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巷里的“大民主”

2023-03-24那其灼汤龙李进媛

党员文摘 2023年5期
关键词:刘娟管家小巷

□那其灼 汤龙 李进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

20天后的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北京宣告成立。新上任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政务院第一次政务扩大会议。政务院设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和30个部、会、院、署、行。

两天之后,10月23日晚上,在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250 多名居民代表接到通知去西牌楼小学礼堂开会。

在昏黄的电灯下,他们每个人领取了一张选票,代表辖区2250户选出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个组织——居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居民委员组成。其中,居委会主任因为工作在街头巷尾,负责的事务又包罗万象,以至于很多人愿意把他们称为“小巷管家”。

在广袤的国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这样一边铺陈开宏大设计,一边勾描着细腻工笔……一切都是这个古老国度里从未有过的新气象!

“陈主任”上任记

1949 年,在上城区上羊市街长大的陈福林,是个走街串巷的热心肠。这条街上谁家有个婚丧嫁娶都少不了喊上这位“陈家大儿子”来帮忙。

选居委会那天晚上的经历,陈福林生前多次谈起:“那天发的选票是一个油印的纸质条子,约8 厘米宽、18厘米长。纸上共印了21个候选人的姓名,在姓名后面有空格……”

一人一票的选举,很快有了结果,24 岁的陈福林当选上城区上羊市街居委会主任,政法专业毕业的陈道彰当选副主任。一起选出的还有另外7名居委会委员,分别负责生产、公安、民政、文教、卫生等事务。

“陈家大儿子”当上了居委会主任!250多位居民代表既兴奋又新鲜,有说有笑地走出了会场……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个夜晚的故事起初毫不起眼。但是,为了梳理出这个故事,民政部组织专家学者从2004 年开始,展开了为期4 年的漫长寻访研究。2008 年6月,最终宣布上城区上羊市街居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居委会。

这250多位居民代表成了中国基层民主的最初实践者。而这位刚刚当选的陈福林主任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小巷管家”。

今天我们回顾“‘陈主任’上任记”,不只是要讲述陈福林个人的命运,而是要在这个故事中寻找“小巷管家”这个制度的基因。

陈福林在居委会的同事里有木匠、女工、女教师、银行经理和茶馆老板。这些人本身就是杭州城里的普通市民,选举他们的也是普普通通的街坊邻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从未经历过的崭新历史——人民当家作主。而那一晚的小小选举,则是这段大历史在中国最基层的投射。

在中国,居委会主任从来不是个体,而是代表了一种制度,一种基层治理模式。

2019 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举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提出了关于未来国家制度的主张,并领导人民为之进行斗争。

1998年,黄凤珍(右二)与社区居民研究办厂再就业

中国的“小巷管家”为什么很管用?因为从他诞生的第一刻起就被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基因。

1954 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1989 年12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其中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在法律的保障下,“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小巷管家”的身上体现得格外直观而清晰。

从“诸葛亮会”到“民生议事会”

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工九委社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大妈——黄凤珍,嗓门大、走路快、精神头足。

在黄大妈任职的那些年,正是东北国企最困难的时期,大量下岗职工赋闲在家。黄大妈所在的兴工九委,有居民2281户,总人口763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062人。

下岗人员再就业成了黄大妈的最大难题。为了广泛听取居民的需求,她在兴工九委召开了几次“群众大会”。“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黄大妈干脆就把这个会叫作“诸葛亮会”。

“楼下应该有个煎饼摊”“双职工想回家就能喝上热水”“咱大院能不能有个食堂”……在“诸葛亮会”上,好主意一个又一个地蹦出来。黄大妈带着大伙一个个落实,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

黄大妈又把“诸葛亮会”里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组织起来,专门培训下岗职工,黄大妈的口号是“要想再上岗、技能来武装”。

同时,兴工九委社区在沈阳市率先建立了家政信息就业服务站,就业安置率达到95%,成为带动沈阳市社区安置失业人员工作的“领头雁”。

黄大妈的居委会工作生涯,是从1962 年开始的。那一年,现任鞍山市灵西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刘娟才刚刚出生。跟黄大妈比,刘娟的工作思路一脉相承,又有所不同。

