书及教辅资料的编写;主持完成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受邀参与过人教社新教材审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