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光吧,勇敢者

2023-03-27演讲吴晓波

环球飞行 2023年1期
关键词:勇敢者

演讲/ 吴晓波

遇见2022:勇敢者的方法论

在过去44年里,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的一种基本现象。但2022年不一样。

第一,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低于周边的国家,包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甚至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第二,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零增长。意味着依靠劳动密集型增长的经济模式、经典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正式终结。

第三,中美科技脱钩成为发展隐患。美国在制造业领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将是一个中长期现象。

第四,正常企业经营遭到频繁打断。

我们会觉得勇敢就是一往无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但经历了2022年,我们突然发觉勇敢并不是那么单纯,我们会害怕,会有屈辱感、无力感。如果我们理性面对害怕、无力感、屈辱感时,内心仍然热烈着、澎湃着希望,这时我们才能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勇敢者。

在2022年,勇敢者们能活到今天有什么方法呢?我给大家总结了几个方法论。

【勇敢者的方法论一】

天如果总是不亮,那就摸黑生存,

一旦看到了曙光,那就立刻起飞。

很多义乌小老板说:“只要饭能送到房间里,只要网线不断,我们就还在做生意。”中国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但是2022年前三季度浙江省出口增长17.7%,全国贸易顺差No.1。民营企业贡献了浙江省出口增长的78%。

对于勇敢者来说,我们可以卑微如小丑,我们可以一个人孤独地站在生产线边,我们可以吃着房间里简陋的中餐或者晚餐,我们可以在直播间里哭着卖锅,但是我们不可扭曲如懦夫。

【勇敢者的方法论二】

乐观是一种天赋,悲观是一种能力。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叫乐观,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所有的不确定性。另一面叫什么呢?叫作悲观,时时觉得危机会降临。当我们面对这些悲观情绪的时候,仍然可以培养起向死而生的勇气,建构起向死而生的能力。

今年通过直播,几千家的景德镇瓷器企业在网上卖掉了70亿的货。文创街区靠卖街铺、靠物业的收入只占到整个文创街区收入的9%。还有84%的收入,来自产品销售。悲观,在景德镇变成了一种新生的能力。

【勇敢者的方法论三】

在萧条中发现下一支“口红”。

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口红效应”,经济越差,口红卖得越好。为什么?因为经济很差,消费能力普遍下降,但还是有消费欲望,大家就会购买口红一类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安慰和取悦自己。所以在下行的、萧条的经济环境中,仍然有一些“口红产品”将会成为创新的机会点。

在一片萧条的2022年,中国市场的露营桌椅、露营车和天幕的销售增长了200%,香薰条销售增加了133.3%,空气炸锅增长了161%,游戏电视增长了210%,超薄平嵌冰箱增长了117%,陆地冲浪板增长了3000%,路亚垂钓增长了220%,划船机增长了100%。

经济很难,产业很差,口袋里没有钱,但是仍然有这样的“口红产品”保持了百分之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的增长,甚至在一个产品的背后还有很多周边产品。

【勇敢者的方法论四】

越卷的生意,越应该“工具迭代”。

自2020年起,我们看到互联网工具在中国的各行各业都被广泛应用。我们的手机中新增的每个App都是一个新的工具迭代。但是大家往往有一种误解,就是互联网工具都是那些科技公司推出的,所以这些工具首先就应该被那些科技公司应用。错,越传统的行业,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越是红海的行业,越需要进行工具迭代。

正是这些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变革。中国现在有多少这样的工具?多达2200多种。更重要的是,这2200多种营销工具中有80%的基础应用是免费的。

【勇敢者的方法论五】

换一个姿势奔跑。

在过去3年里,沃尔玛广场店平均每年关店20家,山姆店却每年增加5~7家。山姆店用了全球先进的供应链,迎合了今天中国新中产对美好商品的购买能力。更关键的是,它运用了中国的同城快递物流系统。这个系统全世界只有中国有。

2019年时,我发现了一个新现象,随着中国年轻消费者的文化自信转移到我们的国货自信,中国的国货产品不但实现了销量和市场规模的增长,同时在价格和品牌上,跟全球的国际品牌能够进行对标。

2015年以后,这些在存量市场获得了很大成功的中国新国货企业,都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叫“换一个姿势奔跑”。这些企业发现了新的诉求、新的客户,就如彼得·德鲁克所说:“企业唯一的使命是创造客户,用‘由外而内’的视角审视我们的事业。”

【勇敢者的方法论六】

去下沉市场,感受上升热浪。

在我们调研的10万人群中,中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新中产人群,5个人里有1个人说计划未来定居到二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两年新国货消费很猛烈,三四线城市的新国货消费增速为45.79%,比一二线城市的22.43%足足高了一倍。

