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

2023-03-24王静平

《学习方法报》历史中考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清政府条约

王静平

板块概览

【大单元构建】

【时序坐标】

【全球视野】

【重点剖析】

一、近代列强的侵略

1. 鸦片战争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原因

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需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生产资料。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利益。

(3)过程: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并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初,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5)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社会性质: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政治: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③经济: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6)签订条约

①主要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签订)。

②后续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2)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3)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直接原因)。

(4)性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5)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共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6)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①《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②《北京条约》(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7)影响: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3. 19世纪后期的边疆危机

4.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背景:清政府政治腐败,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

(3)主要战役: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4)结果:清政府战败,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5)性质: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华战争。

(6)签订条约:《马关条约》。

5. 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1900年。

(2)背景: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利益,引起外国侵略者恐慌。

(3)主要战斗:廊坊阻击战、在北京的战斗、天津保卫战。

(4)结果: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5)签订条约:《辛丑条约》。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救亡图存

1. 林则徐虎门销烟

(1)概况: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2)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评价人物: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体现了其敢于反抗、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过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事变(由盛转衰)→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3)重要文献

①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②后期:《资政新篇》,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4)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5)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6)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 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3)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4)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根本目的),求强求富(直接目的)。

(5)主要措施

(6)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最终破产。

(7)性质: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9)积极作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0)局限性: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4. 戊戌变法(1898年6月至9月,又称“百日维新”)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

(3)思想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4)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5)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6)主要内容: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7)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8)实质:中国近代史上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9)影响: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開端,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10)失败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急于求成,且缺乏改革经验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守旧势力强大。

5. 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民族矛盾尖锐。

(2)口号:“扶清灭洋”。

(3)概况:兴起,19世纪末在山东兴起;发展,1900年夏,控制了京津地区;高潮,1900年,在廊坊、北京、天津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失败,1900年8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4)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5)评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猜你喜欢

清政府条约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美不续签俄美仅存军控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新军:清政府的掘墓人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霸王条约
全面解读《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