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扑朔迷离,意犹未尽

2023-03-24

《学习方法报》语文八年级 2023年19期
关键词:渔人桃林太守

品读进行时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诗》前的序文,作者采用了扑朔迷离、意犹未尽的故事形式,艺术地表达了其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一、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一个“忘”字写出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无意于路途的远近,暗示其所行已远,为后人考证难以按图索骥埋下伏笔。“甚异之”表明渔人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桃林美景感到奇怪,从而想“復前行,欲穷其林”。桃林的源头在哪里?那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文章开篇就悬念迭起,吸引读者和作者去一探究竟。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开始是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桃林感到奇怪,现在则是对桃花源里出现的人感到好奇。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看上去都那样的“怡然自乐”呢?难道他们这里没有饥饿、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吗?一连串的疑问,吸引着读者往下阅读。

二、意犹未尽,引人遐思

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从桃花源出来后,渔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报告给了太守,或许他意犹未尽,还有再到桃花源做客的想法,因为那里的环境实在是太美了,那里的人也实在是太热情了。而“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有某种让人不可捉摸的神秘感,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和无尽的神往。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最后一段是补叙,用当时的名士刘子骥再去探访桃花源未果,进一步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桃花源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猜你喜欢

渔人桃林太守
“官念”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让子弹飞
渔人的故事
十里桃林平东路
忽逢桃林 落英缤纷——我的“指向性写作”教学点滴谈
桃林村(外一首)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
桃林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