在灵西社区,刘娟组织了一个“民生议事会”。会议定期召开,议题提前公布,让居民出点子、拿主意,一起研究讨论有关社区建设、社区事务和社区服务问题。

如果说黄大妈的“诸葛亮会”还是一种自发性的摸索,那么刘娟组织的“民生议事会”则是有着深入思考和清晰思路的制度设计。

黄大妈的“大伙儿的事大伙儿想,大伙儿的事大伙儿办”被刘娟总结提炼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工作理念,她说:“要让普通居民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从黄大妈到刘娟,这些“小巷管家”之所以很管用,就是因为抓住了“共建、共治、共享”这6个字。透过这6 个字,我们能够看见“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已经变得更加饱满和充实。

“小巷管家”在网上

2019年,时任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晨兴社区的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高云白是个80后。晨兴社区共有14 个小区,常住居民8000 多户,居民人数近2 万人。高云白也是位居委会主任,只要拿出手机,就是一呼百应的“网红”。

高云白2009 年到社区工作,从QQ 群到微信群,她的工作一直没离开手机。在高云白的微信里,还有一个居委会议事群。这个群里都是沈阳市年轻的社区干部,1983年生的朱帅是最活跃的一个。

朱帅时任大东区万泉街道魁星社区的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在社区办事大厅里的大屏幕上,展示着他的“一网一格多功能”工作的相关情况。“一网”指现代化网络,“一格”指社区内300 个住户为一格。“我们一共有15个网格,一个网格有一个网格员。每个网格都有一个微信群,有任何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进行沟通。”

朱帅指着屏幕介绍,他负责的社区里曾经有过一些违章建筑。这些建筑留着隐患大,但拆掉又阻力大。

“为拆掉一个违章小卖部,我们就建了一个30 多人的群。”这个群里有违建小卖部的老板,有城建部门的负责人,有律师,有街坊邻居,还有媒体记者……群主是“小巷管家”朱帅。群里所有人一起做这个小卖部老板的工作,政策讲清楚、问题能回复。没用两个月的时间,违建小卖部就被拆掉了。小卖部的老板非但没有为难朱帅,还跟朱帅和群里的几个网友唠成了朋友。

在今天的社区里,虽看不见黄大妈敲脸盆张罗开会的场景,但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双向互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在这个上万人的社区里,网络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社会治理现代化,必然是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年轻一代的居委会主任为什么很管用?因为他们把服务群众与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新手段相融合。他们身在互联网的另一端,但是服务和关怀却通过互联网延伸到了每一位居民的生活里。

协商民主:“小巷管家”的伟大实践

无论是黄大妈的“诸葛亮会”,还是刘娟的“民生议事会”,再到高云白、朱帅的网络社区、居民微信群,这些“土”办法、新办法都在不同时期最大限度地凝聚着居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下岗再就业、治安管理、困难群体帮扶、违章建筑清理……在居委会主任的组织下,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民主切实体现在了居民生活里。

这些居委会主任也在中国城市的最基层实践着一种民主模式——协商民主。无论是面对面的开会,还是在网络里的讨论协商,都是寻求最大公约数,让每一位居民都可以发表意见,都可以参与决策,都可以共享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70 多年来,“小巷管家”的工作方式不断变化,工作手段几经更迭,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闪耀在街巷之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这是“小巷管家”之所以管用的根本原因。

今天,在越来越庞杂的城市里,“小巷管家”正在把多元主体组织在一起,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街头巷尾亦是广阔天地,“小巷管家”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刘娟管家小巷
《古村小巷》
小巷深处
郁小文的猪管家
做自己的小管家
伤口“小管家”
HAPPY LIFE创意管家型APP
都是为了爱
Novel method to calibrate kinematic parameters for mobile robot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R134AAIRBORNE VAPOR-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白宝艳、刘娟等人的绘画作品