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023-03-26王德胜
王德胜
考点导引
考点突破
考点1 公民基本权利
1. 政治权利
2. 人身自由(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侵权行为:个别企业实行“严格管理”,工人下班被搜身后方可出厂门;自选商场的保安拘禁偷窃嫌疑人;债权人私自关押、限制债务人的人身自由等)。②人格尊严(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③住宅不受侵犯(侵权行为:非法闯入或搜查住宅,监听或窥视家庭生活等)。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侵权行为:私自安装窃听器;故意私拆、烧毁他人邮件等)。
3.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①财产权,包括占有权(买了房子即拥有了对房屋的占有权)、使用权(出租房屋转让的是房屋的使用权)、收益权(出租房屋获得租金体现了收益权)、处分权(捐款捐物体现了对财产的处分权)。②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③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④受教育权,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⑤文化权利,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4. 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要求: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
5. 维护权利的方式
[方式 依据 适用范围 其他 和解 法律、事实、道理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权益争议 优点: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调解 事实、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 广泛适用 优点: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类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仲裁 仲裁协议、法律 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特点: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诉讼 事实、法律、法规 人身、财产争议,侵权行为,行政行为 种类: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 ]
考点2 公民基本义务
1. 遵守宪法和法律:①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②要求: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2. 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 依法服兵役:①履行义务的方式: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②我国的兵役制度: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
4. 依法纳税:①税收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②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考点3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1.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2. 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3. 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4. 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易错点拨
1. 初中生享有选举权。
分析:宪法规定,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初中生未满十八周岁,不满足享有选举权的条件。
2.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他人无权干涉。
分析:公民行使言论自由,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 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区别。
分析:名誉权指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具有普遍性,任何自然人、法人都享有。荣誉权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具有专属性。
4. 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分析:权利义务相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把权利和义务完全对等是对二者关系的绝对化;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5. 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法定義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是成文的,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确保履行,拒绝履行这种义务,会受到相应法律的追究。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是不成文的,虽然也受外在社会舆论的约束,但主要依靠人们内心自觉的信念,自觉自愿来履行。有些道德义务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范,即成为法定义务,如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植树造林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