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量感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索

2023-03-25潘锦秀

数学之友 2023年23期
关键词:新课标培养小学数学

潘锦秀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了更高的标准.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实现“量感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并且使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所以数学教师要注重量感教学,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知数学,从生活化的方向多向化分析数学,让学生深刻地理解量感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量感意识;培养

量感,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对于量的感知、观念和意识,是学生能够思考量的基础.小学教材中对于量感所涉及到的内容颇多,比如时间、面积、容积、体积、角度、重量和速度等等.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大多会培养学生的数感,而对于量感的培养一般未关注到.多数的学生能够掌握单位相同的量之间的换算和运算,但是事物的测量,如果涉及到属性的区别,大小关系也不尽相同,就会要求用统一的度量单位去比较.在生活中应用时,必须要找到恰当的度量单位,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差距,可是学生因为缺乏量感,常常无法感知.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的匮乏性,根据学生在日常情景中所能够接受到的量感的体验,让学生通过不同物体之间的探究和比较,感受到量和度量单位能够起到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的问题,建立量感.

1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意识培养的意义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学段特征,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小学数学最重要的培养内容之一就是量感,量感可以直观地对物体的测量属性判断,能够更好地了解物体的大小关系.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明确系统性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情景中找到更合适的单位测量和判断;能够适量地了解在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且合理推算测量结果.在小学生数学量感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有一部分的知识点和概念学习起来会较为困难.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障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让小学生自己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帮助小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可见的难题,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分析世界,让数学成为他们改变世界的工具.不仅要能学,还要能用,这才是最要紧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量感素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

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量感就是学生观察世界的眼光构成之一,也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抽象思维能力的方式,量感有助于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升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意识培养的策略

2.1 借助问题培养量感

课前预热整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量感意识,建立量感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进日常的生活计量方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建立量化关系,使学生对量的概念更加清晰,在脑海中找到相对应的生活场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计量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特别指出了数学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劳动,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数学教学主要就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灵活地使用数学技能.從这些特点不难看出,教师在数学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而且要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量感,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帮助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观察生活,使用更加便利的数学语言解读生活.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量感去感知世界,把计量的方式融入到生活常识中.

思考问题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针对个别问题,学生积极思考,研究问题出现的形状、性质和特点等,建立有形认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在形成数学认知时,学生是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可以恰当地使用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讨,调节教学进度,带领学生深入体会量感的内涵,用探索性研究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核心能力.数学教学在操作的过程中,恰当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集体研究,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针对个别问题,学生在展开深入思考的同时,也能对物体的运动和变化有更加直观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思考之余,有更深层次的学习验证认知.数学问题是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学生主动思考,认真解答,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深度,主动设计有区别的教学设计,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创造多点冲击,让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达到共识.

2.2 借助操作培养量感

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要不断地创新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因而在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感知到量的概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计量的能力.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让他们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创造多元化的课堂体验,培养学生的量感.小学生在培养量感时遇到的主要难题就是该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尚未趋向成熟,不具备完整的逻辑体系,无法理解较为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利用实物展开想象,并从中理解量的概念.

数学学习可以借助多种辅助手段,比如实验操作、实地测量和实物观察等等,这些都是比较普遍的学习任务,教师要针对这些任务设计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创造多种学习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到量感的重要性.量感有自身感性的特点,所以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织感体验式的训练机会,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为学生创作多重观察体验任务,帮助学生创造视觉冲击,为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做好铺垫,在更直观的学习中体会量感认知.

2.3 借助参照物培养量感

量感形成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漫长的反复过程,只是课堂学习是不能够达到量感形成的要求,教师要配合布置相应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巩固和加强,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孩子,在作业学习的时候,要不停地回炉重温,才能更好地改善由于语言障碍和认知匮乏带来的后知感问题,通过不断地积累提升认知能力,强化量感的认知.

量感的培养需要一个阶段的时间,教师引领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观察和学习,数据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形成量感认知.在真正施行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多种参考物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观察,善于思考,利用多种手段矫正学习方向,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量感认知.使用多种参照物融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设计,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3 以“克与千克”的学习为例来实践量感意识培养

3.1 借助学具,搭建直观化、结构化的学习支架

根据学情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学生对于“克”的量感认知明显比“千克”的量感认知要低,笔者认为要根据学生认知的起点,通过单位的细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数感和量感,笔者利用黄豆作为教学所采用的素材,并分别把1克重、10克、100克、1千克的黄豆分别装好,在课堂上当做砝码使用.教学时把分割器当成单位细分的帮手,利用视频为大家演示从大单位分到小单位的整体过程(采用分割器把1kg的黄豆平均分为100g的小黄豆),让学生拥有更直观的体验,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和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细分的过程,学生脑海中自然可以对1克重、10克、100克、1千克的黄豆有更系统的认知.除了细分感知之外,还要恰当地利用实物反向追问,这些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量和量之间的转换,了解十进制的关系,体会到计量单位能够由小变大,同时也能由大变小,在这样循环往复地辩证和思考中,为学生搭建知识学习框架,帮助学生形成量感认知.

3.2 充分体验,设计建立单位量感的学习路径

依靠有层次和有深度的实践操作,推动学生更好地认知“克和千克”,建立十进制的单位量感,培养学生的量感,首先要让学生对数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建造一个“从1千克到1克”的单位量框架,借助不同个数的质量不同,让学生经历从千克、百克、十克、克等单位量感认知过程.借助十进制的关系构建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关系”,将数感和量感有效地联合在一起,成立新的知识联通结构.

学生对于不同的度量单位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再设计“估算50根棒棒糖有多重”等相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提升量感认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不使用工具的前提下,能够对数量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主动放弃工具,利用之前学习的单位量感经验估算测量,不断丰富物体量的认知,提升自身量感.

4 结语

总体来说,培养“量感”是促使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扩展的有效方式,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量化思维训练.通过学生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生活用品,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帮助学生形成“量”的概念认知,灵活地使用计量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完整的“量感”体系,督促学生加强课后训练和巩固.最终让学生能够掌握“量感”能力,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量化思维能力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意识的培养计划[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3(2):86-88.

[2] 黄妙蓉.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量感”的途径探索[J].家长,2023(3):28-30.

[3] 陈超.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养成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2(12):92-94.

[4] 杨静.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的教学途径[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2(11):83-85.

[5] 郭碧芸.小学数学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72.

猜你喜欢

新课标培养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