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冬奥会对促进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2023-03-25陈东方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冬奥冰雪体育运动

文 / 陈东方

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提前并超额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一股冰雪运动热席卷全国,各种冰雪运动项目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也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马传业, 郝雅芳, 王婷. 北京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10(18):3.

1 冬奥会多方面促进高校冰雪运动发展

1.1 多政策鼓励冰雪运动发展

我国在准备此次冬奥会时也出台了众多政策以促进冰雪运动的发展,例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5年)》、《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等。这些政策促使了大量冰雪运动场地的建设,截至2021年初,全国已有654块[2]张雷, 张彦霞, 张志哲,等.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J]. 冰雪运动, 2022, 44(2):4.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建成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这两年,北京周边滑雪场吸引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说,这必将促进我国冰雪运动“追赶式”发展。[3]闫建鹏. 北京冬奥会对高校发展冰雪运动的促进作用研究[J]. 体育画报,2022(9):49,55.

同时多方政策促使冰雪特色运动学校的建立,截止2021年6月,教育部和北京冬奥组委已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627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1036所冰雪运动特色校,可以促进未来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

1.2 积极传播冰雪运动文化,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冰雪运动

为积极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众多志愿者组成或加入了不同的“冬奥文化志愿者宣讲团”,通过志愿者,主要从项目历史、国内发展、场地器材、竞赛规则、比赛赏析、观赛礼仪、冬奥选手、冬奥故事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把冬奥知识和冰雪文化的种子带到全国各地,在全国各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更多地区的学生感受冬奥氛围。可以使高校学生或者未来步入高校的学生对冰雪运动充满期待与向往,有效点燃了当下及未来高校学生对于冰雪运动的热爱。

在冬奥会结束后的后冬奥时代,仍有不少志愿者在进行冬奥知识、比赛结果、比赛精彩瞬间的介绍,不少讲解团队进入高校校园中,继续传播冰雪运动文化,推动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发展。

1.3 高校主动宣传冰雪运动知识

在冬奥会之前以及冬奥会举办期间,各高校响应政策及号召,积极举办冬奥会知识、冰雪运动知识宣讲活动,答题活动等文化传播类活动使学生了解冰雪体育运动文化;同时部分高校购买旱地冰壶、冰球装备等冰雪体育运动设施,供学生们进行实际体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令高校学子更了解更向往冰雪体育运动。从学校层面促进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

1.4 高校学生主动参与课外冰雪运动

由于众多冰雪运动场馆如室内滑雪场、户外滑雪场、室内滑冰场的建设,及在申办冬奥会时立下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高校学子,特别是北京、张家口等北方高校的学子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前往冰场、雪场进行冰雪运动体验。其中多数高校学生会在体验后与同学分享,并邀请其他同学一起体验,使得更多的高校学生能够实际了解冰雪运动、体验冰雪运动,从学生层面促进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

2 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发展现状

2.1 场地不足

自然冰雪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冰雪多数位于北方地区及高海拔地区,所以能够利用自然冰雪资源开展教学的高校相对较少。截至2021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已有的冰场、雪场难以满足日常高校的教学需求。目前各高校能够接触到的是如旱地冰壶这样的普及版设施,如速滑、滑雪等运动暂时难以普及。

2.2 经费不足

夏季运动场地仅需要在场地损坏时进行维修,而冰雪运动场地需要每日修正,且制冰、造雪机器费用高昂,一般高校如果想通过自建冰场、雪场来达到开设高校冰雪运动课程,会使其财政压力大幅上升,不利于高校自身的整体发展。

同时冰雪运动的入门运动设备价格一般比夏季运动的入门设备高出一倍到十倍不等。例如一个稍好的篮球在150元左右,可以几个学生合资购买、一起运动,而滑雪板和滑雪服则要上千元,且一次只能一人使用。在装备成本上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高校而言都是一个阻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

2.3 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师不足

不同于夏季运动项目,我国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在冬季冰雪运动方面还稍显薄弱,特别是课程体系方面,现在高校层面缺少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同时缺少大量的专业教师进行执教,以致于在近几年完全难以做到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开设。

3 对于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建议

中国体育未来发展关键在于青少年,青少年在未来对带动和引导全民参与冰雪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作为培养学生体育的主要场所,更是成为了冰雪运动开展的重中之重。此次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成功举办带动了全国冰雪运动热,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此次机会,带动高校冰雪运动的快速全面发展。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3.1 建立并完善冰雪场地设施

各大高校在冰雪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地理位置以及温度条件,选择合适的体育设施。例如南方学校可以选择旱地冰壶、旱地滑雪、建造室内滑冰场等方式实现冰雪运动或者类冰雪运动。而北方城市则可以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冰雪教主或者建设室外冰雪场地。

现在多数高校以“大学城”的形式存在或者高校间距离本身并不远,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多个高校合资建设冰雪运动场地,通过共同维护、轮流使用的方法,将各高校的冰雪运动教学成本分摊,减缓高校压力,同时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实际教学中,购置更专业设备或带领学生参观专业场地,以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建设的冰雪场地设施可以在学生使用频率较小的时间段对社会收费开放,通过这一途径的经济收入,补贴高校的冰雪运动财政支出。但向公众开放的前提仍需要以服务于校内学生为核心思想,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冰雪运动设施的流转周期,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感受。

冬季运动体育设施会受到环境及温度影响,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人们对冰雪运动有了重新认识,也对于造雪、造冰技术有了新认识。可以通过学习北京冬奥会的造冰造雪技术,投入到高校场地建设中,实现绿色低碳、高效节能的场地建设。

3.2 提升冰雪运动师资力量

师资质量的优良决定了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开展水平,目前冰雪运动的教师数量较少、师资质量参差不齐,现如今需要相关教育人员及教育部门针对现行的高校冰雪体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冰雪运动运动基础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建立培训机制,培养师资力量。

同时,可以建立冰雪运动教师的线上交流沟通平台,为全国各地的冰雪运动教师提供交流沟通机会,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3 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大部分高校缺少冰雪运动的课程专业体系,而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为我国的冰雪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无论从经济理论层面还是场馆建设层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的冰雪体育教学也要针对项目规律进行理论研究,不断的对冰雪课程进行调整,借助此次冬奥会的运动红利,教育部可组织冰雪运动专家共同撰写高校冰雪运功的适用教材,并为高校冰雪运动的课程设定课程大纲,供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发展、开课。

3.4 在高校中多开展冰雪运动宣讲

以上的三条建议不论是场地建设、师资培养还是课程开发,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若等到一切完成,高校学生的热情可能已经大幅缩减。此次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使得高校学子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达到了历史最高分,故应该把握好此次机会,建议高校通过各种方式邀请冰雪运动员或专家进入校园进行冰雪运动的宣讲,使得学生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能够保持,使高校冰雪体育在学生中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高校学生承担着我国未来冰雪体育行业发展重任,此次北京冬奥会使得我国全体民众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达到了最高峰,我们应把握此次机会,发展高校冰雪体育运动,为我国冰雪体育行业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仍需要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冰雪运动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冰雪体育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各高校体育工作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才能完善我国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促进我国成为一个冰雪运动强国。

猜你喜欢

冬奥冰雪体育运动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