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明德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
2023-03-25杨光志YANGGuangzhi袁锋YUANFeng何龚超HEGongchao
杨光志YANG Guang-zhi;袁锋YUAN Feng;何龚超HE Gong-chao
(①宣威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所,宣威655499;②宣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宣威 655499)
0 引言
水库大坝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可有效调蓄利用水资源,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工程效益[1-4],但水库一旦发生重大险情将会给国家及人民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5-6]。因此,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历来是我国各级水管单位的重点工作[7-8]。大坝安全监测是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大坝风险的重要措施[9-10]。本文分析了明德水库大坝的监测数据,总结了目前监测的结果,提出了下一步监测建议,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1 工程概况
明德水库位于宣威市宝山镇乐红村委会土红自然村东侧,坝址位于文兴河源头门前河的支流上,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可渡河支流。
明德水库大坝为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3.8m,水库总库容124.9 万m3,设计灌溉面积0.38 万亩,供水人口6366 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工程规模为小(一)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大坝、输水兼导流(放空)孔为4 级建筑物,输水管道设计流量为0.1574m3/s,小于5.0m3/s,按5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为5 级。
在试蓄水阶段,大坝下游接近垫层处岸坡出现漏水现象,之后于2018 年10 月和2020 年8 月进行了两次补强灌浆处理。
2 监测布置
根据《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2013)规定,设计主要对上下游水位、坝体温度、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扬压力和渗流等项目进行监测并作详细记录。主要监测项目包括:①坝体水平位移监测;②坝体垂直位移监测;③坝基扬压力监测;④坝体渗透压力监测;⑤渗流量监测;⑥绕坝渗流监测;⑦库水位监测。监测内容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外部变形监测:包括①和②。分别在坝顶各坝段均布设1 个位移标点,共设6 个位移标点;在两岸设置工作基点2 个、校核基点2 个。
2)渗流监测:包括③、④、⑤和⑥。在两坝肩布设绕坝渗漏监测点共2 个。灌浆廊道内布设6 个压力表。
3)渗流量监测:包括⑤。在廊道下游设集水坑汇集渗水,并设三角堰测量渗流量。
4)库水位监测:包括⑦在上游坝脚踏步一侧设水位监测标尺。
3 监测资料分析
3.1 外部变形监测
在2017 至2021 年间通过J-1#~J-6#六个监测点记录了大坝在X、Y 和Z 三个方向的变形数据如图1、图2 和图3 所示。
图1 大坝X 位移监测图(X 为向右岸为正,向左为负)
图2 大坝Y 位移监测图(Y 为向上游为正,向下游为负)
图3 大坝Z 位移监测图(Z 为向下为正,向上为负)
根据位移监测资料分析,坝段水平位移小于1cm,沉降位移为0.3~1.4cm,位移量很小,不会影响大坝安全运行。
3.2 渗流监测
3.2.1 扬压力
在上游水位分别为2185.7m、2201.03m、2193.3m 三个位置时读取压力表数据,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扬压力监测数据表
通过监测数据表明,除3#孔外其他孔读数几乎为零,对压力表没有度数的孔拆除压力表进行水位实测,除6#孔水位较低外,其他孔均为满孔未溢出。
根据已有扬压力监测值及水位情况(表2),河床段实际的折减系数高于设计值,岸坡段实际折减系数低于设计折减值,通过稳定复核,各坝段在各种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表2 扬压力对比分析表
3.2.2 绕坝渗漏
绕坝渗漏主要在左右岸各布置2 孔测压管,具体监测数据见表3。
表3 水库绕坝渗漏监测记录表
通过监测数据表明,测压管水位高程维持在地下水位附近,库水位的变化对读数几乎没有影响,表明库水位与其没有关联关系,不存在大的绕坝渗漏问题。
3.3 渗流量监测
3.3.1 廊道内三角堰监测
明德水库廊道内排水为自流排水,渗漏水流入汇水渠后排入积水坑,再通过预埋排水管字溢流堰面排除,排水孔高于下游校核水位,在汇水区内安装三角量水堰测量坝体和坝基渗漏量。各时间节点汇水区总渗漏量见表4。
表4 各时间节点汇水区总渗漏量
从监测数据表明,补强灌浆完成前廊道内渗水量较小,随库水位的变化没有规律性。通过廊道内检查,发现廊道内坝基排水孔堵塞较多,监测数据没有代表性。需及时将廊道内排水孔疏通。
