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以河南省西华县为例

2023-03-25孔艳山

河南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胡辣汤西华县专利

孔艳山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2021年2 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1 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通知》,强调要注重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将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作为重点任务大力推进。

可以看出,实施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乡村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有力行动。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乡村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带动作用,适应多元化需求,促进消费提升,推动乡村产业向高质量供需平衡转变,提升乡村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同时能够全面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农业知识产权作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1],农业知识产权在我国农业领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对于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产品竞争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2]。

农业产业立足于县域,是集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及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知识产权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乡村产业依托农业农村资源,以农民就业为主体。当前,我国农村知识产权基础较为薄弱,乡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但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定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3]。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处于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总面积1 194 km2,耕地约7333.3 km2,地势平坦,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林木总株数2 600余万株,林木覆盖率25.6%;西华县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黄桥鲜桃、奉母粉条、红花苗木、田口木耳、迟营青茄、东王营葡萄、清河驿甜瓜等畅销全国,形成了新优杂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无公害蔬菜和优质食用菌五大特色农业品牌,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全国商品粮主产区。

本研究以西华县为例,从西华县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现状研究知识产权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提供参考。

1 西华县产业专利现状

使用IncoPat 专利数据库检索并进行统计分析,在“十三五”期间,西华县专利申请量呈平稳发展趋势,专利授权量平稳增长,如图1 所示,从2016年专利授权量15 件到2020 年专利授权量141 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5%。

图1 西华县2016—2020年专利授权量变化趋势

截至2022 年9 月15 日,西华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7 件,西华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10位的申请人情况,如图2 所示。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前三的申请人为党永富、河南神州大化肥业有限公司、河南普瑞制药有限公司,分别占比29.63%、14.81%、11.11%。

图2 西华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10位

使用IncoPat 专利数据库检索申请人为西华县的专利信息(检索日为2022 年9 月15 日),共检索到公开专利1 247 条(含失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29条、实用新型专利687条、外观设计专利330条,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18.45%、55.09%、26.46%。西华县现有专利有效性情况如图3所示,有效专利数量超过50%。

图3 西华县现有专利有效性情况

西华县2016—2020 年专利权转让趋势如图4所示,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授权日期较新的专利授权不久,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经统计分析,转让数量最多的申请人为河南厚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图4 西华县2016—2020年专利转让变化趋势

根据专利有效性占比及转让趋势可以看出,西华县整体创新能力和专利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

西华县申请人的专利数量统计排名情况如图5所示,创新成果较多的专利申请人前三位分别为河南厚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酷农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华酷农无人机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分别占西华县专利申请量的6.74%、5.05%、4.65%。河南厚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全球高端建筑工程提供国际领先的装配式管线支撑系统,2021年度实现企业产值5 000万元,在带动西华县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河南省酷农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华酷农无人机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和深圳酷农无人机产业开发应用有限公司为同一创新主体,其申请量总和占西华县总申请量的11.63%。由该创新主体负责建设,投资8 亿元的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园,年生产各类无人机2 000架,年植保面积达4 020 km2,提供就业岗位3 000余个,其中安排400 余个贫困户就业,月收入3 000 元左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图5 西华县专利申请量前10位

对西华县申请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个人申请和企业申请分别占比为58.30%和40.42%,其中的部分个人申请的申请人为农民,专利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且专利权维持成本较高,这也是导致其专利权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

西华县所申请的专利涉及最多的10 个IPC 分类如图6 所示,前两个类别B64D 和B64C 为飞机相关专利,与占西华县总申请量的11.63%的创新主体主营业务相一致。

图6 西华县专利的IPC分类(小类)雷达分布

2 西华县产业商标和地理标志现状

我国现行对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定管理机构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定管理机构为农业农村部。

河南省农副产品丰富,截至2022 年10 月15日,西华县共有普通授权商标976件,其中1件集体商标,集体商标为西华县黄桥乡瓜果蔬菜协会申请。

截至2021年6月,河南省累计获批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116 件,其中,周口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分别为淮阳黄花菜、沈丘槐山羊板皮、沈丘槐山羊肉、项城白芝麻,西华县暂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截至2022 年2 月25 日,河南省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163个,周口市农产品地理标志8个,分别是扶沟西瓜、淮阳黄花菜、郸城红薯、鹿邑芹菜、扶沟辣椒、项城白芝麻、黄泛区黄金梨、鹿邑蒲公英,其中黄泛区黄金梨的盛产地黄泛区农场位于西华县境内。黄泛区于2011 年建立完善黄金梨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黄金梨核心产区400 hm2,核心产区年总产量达2.3万t,出口果品1.5万t,增加了果农收入,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3 西华县胡辣汤产业现状