这是我们在2022年发现的新景象,我认为这个趋势将贯穿未来的一个经济周期。人们将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以下,因为那里的居住、生活成本比较低,所以人们对未来的消费增长有更高的预期。同时,对新国货有更多的购买热情和消费能力。

【勇敢者的方法论七】

在风雪中,当一个“抱薪者”。

有人说,不可使抱薪者冻毙于风雪中。在如此困难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仍然发现了人间的温暖。

今年上海最难时,巴黎贝甜在员工培训中心烤了一批面包卖给了周边的上海市民,因为违规生产被罚款58.5万元。然后上海人民把他们家的面包店买空了。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抱薪者冻毙于风雪中,我们要让所有的人间真情获得在感情上和商业上应有的回报。

2022年12月7日,疫情放开以来,退烧药变得很难买,我在网上看到全中国第一家免费向市民发放布洛芬的,是一家郑州的企业,叫作禧康大药房。老板每天在店门口放200粒布洛芬,8个店1600粒,每个人领2粒。

1600粒布洛芬多少钱?但在最困难的时候,它可以救800个人。这些平凡的创业者,在最艰难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到商业是温暖的,让我们感觉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因为有那么多的抱薪者共同存在,让这个国家仍然有很大的温暖感和同情感。

每一年的年终秀我都会邀请50位经济学者,对他们做一次关于新一年的信心调查。在刚刚完成的对2023年的信心调查中,有82%的学者认为2023年的经济会向好。

在资本市场的预测方面,认为2023年资本市场会上行的观点占78%,认为持平的占到22%,也就是“持平+上行”占100%,这是极其罕见的。

关于一言难尽的房地产行业,今年的结果显示,认为房地产会回暖和向上的预测占41%,房地产会持平的预测占44%,即有85%的学者认为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会进入正常或上行的轨道。

在全球经济的信心调查中,关于中美关系的调查,学者们的观点和2022年持平,认为对抗趋缓的观点占50%多,认为会发生激烈对抗的观点占20%多,这两组数据与去年基本差不多。但在关于全球化的看法方面,去年此刻认为全球化会维持现状的观点占到57%,但在今年,没有信心的人超过了一半,占51%。

【预见一】

双核时代,各自爬山

在全球政治经济界,第一个把中国和美国联系起来分析的学者是一个英国人,名叫尼尔·弗格森。2009年,他把China和America结合在一起发明了一个英文单词,Chimerica,“中美国”。但是Chimerica真正地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则是最近这三年的事。

里夫金是美国的一个未来学家,他在今年年初出版了一本书叫作《韧性时代》,他也帮助美国的共和党做了一份《美国韧性3.0基础设施转型报告(2020-2040)》。在这份报告中,他写了一句话:“在新兴的韧性时代,投资16万亿美元,部署和管理智能数字化、零排放的韧性基础设施,建设二十一世纪的美国经济。”

我们把这句话里的“投资16万亿美元”换成“投资多少万亿人民币”,把“建设二十一世纪的美国经济”换成“建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有违和感吗?没有。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终于和美国站在了机会对等的发展道路上。Chimerica,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对峙的双核时代已经到来了。

【预见二】

智能工厂,雨后春笋

2018年,达沃斯论坛开始评选全世界工业4.0工厂。至今发布7批名单,评选了全球114家“灯塔工厂”,中国占42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占比也接近30%,它们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跟中国相比,美国和印度是9家。

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和算力嵌入到了灯塔工厂中。海尔在青岛的灯塔工厂,叫作洗衣机互联工厂。一台洗衣机从一块钢板到生产线,最后变成一台洗衣机,只需要38分钟。三一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重型装备企业,其科技人员和蓝领工人的比是10∶1。

中国今天能够生产最好的空调,卡塔尔世界杯主会场的空调,是格力生产的。4年前,格力生产模具的机床90%还是国外引进的,现在模具工厂的机床70%完成了国产化的替代。

这是巨国效应带来规模化创新。除中国以外,没有一个国家需要生产这么多家电和床垫,我们庞大的城市化发展和人口红利,让我们能够生产全世界最大的泵车,全世界最深的桩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空调厂、冰箱厂、洗衣机厂、手机厂。巨国效应还推动了生产线的革命,我们不但能够生产电器,还能够生产铸铁、模具、芯片、机床。这是过去不到10年时间里发生的景象。

中国智能工厂为什么能让软硬件技术实现深度应用,因为经济体足够庞大、足够复杂,具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这个国家的发展,给了每个人创造产业深度和广度的可能性。