2021 年5 月底完成第二次补强灌浆后,及时对排水孔进行了清理,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与灌浆前相同水位的渗漏量相比,减少了37.2%。
3.3.2 坝左岸坡三角堰监测
2017 年开始试蓄水后,水库蓄水位最高至2193.94m时,左岸坝基下游约2180m 高程坝基接触面及开挖边坡喷混凝土预留排水孔内出现大量渗水(图4),渗漏水量10.26L/s。初步判断左岸2#坝段2183.9~2196.9m 高程间垫层混凝土底部与岩基接触部位存在渗漏问题。
图4 一次补强灌浆前左岸渗流情况
2018 年10 月1 日到2018 年12 月27 日,施工单位依据“补充通知书”开展了补强灌浆。但灌浆效果不明显便停止了施工。设计单位建议对坝基排水孔进行疏通,并进一步监测库水位及渗漏量变化情况。
2020 年,库水位再次达到2207.16m,右岸坝基接触带2198.00m 高程附近出现了明显漏水点,右岸下游50m 山体有明显出水点(图5),右岸渗漏量为11.5L/s。
图5 一次补强灌浆后右岸渗流情况
2020 年8 月20 日,第二次补强灌浆进场施工,于2021 年5 月底完工。2021 年8 月17 日至12 月2 日渗漏量监测资料,期间蓄水位2201.03~2207.12m,左岸大坝下游渗流量为1.75~2.23L/s,左岸山体渗漏量为1.95L/s,右岸未见明显渗漏现象,同比补强灌浆前后大坝下游渗漏量减少了86%~90%,左岸山体渗漏量较少了78%,右岸山体渗漏量减少100%,根据渗漏量公式计算Q=BKH/b 计算,左岸帷幕区面积B=2509m2,上下游水位差H=51m,渗透系数K 按5Lu(0.075m/d)计,渗径46m,则理论渗漏量为200m3/d(2.32L/s)。补强灌浆后渗漏量小于理论渗漏量,坝基防渗效果良好,左岸渗漏方式可考虑为轻微绕坝渗漏,对大坝蓄水和安全运行基本无影响,建议工程运行中进一步加强检测。
图6 二次补强灌浆后左岸渗流情况
图7 二次补强灌浆后右岸渗流情况
明德水库设计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0.3 万m3,二次补强灌浆后水库正常水位时的渗漏量为2.17L/s,按全年处于正常水位计算渗漏量6.84 万m3/年,占多年平均净流量3.1%,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 373-2007)规定为轻微渗漏。根据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结果,水库仅10 月底处于满库,其他时段均低于正常蓄水位,实际渗漏量远远小于理论计算值。大坝水库正常运行时属轻微渗漏范围,不影响水库蓄水,满足设计要求。
3.4 一般外表监测
水库初期运行,还进行了一般外表监测,主要是对坝面是否受到人为或生物破坏,坝面是否出现裂缝、坍陷、隆起、渗水等异常现象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水库运行正常。
4 结论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明德水库工程通过位移监测,坝段沉降位移为0.3~1.4cm,沉降位移量很小,不会引起大坝变形;通过渗流监测,水库正常水位时的渗漏量为2.17L/s,渗漏量6.84 万m3/年,占多年平均净流量3%,但根据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结果,水库仅10 月底处于满库,其他时段均低于正常蓄水位,实际渗漏量远远小于理论计算值,大坝水库正常运行时属轻微渗漏范围,不影响水库蓄水,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扬压力监测数据分析,采用监测数据折算的折减系数进行大坝稳定复核,各坝段安全系数均满足设计要求。
经分析,大坝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无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能正常运行,且各主要监测量的变化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 建议
大坝下一步监测工作建议:
①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宜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加强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设施的检查、维护、校正、更新、补充和完善;②由于蓄水期间降雨量偏少,观察期间水库蓄水最高水位为2201.17m,与正常水位一致,监测分析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水库正常蓄水后,除对大坝进行定期监测外,还应加强不利情况下的大坝变形监测工作,分析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③定期对监测资料整编和分析,编写监测报告,评价大坝的运行状态,提出工程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报告,及时归档;④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判断,如分析或发现工程存在隐患,立即上报主管部门;⑤在运行期,每年汛前应将上一年的监测资料整编完毕;⑥安全监测项目及测次可按照表5 执行,当发生地震、大暴雨、库水位骤变、高水位且低气温、水库放空以及大坝工作状态异常时,应加强现场检查、增加测次,必要时增加监测项目。
表5 安全监测项目测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