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修复为污染场地“靶向诊疗”
——记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污染场地智慧修复创新工作室
2023-03-24付少玮通讯员梁丽光
□本刊记者 付少玮 通讯员 梁丽光
与水体变黑、空气变脏这样肉眼可见的污染相比,藏在地下的土壤污染非常隐蔽。“如果不能准确识别地下污染情况,就很难进行修复治理。就像去医院看病,需要影像检查来找到病因。”李静文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解释她发起污染场地智慧修复创新工作室的初衷。
李静文是北京建工修复公司信息资源部副经理。在公司工会支持下,她从2019 年11 月就带领团队在行业率先应用数字技术为污染土壤提供“靶向诊疗”,成功开发了“生态环境数据管理系统”,在中国技术创业协会2022 年第四届“共创杯”全国智能建造技术创新大赛中荣获施工组一等奖。
问题导向发挥职工创新主动性
我国污染土壤修复工作起步较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地下污染调查不精准、污染数据与修复工程衔接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痛点,李静文作为牵头人,联合公司区域技术中心和信息资源部的一群青年技术职工,自主开展环境修复智慧化创新的探索。
“工作室14 名成员中有13 位硕士,平均年龄只有30 岁,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参与智慧修复任务只能放在下班后和休息日。”李静文介绍,为了尽快“入门”,大家自发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污染场地地层与污染羽建模、场地三维可视化等专业课程,通过多种途径下载论文,还找来大量智能建造、智慧工厂等方向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参考。创新工作室团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反复论证和优化调整,成功搭建出生态环境数据专业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
在李静文带领下,团队成员分工合作,经过三年多的持续研发,一套针对环境调查与修复工程全过程管理的专业化系统成功问世。系统包括了线上平台、线下三维模拟软件和场地调查APP 等,成功开发国产化轻量级污染场地BIM 建模软件,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数据导出,三维建模技术的成果应用不再局限于技术管理层面,还能拓展到项目管理层面,提升工程实施的精细化水平。
示范应用为污染场地“靶向诊疗”
秋日的岭南晴空万里,在广东中山一处大型污染场地上,创新工作室成员张家铭操作无人机,像扫描一样采集地块的实景影像。现场调查人员用手机把场地信息上传云端,与专业检测机构共享联动。地理信息和污染数据经过系统运算后,就能快速构建出污染场地数字模型,隐藏在地下的污染分布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借用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准确锁定‘病灶’,实现对污染的‘靶向诊疗’。”项目负责人刘宇介绍,这一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中汞、铅、氯仿等污染物均超过风险控制值,并且污染分布十分复杂。通过这套系统,现场工程师们可以快速完成污染场地立体的三维建模,将地下污染羽、地层状况、地上建构筑物与修复装备等集成在一起,登录网页平台就能查看详情,为开展精准修复治理提供指导。
2021 年开始,创新工作室团队还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开展多种协同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实践。借助技术手段,将关键技术设备等进行模块化和数字化集成,通过对场地调查以及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生态环境数据管理系统中构建出一个数字孪生场地。
“就像建造了一个透明工厂,每一个技术环节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并实现高效协作。”张家铭介绍,在详实的运行数据支持下,示范场地技术效率明显提升,药剂成本和能耗均有显著降低,为高效绿色修复提供了智慧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协同创新探索智慧修复新可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创新工作室团队也不断优化工作理念和实践,积极从“提升效率”向“提升价值”转变。
“系统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了功能拓展性,具有架构灵活、展示效果好、与现有视频监控及环境监测设备对接简便等优点。”黄子杰在团队中负责系统多场景的功能开发,他正在为安徽合肥项目打造系统的升级版——创新融合污染场地的工程管理模块、技术管理模块与三维BIM 模块,实现场地数据、现场人员、技术设备、物资材料、环境监测的“一张图”管理。
“目前的系统已基本形成工程可视化、数据共享、信息联动互通的数字化应用模式,未来的提升方向是赋能智慧化管理。”黄子杰介绍,系统升级后将兼容生产管理模块,可在线查看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动态分析和计算项目的现场劳动力曲线,提出优化人工分布的建议。连接在线环境监测设备,实现自动化现场环境质量应急管理。系统还可以集成安全设施和技术设备在线监管,实时监控大型设备的运行情况。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步,团队专题开展了无人机在修复项目管理方向的应用研究,未来有望在体量庞大的矿山修复和污染严重的高危场景工作中实现应用新突破。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李静文表示,创新工作室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职工创新主力军作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让污染场地修复工作在科技创新加持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