预见三

能源战场,换道超越

2022年哀鸿遍野,如果说唯一一个产业有亮点,那就是新能源产业,由四个部门构成: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这是2022年的数据,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了16.9%,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增加了105.8%,电力储能装机规模增加了36%,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110%。

在2022年,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有一家中国公司,3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汽车的销售量超过宝马、奔驰、奥迪的总和,这家公司叫作极氪。全世界第一个纯电车的架构是2020年由吉利发布的,叫作浩瀚。极氪在欧洲有2000人的技术中心,在杭州湾投了100多亿元,有一个最先进的5G智慧工厂。

如果我说未来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属于中国人的,你们信不信?在风能、光伏、储电、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我们已经实现了一次勇敢的换道超越。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我们将看到这个趋势持续进行。所以投入新能源产业,就是投入了未来10年的一个朝阳行业。

预见四

隐形冠军,赶超德国

2023年还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中国的隐形冠军超越德国。

“隐形冠军”这个词是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的。西蒙用三个标准来定义隐形冠军:第一,在细分行业全球数一数二;第二,企业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下;第三,企业不广为人知,行业以外就是路人甲、路人乙,但在行业内就是王者。

我们看看中国制造业的金字塔。最顶尖的灯塔工厂代表全球工业4.0产业智能化的最高水平,如今我国有42家。第二层是8997家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如果中国的隐形冠军可能超过德国,那么大部分都将诞生在这些企业里面。还有6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万家地市级的专精特新企业,再往下有400个产业园集群基地,再往下还有数以600万计的中小工厂。为什么中国的公司会比德国跑得更快?因为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流量,同时我们在资本市场上有更多的加速和赋能机制。

预见五

长期主义,率先复苏

经历了最近三年之后,我们发现,中国产业经济的投机主义时代已经结束了,泡沫消失了。从2023年开始,未来的市场将永久属于长期主义者。

想在中国地区成为长期主义者应该有三个法宝:第一,专注一个赛道;第二,专注技术。第三,专注审美。就好像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的,长期主义者的“活法”就三件事: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坚定地执行。一个真正属于长期主义者的时代即将在2023年到来。

预见六

数字人大战直播间

2017年10月,索菲亚成为全球第一个获得国籍的数字人。2021年4月,英伟达举办的GTC大会中,有14秒的时间,CEO黄仁勋是以虚拟人的形象出现。彼时,英伟达做“数字黄仁勋”,需要3D建模,这14秒,每一秒都要花几万美金。如今16个月过去了,中国互联网公司通过2.5D技术及强大的算法能力,生产出来的数字人都日趋逼真,而价格最便宜的只需2000元,最贵的也不过8000元。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带给大家的科技普惠,是让我们都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数字人。

我在2020年说过每一家公司都可能需要一个直播间。今天我在预见2023年终秀上说,每一家公司都可能需要一个数字人,用它来做本地生活、做客服、做品牌直播、做短视频等等。

预见七

M型社会悄然来袭

2006年,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版了一本名为《M型社会》的书。他在书中有一个判断,从1990年到2006年,日本经济失速的这16年里,社会正逐渐形成一种M型双峰结构,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各居两端,并且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而位于中间的中产阶层向下塌陷,如同M型一般。而2023年以后,中国也很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

具体来看,大前研一对M型社会有四个判断依据:少子老年化、高储蓄率、长期货币增发、阶层板结。2022年,这四个依据正在中国社会发生。然而,与日本、美国相比,中国高净值家庭的财产性收入非常畸形,中国高净值家庭出现了房屋资产占比过高,保险类资产、股票、基金等权益资产配置过低的情况。从大前研一对M型社会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优化资产结构是2023年高净值家庭的第一任务。

预见八

树根经济,信心中国

在2023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国民营企业不再是草根,“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发芽”的草根时期结束了,它们正在成为下半场中国的“树根经济”。

为什么是“树根”?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民营企业362家,占到了72.4%;中国新经济500强中,民营企业422家,占比84.4%;中国A股上市公司5000多家,民营企业3168家,占到63%。东南五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全部超过50%。在2023年,面对经济的复苏,我们必须要说“民企强,则中国强;民营企业有信心,则中国经济有信心”。

在告别2022年,迎来2023年的时候,希望那50位经济学家的预言会实现,城市、产业、中国和全球的贸易流通会复苏,中国经济会回到长期基本面,我们会迎来一个阳光灿烂的2023年。

猜你喜欢

勇敢者
勇敢者的游戏
登岛吧,勇敢者
勇敢者的地下迷宫
勇敢者的 尝 试
动物派对
勇敢者的游戏
生鲱鱼
——勇敢者的游戏
勇敢者的游戏
台词
勇敢者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