河南省西华县逍遥镇的民间特色小吃逍遥胡辣汤,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起源于西华县逍遥镇,经过世代传承发展,逐步由逍遥镇向外传播,目前以西华县为核心区域,遍布全省各个区域。根据统计,当前国内经营逍遥胡辣汤的店铺超过18 万家,仅在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就有逍遥胡辣汤品牌店铺8 000余家[4]。

在专利保护方面,通过使用IncoPat 专利数据库检索,得到胡辣汤相关专利数据64 条(检索日为2022年9月15日),经过统计分析得出,胡辣汤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在2011—2020年的10年间呈增长趋势。我国各省份胡辣汤相关专利分布情况如图7所示,申请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为河南、安徽、山东,其中河南为我国胡辣汤的主要产地,河南省所涉及的胡辣汤专利申请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占全国总申请量的73.44%,为涉及胡辣汤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二的安徽省的6.7倍。我国胡辣汤相关专利的申请人主要为个人,个人申请量为40 件,占总体的62.50%,企业申请量为21 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申请量为3件。

图7 全国各省份胡辣汤相关专利分布情况

西华县胡辣汤相关专利数据19 条,占全国胡辣汤相关专利总量的29.69%,申请量排名前三的申请人分别为河南省老杨家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京遥食品有限公司、胡素花。

具体来看西华县胡辣汤产业专利申请人,公开资料显示,胡素花为西华县逍遥镇胡记胡辣汤第19代传人,同时还为河南京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由此可知,西华县胡辣汤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申请人为同一创新主体。公开资料显示,老杨家胡辣汤和京遥胡辣汤已经实现胡辣汤的工业化生产。

在地理标志保护和品牌建设方面,申请人一般为相关产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在全国社会组织信用公示平台上能够查到的胡辣汤相关组织仅有1个,是2004 年11 月成立的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协会。胡辣汤协会能够为西华县收集、研究胡辣汤产品质量和服务信息,向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定期组织相关技能培训,为胡辣汤加工、生产经营行业形成协同发展,共同申报相关地理标志等公共品牌,提高胡辣汤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保护西华县胡辣汤生产加工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作为拉动西华县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逍遥胡辣汤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胡辣汤产业仍然可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胡辣汤产业的发展对西华县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不仅可以激发西华县潜在的商机,而且能够促进县域相关产业联动,围绕胡辣汤产业发展,相应衍生服务市场的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物流业、文化产业、培训业等也会随之增加。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胡辣汤产业的发展,为西华县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能量。胡辣汤实现工业化生产,成为更加方便食用的方便食品,不仅将河南地方美食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并将其出口到欧、美、亚等多个地区和国家。而小麦面粉、沙颍河畔栽培的黄花菜、传统手工制成的粉条,以及当地放养的淮山羊肉就是胡辣汤的主要原材料。胡辣汤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粉条加工、香油、食醋酿造、食品包装,以及牛羊养殖和辣椒、大葱种植等有关产业的兴起,电商平台的发展也能带动物流、包装产业。逐渐发展和壮大胡辣汤产业链条,成为西华县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西华县在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需要强化专利意识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西华县发明专利授权量不高,尤其是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少。二是西华县产业地理标志等公共品牌保护亟须完善。目前西华县虽已成立了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协会,并借助该协会制定了集体商标等品牌保护方法,但运营能力仍需继续提高。总的来说,知识产权还未充分达到引领和支撑西华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三是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品牌意识淡薄,缺少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化操作,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影响其品牌形象。

4 建议

4.1 以专利制度引导产业创新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管理制度。通过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机构,进一步完善县级专利管理机构工作职责,根据县级专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引导创新主体充分挖掘发明专利,通过各部门协作,为县内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二是加强扶持,出台激励政策。对企业在所属业务领域内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用于实际生产的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增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将创新主体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作为科技资金扶持的参考。三是加强宣传,增强专利保护意识。增强专利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与普及,使创新主体对专利重要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企业等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利用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提升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等创业主体的专利保护意识,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4.2 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

加强对西华县社会团体组织、协会及其成员单位的指导力度,调研发掘西华县特色产品资源,不断挖掘西华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传统手工业、农副产品等具有区域优势特色涉农产品。从地方史志、典籍、历史文化中收集具有培育价值的地理标志商标资源,帮助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完善管理制度,逐步丰富完善西华县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提升地理标志开发利用效率,为促进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3 创新胡辣汤产业商业模式

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把胡辣汤当作富民强县重要产业。由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注册集体商标,加强技能培训,推进胡辣汤走上标准化、品牌化之路,发展成为就业和富民的支柱产业。对加盟商提供统一的原材料供应和品控,推动胡辣汤产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发展全链产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达到品牌管理的标准化,实现品牌技术与理念的统一,还可以更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状况,对终端市场实施有效监督和调控,优化整合行业资源,提升品牌效益[5]。

猜你喜欢

胡辣汤西华县专利
专利
家乡的胡辣汤
西华县
胡辣汤
发明与专利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西华县
胡辣汤
河南:公布胡辣汤等7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