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26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江苏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规划引领,落实扶持措施,加快项目建设,培强产业主体,推进三产融合,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产业强镇71个、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8个,优质稻米获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南京市高淳区、宝应县、泗洪县获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但对照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以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牵引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两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年又制订了《江苏省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明确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各地在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加快”。
加快树立全产业链发展思维。过去,农业农村部门主要精力在抓一产,对农产品全产业链条的研究不够,对加工、流通、消费、服务等环节投入的人力、精力不多;农业生产方面的专家很多,但能够跳出农业研究农业、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的人才还不多。要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强化系统思维,更多地站在全产业链发展的视角去看待、去研究、去发展农业产业。要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实现从抓生产向抓链条转变、从抓产品向抓产业转变、从抓环节向抓体系转变。
加快构建“4+13+N”农业全产业链体系。重点打造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4条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级的省级重点链,建设水稻、生猪、淡水鱼、果品等13个细分产业链,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链。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链发展现状,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布局,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基础好、潜力大、成长性强的市域链、县域链。全产业链建设是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但不是链条的所有环节都要建在本地,要强化区域间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加快强链补链延链。突出优势强链,在做大做强现代种养业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农业纵向一体产业链条,向上游的科技研发、农业投入品、农业设施装备等延伸,向下游的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品牌以及社会化服务、政策保障、金融支持等拓展。聚焦短板补链,“一链一策”打通堵点、接通断点,着力补齐资源聚合难、链上主体散、发展能力弱等短板,全面提升产业链发展质态。拓展功能延链,围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挥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和数字信息等产业跨界融合、产业叠加,加快农业产业的“智改数转”,延伸拓展产业链,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
以“四个一”建设工程为抓手,增强全产业链内生动力
2023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四个一”建设工程,建立了任务清单、政策清单、服务清单、评价清单,着力建设100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支持1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头雁、培育100个农产品和农业服务业品牌名牌、打造100个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载体平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四个一”建设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引领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高质量发展。
抓好产业链项目。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堵点、连接断点,科学谋划产业链项目,重点发展与产业链建设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着重谋划加快补齐农产品加工、功能拓展等短板弱项的大项目。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努力形成建好一个、辐射一片、聚集一群的串联效应。
培好产业链主体。实施“龙头强链工程”,发挥“链主”企业的主引擎作用和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链接育种育苗、生产基地、加工流通、仓储服务、电商平台等经营主体以及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融资机构等服务主体,推进各类主体互补式协作和功能性合作,一体化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省农业农村厅遴选了50个“链主”企业和150个骨干企业,各地要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开展“春笋培育计划”,整合优质资源,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中发掘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高成长性的“春笋”企业,加快形成创新农业企业集群。强化创业服务,支持各类人才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链条创业、融合创业。
建好产业链平台。将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等与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有机衔接,打造全链条覆盖、全领域支撑、全主体共享的综合性平台,推动要素集聚、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不断创造新动力和新场景。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区域检测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创业创新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搭建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围绕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攻关。
以要素集聚为支撑,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把握农产品供应市场“北产南销”特征,依托苏南地区、长三角地区消费大市场,充分发挥苏中苏北地区农产品丰富的优势,梯次做好农业全产业链“结构”文章,构建产业间链式发展、区域间相互融合的协同发展机制。
强化高效联动协同。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涉及农业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建立统筹推进、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按照一条产业链建立“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一张产业链全景图谱”的模式,建立强链补链延链清单,组建一批专家团队,建设一批载体平台,出台一批配套政策,形成抓产业、抓链条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路径。
强化要素保障支持。集聚土地、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促进多主体分工协作、多要素投入保障、多政策配套服务,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户参与、企业带动、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良好产业链生态,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建立产业链重大项目储备库,统筹利用财政涉农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创新支持方式,重点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数字化改造、新业态培育等延链补链环节。实施好现代设施农业“双十双百”示范工程,努力实现全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三年千亿”投资计划。对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产品和服务,提高农业全产业链融资便利性。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各类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嵌入产业链分工体系,明确产业链上各类主体的权责利和收益分配模式,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发展格局,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通过产业链赋能,让农民就业增收从种养领域向二三产业拓展、从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拓展,让农民在全产业链建设中同步受益、同步提升、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